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北京2月11日电 题:中国人探寻用“新年俗”保鲜“旧年味”
新华社记者
手机视频拜年、播客拜年、微博拜年等新兴手段层出不穷,高科技拜年,是否让拜年流于形式、稀释人情?虚拟社交的红火,是否会冲淡本应热闹而又充满温情的年味?
近年来一些悄然兴起的“新年俗”或许能说明,在中国的传统新春佳节里,无论物质条件和生活方式如何变化,“年味”依旧是人们挥之不去的情结。
曾几何时,车票难买、假期短暂也不能阻止年轻人回家过年的脚步。近几年,不少在他乡工作的儿女开始将父母提前接到自己工作的城市过年,“反向过年”作为一种新的团聚方式已经悄然兴起。
“年轻人赶着春运高峰也要回家就是为了和家里人共享天伦之乐,反向探亲父母虽然舟车劳顿,但相比之下是一种低成本的过节方式,父母还可以顺便旅游,是对传统探亲方式的补充。”今年把父母从宁夏接到北京过年的白领王靖说。
按照“旧年俗”,过新年长辈要给晚辈发压岁钱。“压岁钱”又叫“压祟钱”,寓意压住邪祟,晚辈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如今在不少城市,晚辈给长辈压岁钱正成为一种时尚。
在四川工作、回甘肃老家过年的李学成告诉记者,做儿女最大的心愿是希望父母健康长寿,“我和同事过年回家,不管钱多钱少都会为父母准备压岁钱,通过这种有趣的形式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人们过年基本已脱离了吃与凑热闹的低层次需求,尤其是年轻人更希望过得热闹一些。近几年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过年期间文化、体育活动的逐渐增多,体现了年轻人对“年味”的多元化需求。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贫困的西海固地区,刚从条件恶劣的山上搬迁到山下的农民,过年期间正兴致高昂地进行着篮球、踢毽子等比赛。
体育活动的组织者、“80后”大学生村官冯大钊告诉记者,从城里打工回来的年轻人,过年期间很渴求精神文化生活,积极参加到健身活动等文化活动中,这样的热闹恰恰是“年味”的体现。
“‘年味’未必淡,只是我们的感觉变。”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院长陈华文教授说。
这位中国民俗学会的常务理事认为,新年换新衣、年前大扫除、放鞭炮、贴春联、守岁、拜年、年夜饭、灯会、舞狮等传统的文化元素在现在的春节并没有消失。如果人们用心体会,过年还是热闹的。
“民俗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迁的,如果僵化不变就不符合民俗发展规律。随着社会发展,过年这个中国最重要的民俗肯定会推陈出新,我们应该给自己创造更多的机会,用心去体验新的‘年味’。”陈华文说。(参与采写:邹欣媛 冯源 张玥周竟 梁晓飞)(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