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兰州8月22日电(记者杨依军)8月是甘肃省金昌市境内的骊靬村一年中最热的时节,但炎炎的烈日没能阻挡海内外探秘者的脚步。“几乎每天都有外国人来。”村民刘志华说,“村里没有人懂外语,他们也不会说汉语,就在村子里转转。”
骊靬村有一群长相与附近居民迥异的人:碧眼、深目、高鼻,甚至一头金发。尽管他们是否古罗马后裔的问题尚无定论,地处祁连山下的骊靬村已不复往日平静。
21日下午,骊靬村又迎来了一批贵客。应金昌市政府邀请,几辆巴士载着日本、意大利和中国的专家学者、旅游界人士以及媒体记者,来骊靬村实地考察旅游业发展的前景。
为了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10多位男性村民身着特制的古罗马铠甲,在村口排出整齐的队列。
看到这些身材挺拔的“罗马将士”,从事旅行社生意的意大利人阿尔伯特·马里奥·朱里安诺露出惊讶的神情。阿尔伯特搂住其中一位村民王绪寿的肩膀说:“如果他出现在罗马街头,我想没有人会认为他来自中国。”
和其他200多位村民一样,今年46岁的王绪寿是汉族人,但和很多汉族人相比,眼窝深陷、脸型瘦长、肤色微红的他又显得有些特别。“小的时候就知道自己的长相不太一样。”王绪寿说,“但那时从没想过可能是古罗马人的后代。”
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欧洲、澳大利亚和中国国内的一些研究者提出,这里的村民之所以相貌特殊,是因为他们与2000多年前神秘消失的一支古罗马军队有着密切关系。
据史书记载,公元前53年,一支古罗马军队在卡尔莱战役中战败,突围溃逃,不知下落。而在公元前36年的一场战斗中,中国汉代戍边军队曾战胜过一支采用古罗马战术的部队,这支部队很可能就是那支失踪军队的残兵。为了安置这些罗马战俘,西汉政府在祁连山下设置了骊靬城,位置大体与今天的骊靬村重合。
在20日举行的“丝绸之路·骊靬文化国际旅游研讨会”上,历史学家继续展开激烈辩论。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研究的兰州大学教授刘光华表示,多年来研究者们并没有找到确凿的证据来说明骊靬村和古罗马人存在必然联系。
然而,学者的质疑并没有影响当地以骊靬村为依托发展旅游业的热情。当地政府希望以充满神秘色彩的“骊靬文化”为突破口,推动金昌这个重工业城市的旅游业发展。
“虽然专家说法不一,但不可否认,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曾经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进行过交流和融合。”金昌市副市长周文魁说,“作为丝路文明交汇的活化石,骊靬文化充分展示了中华文明的开放性与包容性。”
去年8月,由民间资本建设的“骊靬古城”在距骊靬村不远的地方破土动工。“古城”的开工建设使得这个本来只有少数研究者关注的小村庄一下子热闹了起来。
有游客表示,虽然相貌相似不足以证明骊靬村民就是古罗马人的后代,但骊靬村所具有的神秘色彩足以吸引好奇心强烈的海内外游客前来探秘。
对骊靬村村民来说,络绎不绝的客人让他们看到了生活进一步改善的美好前景。“以前靠种地、打工,我一年大概有5000元收入。”村民赵守明告诉记者,随着政府大力发展旅游业,今年他的收入可以增加到7000元。(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