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显示,原发性肝癌是目前我国第4位常见恶性肿瘤及第2位肿瘤致死病因,主要包括肝细胞癌(HCC)、肝内胆管癌(ICC)和 HCC-ICC混合型3种不同病理学类型,其中HCC占85%~90% 。全球每年有75万例新发肝细胞癌患者,大多数病例来自亚洲,而几乎一半来自中国 。
由于肝癌在我国早筛率不高,约85%的中国患者就诊时已经处于中、晚期,丧失了最佳的治疗时机,晚期肝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在一年左右,5年生存率仅为12% 。
近日,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公布了2020年版《CSCO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此次指南在肝癌一线和二线治疗领域新增了多个靶向、免疫新药以及联合治疗方案。其中免疫治疗备受业内关注,这或将为我国肝癌患者诊疗带来新曙光。
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医师沈锋教授
“免疫治疗是目前全球肿瘤治疗的焦点,相关研究开展得如火如荼,联合方案的探索给肝癌患者带来了新希望。因其副作用小、治疗效果明显,免疫治疗正逐渐成为未来肿瘤治疗的发展方向。”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医师、CSCO肝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沈锋教授向健康时报记者表示。
现状:
超八成患者就诊时已是中晚期
“我国的肝癌防治面临诸多难题。首先,肝癌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明显,诊断困难;第二,我国肝癌患者多合并基础肝病,治疗棘手;第三,肝癌通常进展迅速,晚期患者治疗手段有限,预后较差。”南京金陵医院肿瘤中心主任医师、CSCO肝癌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秦叔逵教授向记者表示,由于肝癌在我国早筛率不高,约85%的中国患者就诊时已经处于中、晚期,丧失了最佳的治疗时机。肝癌治疗目前正面临着极大的未被满足的需求,广大患者盼望得到更加安全有效的创新治疗手段,以显著改善生存周期和生活质量。
鉴于严峻的诊疗形势,临床急需更有效的创新疗法。此次发布的2020版《指南》是基于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颁布的《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的补充和细化,同时吸纳了最新的循证医学的进展和更新创新治疗理念。
诊疗:
更新诊疗指南,创新免疫治疗备受关注
此次更新推荐方案中,将“T+A”方案作为一线治疗方案治疗晚期或转移性肝细胞癌患者,其临床应用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患者生存期,可降低患者死亡风险。
“新版《指南》中新增一线I级专家推荐——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免疫联合治疗方案具有全新作用机制,通过大样本临床试验充分证明一线治疗可显著降低晚期不可手术切除的肝细胞癌患者的死亡风险,且明显改善生存质量。”沈锋教授告诉记者,该疗法此前已被NCCN、ESMO等国际知名指南列为一线推荐方案。
沈锋教授表示,将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免疫疗法作为一线治疗方案对于晚期肝癌来说是增加了一个重要的诊疗手段。研究观察大概有60%甚至到70%的患者肝癌病是适合于靶向治疗跟免疫治疗的。该方案一方面让更多的患者获益;另外一方面,对于比较缺乏诊疗手段的晚期患者将是一个更好的弥补。
筛查:
高危人群每半年筛查一次
在2019年发布的《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中提出,到2022年和2030年,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分别不低于43.3%和46.6%的目标。肝癌作为我国高发癌肿,实现这个目标同样显得任重而道远。
“总体来说肝癌还是我们国家一个重大的恶性肿瘤疾病,药物方面的进步主要是对一些已经被诊断的肝癌患者,其实我们国家要把肝癌发病率真的降下来可能要从预防和早期筛查开始,这是最关键的问题。”沈锋教授告诉健康时报记者,目前老百姓的筛查意识比较弱,希望借助媒体的宣传教育,让更多的民众参与主动筛查,特别是重点的高危人群,更要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有助于肝癌的防治。
对肝癌高危人群的筛查,有助于肝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肝癌疗效的关键。借助于肝脏超声检查和血清甲胎蛋白进行肝癌早期筛查,建议高危人群至少每隔6个月进行1次检查。如果肝脏超声和血清AFP筛查异常,那么还需要进一步做动态增强CT和多模态MRI扫描等影像学检查来明确诊断 。
来源:健康时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