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74|回复: 0

香港青逐梦大湾区 港珠澳大桥通车实现「一小时生活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0-22 20:55: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1港青逐夢大灣區 港珠澳大橋通車實現「一小時生活圈」.jpg

  图:港珠澳大桥开通在即,香港青年到内地发展更添便利

  在粤港澳大湾区即将迎来连接三地的跨海大桥通车时刻,愈来愈多年轻人正通过实际行动,在这片热土上放飞青春梦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大公报编辑部与中联办青年工作部早前举办「港青逐梦大湾区」座谈会,邀请17名香港青年代表分享参与大湾区发展的亲身经历及感想。与会者表示,继高铁香港段通车後,港珠澳大桥进一步为大湾区生活圈增添便利,包括莲塘香园围口岸等跨境基建的陆续启用,让大湾区人员流动更加畅通,香港年轻人可通过便捷多样的基建北上,献力国家,实践理想。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副董事长兼总编辑李大宏在「港青逐梦大湾区」座谈会致欢迎辞时表示,大湾区是重要的国家发展策略,可为香港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并为青年带来无限机遇。中联办青年工作部副部长杨成伟形容,香港青年参与大湾区建设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期待港青「在思想上走进大湾区」,认识和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

  与会青年代表纷纷就港青如何融入大湾区,如何促进整个大湾区发展提出建议。

  「一国两制」青年论坛召集人、原发展局局长政治助理何建宗表示,现时在香港创业,租金成本很高,市场亦不大,大湾区可帮香港解决土地、市场和人才三方面的不足。他认为,高铁香港段、港珠澳大桥、莲塘香园围口岸等跨境基建陆续启用,有助大湾区人才流动。

  香港青年发展委员会委员谢晓虹认为,高铁香港段和港珠澳大桥启用,不但提供了更多交通选择,亦大大便利了大湾区的交通往来。她以区内热门的青年创业地广州南沙为例,指过往从香港到南沙坐船要花1.5小时,搭车经虎门大桥又经常塞车,如今搭高铁往返两地,单程用时已缩减到约一小时,实现了「一小时生活圈」。她建议未来高铁香港段加密短途班次,并提供月票折扣优惠,以促进大湾区人流互通。

  倡广东省九市在港设办事处

  香港青年纷纷表示,大湾区存在巨大发展空间,但需要各地政府协调及合作。何建宗建议大湾区九市在香港开设办事处,为年轻人集中提供一站式的资讯发放平台,让年轻人找到发展方向。全国青联常委、香港新青会主席张然亦指出,需要有一站式平台为青年在大湾区发展提供协助,包括整合政府行政与社会资源、提供生活上的人文关怀等会馆式的便利服务。香港菁英会副主席梁秉坚认为,让香港青年到大湾区发展,粤港澳三地政府应组成跨部门工作小组,在政策上给予适当支援。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总会执行主席吴学明表示,区内企业和大学要更积极地以不同项目,带动不同地方的青年交流。

  大湾区存在机遇,也存在挑战。香港华菁会副主席赵佳音分享说,年轻人要「在变革的时代做勇敢的人」,勇於迎接挑战。她认为,港青要融入大湾区,首先要「迈过思想的门槛」,感受粤港澳三地带来的新气象;其次要有不灭的热情;最後要更加勤奋和刻苦。

  基建连通中国梦

  香港青年近年积极到内地开展事业,但因文化和政策上的差异,往往面对不少困难。多名青年代表在「港青逐梦大湾区」座谈会上分享自身在内地工作的经历。有教育界人士反映,由於港人无法取得内地的教师资格证,即使有教育使命,在内地亦无从发挥;有港青因为无内地户籍,只能安排子女入读学费高昂的私立学校。他们均希望大湾区能有更开放的制度,便利港青到内地工作及生活。

  从事教育事业的香港菁英会执委梁思韵,早於八至十年前已到广东省从事教育工作。她形容当时情况「很痛苦」,既对内地认识不多,又因香港人无法取得内地的教师资格证,不能在当地担任教师,十分无奈。

  梁思韵指出,如今有些港人到内地办民办学校,尽管能够当法人,但仍然不能当校长及教师,她期望内地未来能够开放教师证,让更多港澳台教育工作者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发光发亮。

  子女只能读私立学校

  从事金融行业的香港华菁会执行主席饶桂珠称,几年前开始实行财务方面的人才外包服务,却发现无论交给香港或是内地的会计师行处理,都因为双方不了解对方的会计制度而出现问题,容易变成「两边公司都不能用」的情况。

  天大研究院高级助理张丝蕊在刚过去的暑假,与多位清华大学的港澳学生交流,发现他们正面对政策不完善及心理上的担忧等实际困难,其中最大的问题是户籍。在内地的制度中,户籍与升学、就业、医疗、保险、置业都息息相关。不少北上工作的港青因为无户籍、无身份证,即使在内地工作,亦只可为子女报读私立学校或国际学校。但内地的私立学校学费高昂,又不能享受12年义务教育,国际学校的质素则参差不齐,令子女教育问题成为阻碍港青回内地工作、就业、创业的一大顾虑。

  办理银行卡困难重重

  香港学生到内地升学及实习,亦会遇上各种生活上的困难,香港树仁大学会计系三年级生杨锦富今年於六月至八月到深圳一间投资银行实习,工作涉及手机应用程式开发,虽与大学专业不同,但可拓宽知识领域。

  但杨锦富坦言,初到深圳便遇到多种困难,如办理银行卡要缴交四类文件,当中有两类难以处理,包括是纳税号码及地址证明,同期实习学生亦有这方面的困难,相信港生到大湾区工作亦会遇到类似问题,希望未来能够得到解决。

  破除心结「在思想上走进大湾区」

  出席「港青逐梦大湾区」座谈会的中联办青年工作部副部长杨成伟表示,国家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时候,会更加注重具体政策的有效落实,避免出现「大门已开,小门未开」情况。

  杨成伟形容,香港青年参与大湾区建设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期待港青「在思想上走进大湾区」,破除心结,认识和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

  杨成伟表示,国家在规划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时,会更加考虑港澳的需求,包括政府、企业和普通市民的需求,并比以往更注重如何有效落实政策,例如最近中央出台港澳台居住证的重大措施,这些都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去年视察香港时所说的「香港一直牵动我的心」。

  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副董事长兼总编辑李大宏在座谈会上指出,粤港澳大湾区为香港青年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天地,希望政府有关部门继续聆听青年意见,进一步完善施政。

  李大宏致欢迎辞时表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香港就有美好未来。他指出,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发展战略,可为香港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并为青年带来无限机遇。

  听取青年代表的意见後,李大宏表示,大家对大湾区建设、香港发展,包括青年的学业,事业和置业,青年的议政、论政和参政问题,就制度建设和实践运作提出了建议,还有自己的青春之梦、未来之梦,他希望社会各界创造条件协助港青放飞梦想。

  对接湾区所需 发挥专业优势

  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总会执行主席吴学明在「港青逐梦大湾区」座谈会上指出,香港青年在内地的机遇非常多,以置业为例,香港青年面对香港楼价高、置业难的困境,就未必要在香港买第一套房,可以把目光投向大湾区9+2的另外九个广东城市,「与其用工资追房价,不如用砖头追砖头。」他建议港青可藉专业优势对接大湾区所需,发挥所长。

  加强青年互动 潜移默化推广

  吴学明又指出,香港青年到大湾区发展,踏出第一步或许有一些困难,例如家人未必放心,青年自己亦可能找不到方向,若区内企业和大学更积极地以不同项目带动往来与交流,相信不仅可为青年拓展发挥空间,亦有助大学培养人才、企业觅得人才。

  明汇智库研究主任谢晓虹,谈及去年明汇智库与香港广东青年总会合作发布的「香港青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指数」报告,走访调研了在大湾区城市生活、读书和工作的香港青年,发现逾五成青年不知道什麽是粤港澳大湾区;即使知道,亦对如何找到相关政策资料、对接资源与部门等感到困扰。

  在此背景下,谢晓虹希望,以趣味而多元化的形式,全面推广大湾区实用资讯,并加强区内青年互动。

  谢晓虹表示:「有时政府宣传未必能够吸引青年,甚至有反效果,关键是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软性手法,例如同龄人的口口相传、有针对性的体验式短片等。」

  大桥促进城际融通 港青湾区机遇处处

  【华发网根据大公报采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12-18 13:0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