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月八日晚接近午夜,刘以鬯太太用手机传来刘以鬯先生当日下午14:25病逝於东区医院的讯息,一时感到非常突然。我们当即回以:啊,非常突然,我们非常伤心难过……刘太要保重……我们想像得出失去另一半对刘太罗佩云的打击和悲痛;也相信她的坚强和勇敢面对,会处理好刘老的後事。这几年刘以鬯先生健康每况愈下,大部分出版事宜已经由刘太独当一面一手承担了。
也许是出诸天意,「天有好生之德」,由央视、卫视委派的团队拍摄刘以鬯专辑纪录片的大部分工作业已完成或告一段落,才让他走到另一个没有喧闹和纷争的世界。纪录片可以保存很久,让更多的读者和观众领略和瞻仰他和夫人的人生风采。
令人十分欣慰的是,虽然刘先生不是少年得志、不少文学荣誉来得稍迟了一些,但他和那些生前默默无闻、逝世後才被发掘和追认的一些文学天才不同;刘以鬯在晚年获颁了许多实至名归的荣誉和奖项。例如香港特区政府颁授荣誉勳章、铜紫荆星章;几家大学颁发给他名誉文学博士;香港艺术发展局颁授杰出艺术贡献奖、终身成就奖给他。这些都是实至名归的。当然如果说荣誉毕竟是虚空的,那麽他那些文学艺术杰作,影响了香港和华文文学整整一代人,今後还会穿梭和跨越时间,让文学爱好者从刘以鬯大师的作品中汲取丰富文学乳汁。这才是不朽的盛事。
刘以鬯有几个「少有」:他是少有的坚持纯文学创作长达七十几年的资深老作家;他是少有的在创作上技法「与众不同」且实行多元化变化的作家;他是少有的为现代主义和现实主义等不同流派文学朋友都接受的、一致认同、同奉为一代文学大师的作家。我们曾经访问过刘先生,如果赠送一句良言给今日的文学青年,他会说什麽?他说:「多写作,少发表」。这一句话到今天我依然记得很牢,那是希望年轻人多苦练磨砺、谨慎发表的意思!多麽言简意赅的六字金句啊!与那种撒渔网式的投稿策略恰恰相反。
一位从事文学创作的作家,偶然在技巧创新一次毫不出奇,但像刘以鬯那样重要的好几部小说都有不同新意、从不重复自己就太难太难,但刘先生却是完全做到了!他用自己的文学实践将文学是最神奇最美妙的语言艺术演绎和发挥出来,令人叹为观止!例如,他的杰作《酒徒》开创了中国意识流长篇的先河,以酒徒的内心独白畅论和批评上世纪三十年代以来的中国现代文学,也以酒徒的醉言醉语展示香港纯文学及其从事者艰难的生存处境;他最喜欢的另一代表作《对倒》以复式结构书写了中年男子和花样少女不同的价值观和香港社会现状;他的《岛与半岛》将文学嫁接了新闻,造成异常真实的情境;他的《他有一把锋利的小刀》将内心独白与客观叙述交错并推进情节发展;他的《黑色里的白色 白色里的黑色》小说集将黑白两色作为作品的不同意象熟练运用到人物、情节和主题中。他的一系列故事新编,如《寺内》、《蜘蛛精》、《追鱼》等都注入诗化、现代化、人性化的元素。举不胜举,他的前无古人的勇敢实验和创作努力,给予海内外文艺青年无限信心。有人说,刘以鬯的粉丝,都是年轻人!
尤其是最叫人们钦佩的是,刘先生不仅是成功的作家,还是出色的编辑家。表现在:用稿上文质第一,认稿不认人;尊重作者的文风,除了错字一般不随意更改作者文稿;当时未用电脑排版,刘以鬯都自己设计版面和划版,尤其是星岛晚报文艺周刊「大会堂」的版面,意念都很超前。再者,香港的报纸副刊内容,都要求通俗,以娱乐和消遣为主,刘以鬯却敢於冒被炒鱿鱼的危险,邀约纯文学作者写文学浓度比较高的稿件,使纯文学作品得以在工商业的夹缝中生存。编辑,有人只是当一份职业,像刘以鬯这样怀有使命感的,还是比较罕见的。
刘以鬯和夫人罗佩云情投意合、形影不离,是为人所称道的香港文坛模范夫妻。为了让刘先生专心致志地工作和写作,刘夫人承担了家庭大部分工作。刘太照顾丈夫的生活起居堪称无微不至,饮茶时为他夹点心,刘先生为读者签名时刘太太为他翻书页并按住、方便他写字。最感人的是刘以鬯先生早期每天写十三个专栏,几十年下来,剪报堆积如山,有的压在箱底,都是靠刘太太慢慢寻找、发掘、整理和影印。刘先生有好几部重要的长篇小说,如《热带风雨》、《香港居》、《吧女》都是靠刘太和一些热心的朋友协助找到和完善书稿才出版、最後成书的。我们常常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後总是有一位女性的支持,刘太罗佩云女士正是这样的女性,居功至伟。二○一三年香港艺术发展局颁授杰出艺术贡献奖给刘先生时,刘太亲手奉送鲜花给刘先生,场面感人,全场起立,掌声经久不息。大家都为他们牵手走过大半生、相濡以沫、互相扶持而感动不已、热泪盈眶。大家都不会忘记,当时刘先生得奖感言是小思老师读的。这真是不可多得的向文学艺术致敬的情书,刘先生回顾自己的一生,感谢很多人,最後几句是:「特别感谢照顾我五十多年的太太,她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物。」「人生路崎岖,文学路不易行但是我无悔今生。」
回顾刘先生的低调、谦虚也足为文人楷模。他写那麽多,从不标榜写了几千万字;他对自己着作的销行、为读者签名的信心从不爆棚。他主编《香港文学》期间,将杂志设计成直排、半彩色的风格堪称报刊业界的独一无二,获得的赞赏口碑迄今依然不衰。但他只是默默工作,未见他标榜过。他办刊物的作者群非常广,绝对大公无私,德高望重令人敬仰。
文坛升巨星、出大师太不容易。当我们回眸一个世纪的香港和世界华文文坛,才惊觉文学路的坎坷艰难。有志之士渐渐发现刘以鬯及其作品的价值了,於是有了王家卫的从中取材的《花样年华》和《2046》;黄国兆的拍摄《酒徒》;黄劲辉的导演《刘以鬯:1918》;央视和卫视拍摄的《百年巨匠》等。刘以鬯以大半生精心竭力书写香港,我们香港是否应该为他做得更好呢?比如建立刘以鬯文学馆也不为过,成为香港的一道重要美丽风景,既然我们都承认他是香港文学之宝。
.东瑞 香港作家,出版人。代表作有《雪夜翻墙说爱你》、《暗角》、《迷城》、
《小站》、《转角照相馆》、《落番长歌》等一百三十八种。
.瑞芬 出版社董事长、督印人、香港华文微型小说学会总干事。
与东瑞合编《童年》、《父亲.母亲》、《良师益友》、《香港极短篇》等。
【来源:大公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