|
1956年10月14日,英国、法国、以色列的军事代表集结在一个无名的小村庄里,决定了一件超级“大事”,英法以三国将主动出击群殴中东大国埃及,至于为什么要打埃及,主因是一条河引起的争端。
1856年前后,为了缩短欧洲连通东亚的海上路线,法国人在奥斯曼帝国埃及总督帕夏塞伊德的支持下谋划了一条连接红海和地中海的大运河,并成立了“运河公司”,专门负责运河的修建和运营工作。
1869年,在历经10余年风云之后,运河得以顺利通航,并取名为“苏伊士运河”。可能是出于苏伊士运河是欧洲至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最短距离的考虑,在东西贸易额激增的年代,苏伊士运河很快就成为了全球最繁荣的运河。
而由于通过运河的船只是需要收费,因而苏伊士运河迅速成为一颗堪比“石油贸易”的摇钱树以及东西贸易的咽喉,为此历任世界霸主都将其视为必须获得的战略要地。
1875年前后英国人坐上了海洋霸主位置,出于尽量独占东西贸易的需要,他通过武力威胁迫使当时的埃及总督将手中的“运河公司”股份给予了自己,自此英国成为了运河最大的股东。
并于1936年通过《英埃条约》拿到了在苏伊士运河长期驻军的权力,苏伊士运河从此仿佛是隔绝于埃及社会之外的“世外桃源”。直到1952年7月23日一位叫纳塞尔的埃及人,领导一个叫“自由军官组织”的组织推翻了英国人的傀儡政府“埃及法鲁克王朝”。
这个新成立的埃及新政府在执政手段上非常强硬,掌权不久就要求英国人从自己的国土上“滚蛋”,并于1956年7月26日要求将“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
而这激怒了“苏伊士运河公司”的大小股东英国和法国,两国立马在1956年9月30日向联合国安理会提出了苏伊士运河事件用“国际管制”解决的方案,但遗憾的是安理会否决了该方案。
但英法并没有放弃控制“苏伊士运河”的可能,因而就有了文章开头英法以三国碰头的场景,那时英法已经决定要对埃及动武,而考虑到士兵不足的问题决定拉拢中东军事大国以色列入场。
相对的以色列也有自己的小算盘,那时埃及作为阿拉伯属性的大国,出于民族情怀,是严禁以色列的船只穿越苏伊士运河的,如此一来给以色列商人带来了极大的困境。
因而出于国家贸易发展的需要,以色列早早的就制定计划要强行突袭一下苏伊士运河——不说将其完全占领,只求打到有资格通行。所以当听闻英法要拉拢自己打埃及时。
以色列丝毫没有犹豫,立马就答应了,在打击埃及的战争中共出动约10万士兵和坦克400余辆坦克,主要目的是全占埃及西奈半岛。而英法的联军则在埃及吸引全世界目光后,自塞得港登陆猛攻苏伊士运河河区。
来源:搜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