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班吉5月10日电通讯:中非友谊医院的“中国走廊”
新华社记者刘芳
非洲内陆国家中非共和国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在首都班吉像样的道路和建筑也不多,因此中国政府援建的中非友谊医院格外显眼:簇新的白色建筑,整齐的院落,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先进齐全的医疗设施,忙碌有序的工作场景,呈现出一派现代化综合性医院的典型景象。
门诊大楼二楼玻璃门上,法语书写的“中国医疗队”标志后面,就是中非民众有口皆碑的“中国走廊”。靠窗一侧的排椅坐满了等候治疗的中非患者,另一侧内、外、妇、眼、针灸、化验各科室依次排开,中国大夫带着中非医护人员坐诊。就是这条长不过数十米的“中国走廊”,给中非患者带来康复的希望,也为中非医疗事业发展搭建了桥梁。
据医疗队队长刘敏介绍,友谊医院于1988年由中国政府援建,2010年维修移交。他和15名队友是27年来中国政府向中非派遣的第14批医疗队,由浙江省卫生厅派出,2010年8月抵达班吉,任期两年。医疗队医生每天上午接诊,下午在住院部查房,唯一的手术室每天都排得很满,周一和周四做外科手术、周二和周五做妇科手术、周三做眼科手术。
来自浙江杭州的刘敏说话语速快、条理清晰,走路也快,一看就是习惯了紧张忙碌的人。他说:“中非人相信中国医生的技术,来友谊医院找中国医疗队看病的患者很多。边远地区百姓交通不便,难得来首都看病,每个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医疗队还下乡义诊,免费送医送药。”
在外科诊室办公桌,记者注意到2012年工作日历上1月到6月每周安排了多例手术。“中国走廊”拐弯处的手术室一尘不染,设备齐整,中国医护人员“全副武装”,一例白内障摘除手术正在进行。其他各科室大夫也都按部就班,用简单的法语依次接待患者。
在一楼中国药房,药剂师李小明说,这个国家医疗条件极差,首都以外的地区没有像样的医疗设施,因此友谊医院的医疗服务特别重要,中国医疗队队员对这一点认识得很清楚。
陪同记者迅速参观后,队长刘敏抱歉告辞,因为“不好让预约患者久等”。在针灸科室,他的徒弟尼古拉正给两位老人背部扎针。尼古拉通过互联网了解到中国传统医学的神奇,经友谊医院选派前往上海留学,回国后在友谊医院跟着历任中国医疗队中医大夫手把手学习,现在已能独立接诊。
据了解,中国医疗队为友谊医院培养了3名针灸师和多名医助。把中非医护人员培养出来,是中国医疗队最让友谊医院行政总监菲祖瓦满意的工作成果。他说,因为有中国医疗队常驻,中非患者首选友谊医院就诊,其他医院也经常把疑难杂症转到友谊医院。友谊医院不仅是中非全国医疗示范机构之一,也是中国和中非友好合作的象征。
医疗队翻译华炜告诉记者,由于多年战乱,中非基础设施极差,首都以外医疗服务彻底萎缩,那里的百姓经常是病得非常重才借钱来首都看病。有些病人实在没钱,医疗队就给他们免费治疗,有时还要接济回家路费。
医疗队前队长、连续4任队员金文伟告诉记者,能为非洲百姓的健康作贡献,中国医疗队员都觉得很自豪。他本人这次卸任回国就将退休,在世界最贫困国家“8年抗战”,是一段难忘经历。(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