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於一九五○、一九六○年代的香港人,现在应是六十多岁或是五十多岁。这一批人假如没有移民,一直在香港工作生活,身处这个年代的香港,街上有那麽多人和车,空气那麽污浊,港铁那麽挤迫,可能会有搬离这个城市的想法。
其他人怎麽个想法我不晓得,但是我自己就是钢定(不是铁定)不愿意离开这个城市往别处生活的。原因?
首先就是有一大班朋友和亲人都在这个城市生活,有什麽事要照应一下,顶多塞下车,一个两个小时内就可以去到求助者处帮忙。
其次就是看惯了的医生,出什麽毛病就会知道找那位医生。见惯了我的理发师,一进入店,师傅见到我,就会知道我的要求,不用说什麽。还有吃的食物,去旅行时才会发现,在香港买的蔬菜水果,牛羊鸡猪,都不太贵,只要肯在家烹调,要吃得好一点,不用花很多金钱。而且郊外美景处处,可供未来三十年行山时欣赏!
步入五六十岁之年,要适应新环境也不容易,能够找到新朋友,坦荡荡与之交心的更是不可能,如果到了外国生活,还要说外语,多不方便。所以能够死守在香港,也是上策。
室雅何须大,我认为小小的公寓易执拾,易整洁,我不会幻想住外国的大屋,因为佣人不易找,自己做又费力。
最重要的是,过去几十年都在这儿生活,所有的生活记忆都连结在深水埗、旺角、油麻地、尖沙咀、铜锣湾、沙田、城门河、浅水湾、八仙岭、大帽山、山顶、兵头花园、大会堂、魔鬼山、马料水……
法国女作家尤瑟纳尔说:「过去的生活好似一片脆弱的枯叶,没有汁液也没有胶质,对着光看去,只能看到细小易碎的叶脉网络,必须下一番工夫,才能想像出原来那新鲜娇嫩、青翠欲滴的模样。」踏入晚年,喜缅怀过去,到了另一个地方,我还如何可以在港九新界的某些角落,找到材料去回想年轻时新鲜娇嫩的生活呢?
【来源:大公报 作者:素 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