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罗湖桥见证深圳改革开放发展进程,图为人们通过罗湖桥进入深圳
一头连着深圳,一头连着香港。100米长的「钢铁纽带」罗湖桥,它目睹着深港两地经济翻天覆地的变化。建国初期,很多仁人志士就是走过罗湖桥回到祖国的怀抱,投入新中国的建设,成为中国现代科学的奠基者;改革开放初期,也是这座罗湖桥,人们怀揣着梦想一次次从上面走过,把西方最新的信息、技术,甚至产品带到了内地,而香港、台湾的投资者也是从这里回到内地,开始新的创业之路。\大公报记者 石华深圳报道
罗湖口岸是深圳最早的口岸,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初。1906年,由詹天佑督建的罗湖铁路桥开始兴建,取代原先的木板桥,香港与内地交往加快。
成对外经济政策缩影
彼时,作为内地通往香港的唯一铁路大动脉,罗湖桥,是中国对外经济政策的缩影,是中国开放程度的一把标尺,也是中国对外的一个重要窗口。1950年,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正式为国家对外开放口岸,当时,进出口岸的大多是当地农民和广州市民,每日仅数百人。
何玉荷,原罗湖海关副调研员。1960年进入深圳海关的前身九龙海关,那时罗湖海关还未成立,业务由九龙海关行李监管处负责。当时过关必须做到人人筛查,行李件件开包检查的监管办法,手续繁琐,旅客过关速度缓慢,有时要等候两、三个小时才能办完过关手续。
1968年进入九龙海关的周冀中,历任深圳海关副关长、郑州海关关长。他对那段历史记忆特别深刻,曾经31个除夕夜他在口岸度过。「不仅是全关总动员,而是全家总动员,人手不够,所有海关的家属都要上前线。年纪大点的孩子帮关员打下手,年纪小点的孩子带上红袖章,在门口维持秩序。」周冀中表示,春节期间过关人流量从每天200人一下飙升到几千人,每天24小时通关,持续20多天。
如今,罗湖口岸过关人数日均超过25万人,相当於一座中等城市的人流在深港间移动。除罗湖、皇岗、文锦渡、沙头角、福田等陆路口岸之外,今年即将竣工的莲塘口岸也在紧张的建设中,加上机场等各个口岸,往来旅客可以选择最便捷的方式往返港深两地。
「中国改革看深圳,海关改革看罗湖。」曾任罗湖海关副关长的施卫云表示,在这个意义上,罗湖海关的每一步都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反映。
「海关改革看罗湖」
改革开放之前,国内物质匮乏,入境人员带的东西都是生活日用品居多。「查验的规章概括起来可以用三个词概括,十米布、三斤花生油、36件。」周冀中回忆说,为了照顾老百姓的生活,十米长的布、三斤花生油以及36件商品在入境时可以免税。
改革开放後,国内经济发展迅速,旅客入境行李包裹也是越来越小,布匹、食物走私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燕窝等高级食品。「有些电器内地没有或者质量跟不上,像洗衣机、电视等大件商品,旅客也不可能直接背过来。」周冀中告诉记者,为了照顾内地市民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海关积极配合和落实了国家政策,安排人力负责办理境外售卷、境内提货的业务,较好地解决了市民的实际困难。
如今,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内地市场物质丰富、商品价廉物美,吸引了大批境外旅客到深圳旅游购物。他们在深圳购买无人机、机器人等高科技产品,返港自用或馈赠亲友,还有一些个体商贩也在深圳购货返港销售。
【来源:大公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