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91|回复: 2

【走出去】中国在海外投资的几个真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29 01:49: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 能见派

第六届中国对外投资合作洽谈会上,CCTV《对话》栏目在会场专门录制了一期节目,主题为《海外投资的机遇与挑战》,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和规划协会会长张国宝、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福耀玻璃集团董事长曹德旺、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等重量级嘉宾参与对话。

以下为部分对话实录:

主持人陈伟鸿:

欢迎大家收看今天的《对话》。今天的《对话》要提到一个关键词,“海外投资”。在2013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已经过了千亿美元大关,和美国、日本进入了所谓的千亿美元级。但是在这样的欣喜和兴奋的背后,可能还会有一些需要我们去忧思的地方。

有这么一篇文章,标题其实是特别让人震撼的,企业海外投资亏损近千亿,70%的投资项目仍处于亏损状态。在我身旁是张国宝先生跟姚景源先生,两位现在对中国的海外投资关注非常多,所以我想问你们,刚才我们看到70%的对外投资的重要企业都处于亏损状态,这是真的吗?

张国宝:

张国宝

张国宝

配图为张国宝

我所有看到的资料当中,无论是官方的还是非官方的,都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数字。如果从个案来分析,我也读到一些媒体当中的报道,可能跟事实有一些差距。比如说前段时间对于中国能源走出去,特别是原油开采,降的比较多,说在海外损失多少多少,不知道这个数字从哪里来的,据我所知不是这样的。就是最近的政治高风险区,利比亚、叙利亚,是不是他们亏得血本无归,亏得一塌糊涂呢?据我了解,跟报道有很大的出入。比如说利比亚,实际上我们在那里,像资本投资几乎没有,劳务倒是很多,发生动乱以后,劳务人员开始撤离了。像其他的国家,这里面还涉及到一些商务秘密,我不便说得很具体。有些投资在动乱之前已经做到了资金回收,媒体出来这个数字我也很奇怪,他们是从哪个渠道得到这些数据。


姚景源:

姚景源

姚景源

配图为姚景源

中国企业经过30年的发展,现在已经是今非昔比,我们去年已经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了,我们这么多年来还是引进来,招商引资,现在我们确实到了新的阶段。

我在调研当中,我看到更多的是走出去企业的成就,比如说今天在场的曹总(福耀玻璃集团董事长曹德旺),他现在在美国投资,盈利的状况比在中国好。还有刘永好,他在澳洲,无论是对澳洲农产品的发展,还是对中国农产品的供给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安总他的投资现在也是既有利于当地的经济发展,同时又有利于我们自身产业结构的提升。


曹德旺:

曹德旺

曹德旺

配图为曹德旺

走出去,看什么走出去,是劳工出去、产品出去、技术出去还是资本出去?第二,你是想去赚钱,还是想移民?中国很多人同样是做投资,但是效果不一样。我是87年办厂,90年开始攻海外市场,我们在美国是95年投资建厂,在俄罗斯是98年建办公室,花十几、二十年时间研究这个地方。

今天既然大家讨论投资的事情,我以操盘者的角度跟大家谈论这个事情。如果你的技术、产品是成熟的,可以考虑在美国投资。我最近这两年对美国进行调研的时候,我发现这样几个问题:

第一,美国的产业因为长期依赖进口,工艺技术停留在90年代后期的水平。因为老板后来不投资了,工会跟资本家的关系搞得很僵,导致了他们第一个问题的产生,因为天天在那儿罢工,包括电视技术什么的都是90年 代水平。

第二点,工会跟老板矛盾非常激烈,这是他们的党派斗争,不是劳资双方关系的问题,因为美国企业跟工会关系处理得非常好。

第三,底特律跟华尔街有矛盾,底特律制造业的这些经理工资不到华尔街的零头,这是美国很重要的事情,因此给我们带来了投资的机会。像我们做玻璃的,比较下来,现在美国投资建厂,什么都跟我一样,就是劳工比我们高,高多少?如果按照现在市面卖的玻璃计算,人工成本占40%,可以想象一下,材料上50%多,但是就这样,我们认为在那边投资,不回避中国的(产品)差,美国的税负比中国低,只是一个大税,所得税。所得税分两项,加起来42%左右,这是正常的。我们用增值税,增值税实际上是流转税的税种,这样的话,应交税等于税率总额的48%,比我们高六个百分点。更多更厉害的问题是什么呢?就是因为增值税,增值税是每个月征,要预交,他没有这个税。

税收、运费、包装、仓储,我们出口美国的产品,我做汽车玻璃,中国运到美国的一片玻璃成本5.5美金运费,出口要在中国交4%的税,6元多,我做一片玻璃,在美国做跟在中国做相比,工资部分差6块多美金,刚好顶平。美国还有其他的,电费便宜,电费只有三毛多钱,只有我们的1/5,这些东西都是值得我们去探索的。

美国是市场经济非常成熟的社会,他们要求做到公正公平,要求企业公开透明经营。因此,我们CEO、财务总监、人力资源总监、总经理全部雇佣他们的人,就是当地聘请,我们并不是从中国派人过去,都是本土化的人才。另外,美国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要求特别高,有两百万家慈善基金会,80%是企业的,因此这次在美国,我们派了干部处任总监。目前的状况,因为我95年开始做,现在一年在美国的营业额做七亿到八亿美金。我这一次做的事情,就是把工厂外移,原来在中国生产的工厂移到美国去,做的就是这件事情。


刘永好:

刘永好

刘永好

配图为刘永好

我们在海外投资已经有十七八个年头,先从东亚压、越南、菲律宾、柬埔寨到印尼,再到印度、斯里兰卡,再到非洲,南非,再到中东,再到中欧,现在已经在将近三十个国家有投资了,我们有四十多家工厂,这是一个数据。

第二个数据,经过这么多年海外的发展,我们觉得海外确实现在在某些时候比国内的竞争小一些,因为国内大家都很努力,产品都过剩,利润都非常薄,国外我们到那儿去的话,我们竞争优势比当地要强一些,我们的规模比他大,技术比他强,实力比他强,逐步的走出一片蓝海。

第三,我们开始利用国外的资源,以前我们都是从中国拿钱出去,赚钱再拿回来,一进一出,中间的汇率损失相当多。现在我们逐渐开始在海外融资,我们在新加坡建立一个总部,做融资中心,在新加坡的融资中心融的美金在国外投资,跟这些跨国银行达成协议,利用他们的银行进行支付和安排。这方面也得到了相关的进展,新加坡的银团给我们贷款的利率也非常低,所有加在一起就是2个点左右。我们显然在这些国家非常有优势,因为在很多国家,他们的利率非常高,我们只有2,跟他们竞争的话,我们就显得有优势了。

我们原来主要是做农产业,首先做饲料,然后搞养殖,然后做肉食品,这样一步步走过来,我们觉得海外发展是必由之路,必须之路。我们明显的感觉到,在国内,我们的原料价格贵,像玉米,美国的玉米比中国便宜得多,通常便宜1/3-1/2。 有人说中国的牛奶为什么价格比较高,实际上中国很多牛是进口的,第二,牛的饲料,玉米、黄豆都是进口的。大家可能不知道,我们吃的干草,绝大多数都是进口的,这样我们还有什么优势呢?再加上我们的土地少,人家的土地多,我们的污染又多,稍不注意,就容易染病。现在欧洲的牛奶运到中国港口的价格跟我们的价格相比,多少还有点优势。美国的玉米运到中国来,比中国玉米还要便宜很多,黄豆运到中国来,非常有优势。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得考虑我们的产业布局,究竟该怎么办?所以我们开始在这些优势的国家注意投资。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形成了这样的策略,在发展中国家建工厂,我们建的都是现代化的,很好的工厂。在发达国家是买技术,买品牌,因为发达国家有育种品牌,这样那样的品牌,技术品牌,买工厂,参股份,买品牌。在资源好的地方收购资源。

我们在澳大利亚有一些影响,我们在新西兰也收购了一个当地的上市公司,前央行的行长做我们的CEO,有相当的影响。我们开始在资源丰富的国家投资,最近很多企业家在澳大利亚走,在新西兰走,中粮也好,哇哈哈也好,有很多企业。大家都感觉到,在那儿市场很好,资源很好,但是法律不太清楚,税收、人员都不太清楚。假设我们能抱团出去,是不是能更好?经过差不多近一年的努力,我联合了一批中国在澳洲投资农业和食品的企业家,和澳大利亚本身的本土企业,组织农业和食品的企业,我们搞一个双向的计划,中澳农业和食品安全百年合作计划。我们这个计划是民间的,非营利的,我们想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

另外澳大利亚也希望通过我们把他们的产品一定程度上卖到中国来,利用中国最大的市场,澳洲以前矿石多,现在矿石不行了,他们觉得农业资源是最大的资源。中澳农业食品百年合作计划,中方委员会已经正式成立,澳洲的农业部长也参加了我们的签约仪式,中国的农业部长也参与了,澳洲同样的机构业计划成立了,我们准备在适当的时候再组织双方的企业,互相投资,互相交流。


安洋:

我们是能源电力行业,我们走出去,也就是国有企业最开始的,从承包工厂,具体来讲,从火电站,水电站,现在还有新能源,我们通过承包工程,通过利用中国政府的优惠贷款做起来的。

我说一说我们在海外投资困难的地方。最大的困难,我们在海外投资顶层设计是我们的障碍,比如我们1979年开始,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有了外商投资法,有了三资企业法,有了一系列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但是你看看我们现在,我们到今天为止,海外投资没有投资促进和优惠的政策,只有政府的优惠贷款,没有政策性的法律优惠政策。当然,在海外投资的保护也是非常薄弱的,甚至是非常混乱的,很多政府机构都在贷款,但每个人都不是负责人的,这是顶层设计当中一个致命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我们的技术标准,不得不承认,我们现在的技术标准和美国、欧盟不同步。我们在海外,无论是做总承包,还是做投资,当我们的合作方或者是对方国的政府要求我们提供标准的时候,我们只能跟人家解释,这是我们自己翻译的,没有中国政府官方版本的标准,这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障碍。我们在海外总承包也好,投资也好,卖土地不如卖技术,卖技术不如卖标准,而标准还是掌握在美国人的手里,包括我们在电力行业当中,有一个最重要的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的标准,这个标准成为我们在海外的标准。中国的国标在海外推行,我们需要做大量的努力,这也是我们在海外投资的障碍。

第三个问题,我们的法律体系,甚至我们的一些政治制度,在海外投资的过程当中不完全接轨。我举一个例子,我们是有党委书记的,我们是有一系列行政人员要跟着我们一块儿去投资,要出去的,但是我们去了之后,都会给他封一些别的称号,你说党委书记,他们觉得这有问题。

张国宝:

中国的经济经过30多年的发展,到今天这个阶段,已经和前30年有所不同。前30年, 我们开放是引进来,引进资本,引进技术为主要特征的话,现阶段已经进入到走出去和引进来并重的阶段。我多罗嗦几句,有些行业已经到了不走出去不行的地步,前年我陪曾培炎到孟加拉去,碰到一个福建的小商人,他说在福建做得不大,但是在孟加拉做得非常好,他说我要感谢孟加拉,也要感谢孟加拉的工人,为什么呢? 孟加拉的工人月工资相当于人民币800块钱,但是他说这个价钱我在福建绝对雇不到。另外,我们有很多简单的工种,一年下来就是缝一个扣子,很快就烦了,就跳槽了。但是在孟加拉,只要给出了工资, 不拖欠人家,人家会很勤恳的做一些简单的工作。所以在孟加拉的投资,使他摆脱了原来的困境,也使他的企业发展得很好。这样的例子,我认为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到了一定程度,这是大的趋势。
 楼主| 发表于 2014-10-30 03: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海外投资有利也有弊,要做好优势与风险分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8 06:5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5-1-15 02: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