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90|回复: 0

100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口述证言将陆续公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9-18 01:5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金陵晚报
  昨日上午,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和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口述史分会举行了新闻发布会。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表示,纪念馆从2014年9月17日起,将每天在国家公祭网和纪念馆官方网站上公布一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口述证言,连续100天,共公布100位幸存者证言。

  我和妹妹是死人窝里捡出来的孩子

  昨日,在国家公祭网和纪念馆官方网站上公布的第一个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证言为夏淑琴的证言。据悉,南京大屠杀期间,夏淑琴家9口人中有7人被侵华日军杀害。当时的国际红十字会南京委员会主席、美国牧师约翰·马吉曾前往新路口5号调查夏淑琴家受害的情况,在现场作了摄影记录,并在其影片解说词中作了详细的文字说明。

  夏淑琴回忆,1937年12月13日上午,一队日本兵约有30人敲开了她的家门,刚刚打开门的哈姓房主遭到枪杀。随后,夏淑琴的父亲跪在日本兵面前,恳求他们不要杀害其他人,也被日本兵用枪打死。夏淑琴的母亲吓得抱着1岁的小妹妹躲到一张桌子下面,被日本兵发现后,遭到轮奸,1岁的妹妹也被日本兵摔死。在隔壁房间,夏淑琴的外祖父、外祖母被枪杀,两个姐姐遭轮奸并被用刺刀杀死。

  “当时我躲在床上的被子里,由于恐惧,吓得大哭,被日本兵用刺刀在背后刺了三刀,我当时就昏了过去,不省人事。也不知过了多久,我被4岁妹妹的哭声惊醒,看到周围全是亲人的尸体,我们俩哭喊着要妈妈。”回忆至此,夏淑琴擦着泪水,“我和妹妹是死人窝里捡出来的两个孩子。”

  夏淑琴在发布会上激动地说:“虽然南京大屠杀已经过去了70多年,但在我心中留下了永远抹不去的伤痛。今天纪念馆公布我的证言,我想以我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南京大屠杀是真实存在的,任何人都抹杀不了。”

  据了解,1998年,日本自由历史观学会成员松村俊夫和日本亚细亚大学教授东中野修道,都著书诬陷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是“假证人”。2004年,夏淑琴向南京玄武区人民法院提交了诉状,状告松村俊夫和东中野修道对其损害名誉。2005年底,东中野修道和出版该书的日本展转社株式会社向东京地方法院提起诉讼,称《南京大屠杀的彻底检证》一书不构成对夏淑琴的名誉损害,要求确认赔偿债务不存在。2006年6月30日,夏淑琴与南京有关方面组成“应诉团”赴日应诉,东中野修道当庭撤诉,夏淑琴当即在该院反诉,要求东中野修道等赔偿其名誉损害。同年8月23日,中国南京市玄武区法院一审判决夏淑琴起诉日本作者东中野修道和松村俊夫侵犯名誉权案胜诉,这是中国法院首次受理和判决涉及南京大屠杀事件的涉外民事案件。此案先后在东京地方法院、东京高等法院和日本最高法院三审,夏淑琴均胜诉。

  配合证言,还将公布照片、视频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是从历史创伤中艰难生活下来的一批特殊证人,他们的口述史料是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弥足珍贵的第一手档案。朱成山馆长表示,此次在网上公布的每一位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证言都将配有照片,部分还将有视频展示。

  此次公布的幸存者口述证言是从纪念馆整理的4176份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目击者和受害者证言档案中遴选出来的。朱成山馆长介绍,4176份档案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1984年,在南京市政府的推动下,组织的大规模普查,数月内调查走访幸存者、目击者、受害者1756人,在1991年夏又进行了复查,已去世300多人,仍有1400多人;二是1997年全市各中学的14700多名师生以及日本部分师生再次对南京市15个区县70岁以上老人进行调查,发现1213名仍健在的幸存者;三是自纪念馆建馆以来,在日常工作中陆续对新发现的,来自全国多个省、市、自治区以及美国、西班牙、新西兰。

  现场的专家表示,南京通过互联网公布100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口述证言,是对日本右翼势力翻案逆流的强有力回击,有利于呼吁国际社会共同谴责战时日本军国主义罪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5-1-20 05:1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