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53|回复: 0

作品背后的故事:灾难无法忘却 生活还得继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21 02:39: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蒹葭 于 2017-1-21 02:40 编辑

作品背后的故事:灾难无法忘却 生活还得继续

 作品背后的故事:灾难无法忘却 生活还得继续


  2002 年到2003 年期间,我在芝加哥做访问学者,其间走过许多地方,拍摄我所见到的美国。就在我来到美国的前一年,发生了震惊世界的“9•11”事件。

  灾难无法忘却,生活还得继续。

  然而,这个生活,已与过去不同。在看似恢复平静的表象下,深层的裂变和心灵的迷失仍在延续,那些昔日的优越和荣耀正在悄然离去,在一种忧虑、惶恐和莫名的期待中,人们企图寻求新的生活状态,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和价值坐标。

  贾维尔•瓦翁哈说,摄影的最基本特质是永远接近现实。我用镜头客观地记录下我在美国所目击的一切,努力使它能忠实地反映现象和现象下的本质。

  正如郎静山所言:“摄影可以是很容易的事,也可说很难的事。”能拍出精彩,并非易事。布拉塞曾这样评价柯特兹:“柯特兹具备一位大摄影家的两项素质,对世界、人类和生活的旺盛兴趣,以及对形式的敏锐感觉。”激情与独到的形式,成就了大师,启示着后人。

  对于一个专业的摄影人来说,激情通常是具备的,然而,如何巧妙地去驾驭形式,表达内在?

  后“9•11”的美国社会,看起来与之前没有太大的区别,然而,这只是表象。“9•11”所带来的冲击,更多的不是社会的创伤,而是人的精神和心理的冲击。

  而这种内心的变化,影像难以表达,尤其是当你面对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时。好在街头就象剧场,一切都在这个舞台上演,街头总是尽显人生百态和时代的变迁。

  影像是客观、同时也是主观的。关键在于如何有机地融合,合理呈现内在的真实与本质。莎拉•梦说过:“我一直觉得摄影是可以安排,可以用画面来诉说一个故事的。”我就是想通过画面、一系列的画面,来诉说“9•11”之后的美国故事。当然,这种安排,是一个顶层设计或者叫总体设想,但不是人为的设置和主观的编造。并且,在具体的实施中,之前的设计或设想常常会被客观现实所否定。这正是因为传统的纪实摄影不是电影,它不能导演,不能排练,这种不可预知和突发性,在拍摄后“9•11”的过程中,我常能体会到。我想,这大概就是摄影的一个魅力。

  我的《家园• 美国》的影集中,有几张黑人和白人在不同场合下祈祷和呐喊的正面肖像。

  在可能的情况下,关注拍摄对象的人性,捕捉人性之美,这已经成为多年来我的一种摄影态度。

  这些都是人们对内心焦虑的一种宣泄,一种对命运惶恐的祈福,反映了当时美国社会普遍的心理状态。这些影像,在强烈的视觉感受下面,体现了深刻的、能被感知的内涵。以影像讲故事,这类影像是不可或缺的,它是戏眼,是高潮,是飓风;缺少它,故事就会陷于平淡,不精彩,缺乏张力。

  然而,以影像讲故事,更多的应是那些平淡中的深沉,表象下的内在,呈现它们,不只是机会的等待,更需要理性观察和判断。

  美国人确实是比较外向,但那只是一个界面,其实,一些深层的意识,在他们那里并不外露,也是比较内敛的。我的影集中,游弋着某种空茫、失落、惶然、迷惘的情绪,是对一些特定状态和细节的捕捉。这种生命意识的流露,往往是稍纵即逝,不再重现的,你必须调动瞬间触觉,敏锐地抓住它。

       来源:蜂鸟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5-1-18 17: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