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88|回复: 0

院士专家乌鲁木齐开讲科技梦中国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16 03:29: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新疆网

   新疆网讯(记者刘雯文)昨日(10月14日),一场由两弹一星梦、载人航天梦等为主题的“弘扬科学道德、践行‘三个倡导’、奋力实现中国梦”中国科协新疆报告会在乌鲁木齐举办。

  报告会由中国科协主办,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科协承办。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学军,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中国科技馆馆长束为出席报告会。

  报告会上,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馆长、钱学森先生之子、教授级高工钱永刚;我国空间技术专家、神舟号飞船首任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戚发轫;我国力学和管理学专家、板壳结构理论的开拓者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人怀分别作了题为《钱学森的科学报国精神》《载人航天工程和载人航天精神》《百年追梦 科技兴国》的报告。

  束为在致辞中表示,中国梦连着科技梦,科技梦助推中国梦,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需要科技发展的强力支撑。科技工作者要认真学习领会党中央的战略意图,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科学家的历史使命、历史责任和历史担当,自觉把个人价值追求同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紧密联系起来,把个人事业发展融入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亿万人民的幸福安康之中。用科技梦助推中国梦。

  李学军在讲话中指出,三位院士专家的报告既有理论高度,又紧密联系实际,特别是列举的大量事例,使大家深有感触。通过院士专家们的报告,我们更多地了解了近现代中国科学家的科学报国精神、科技兴国梦和科技创新成果。希望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科技工作者和青年学生,以为国奉献的科学家为榜样,继承和发扬科学家们求真务实、爱国奉献的崇高精神和与国家民族荣辱与共的高尚情操,立足本职岗位,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自信、开拓进取、奋发有为,努力为自治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贡献智慧和力量。

  自治区领导毛肯·赛衣提哈木扎出席报告会。自治区有关厅局领导、机关干部、科研院所和科技工作者代表、高校研究生代表千余人聆听报告会。

    戚发轫(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空间技术专家,神舟号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曾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卫星和飞船研究室主任,总体设计部副主任,研究院副院长、院长。同时担任过多个卫星型号和飞船的总设计师,现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顾问,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技术顾问,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两次,一等奖、三等奖各一次。

   戚发轫:鲜为人知的航天精神

  戚发轫介绍,我国要在2020年之前发射空间站,这个空间站的规模在80吨左右。要完成这个任务要有一个大的运载火箭长征五号,能够把25吨重的航天器送到轨道上,而现在的火箭只能运十吨,无法满足要求。

  “为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国家以及整个航天系统都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并形成了一个很可贵的精神,叫载人航天精神。这个载人航天精神就叫四个特别: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戚发轫说。

  除载人航天精神外,我们航天系统还有两种精神:

  第一是航天精神,叫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核心就是自力更生。我们搞航天没有哪个国家会把技术告诉你,完全靠自己。我们现在汽车好的发动机还是国外的,我们飞机的发动机也是国外的。但我们航天系统火箭上、飞船上、卫星上的发动机都是自己的,因为你买不来,他不卖给你,逼着你自己去干,就要自力更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行业,包括我们个人要想取得大的成绩,就得靠自己,不能靠别人。

  第二个精神是两弹一星精神,这个全国都知道。就是在航天精神基础上,增加了“ 热爱祖国”,核心是爱国。老一代科学家放弃在国外那么好的生活条件,那么好的工作条件,破除种种阻力回到祖国来服务,这就是爱国。

  所以我就说,爱国不是抽象的,也不是那么高不可攀的,只要我们每个中国人把自己的岗位工作干好了,就是最大的爱国。

    刘人怀(中国工程院院士):力学和管理学专家,是我国板壳结构理论的开拓者之一,先后在兰州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上海工业大学和暨南大学任教。曾任暨南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副主任、教育部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理事长等职。现任教育部科技委员会委员,战略指导委员会委员,学风建设委员会委员和管理学部主任。

  刘人怀:百年追梦,科技兴国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有这么多的发明创造,为什么没有在中国产生自然科学,而是在欧洲产生呢?人们就提出了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我们中国的科学技术落后,从而国家衰落。

  钱伟长先生是我的老师,1931年考入清华大学文学院。进校后第三天就是“9·18 事变”,他文科特别好,理工科很差。但是作为年轻人他的思想发生了变化,中国挨打是要科学救国的。

  钱先生想科学救国,天天跑去物理系主任办公室。整整一个星期,物理系主任被他的精神所感动,说:“让你试读一年,如果数理化成绩不上去,只要有一门课在70分以下,你就继续回到文科去。”这一年,钱伟长先生非常的努力,就过关了。后来他出国留学,学成后谢绝了美国的优厚待遇,回到祖国,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力学机构。

  中华民族在新中国时期,科技领域奋斗探索,到1978年的时候,我们国家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我们中国强大起来了,产生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还有导弹等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作为科技工作者我们一定要牢记总书记的指示,要沿着前辈科学家的道路,记住历史,坚守科学道德,坚持创新,不畏艰险,用勤劳的双手托起我们伟大的中国梦。

    钱永刚(教授级高工):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之子。1982 年毕业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系,1988年在加州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系获理学硕士学位,长期从事计算机应用软件系统的研判工作,曾相继被聘为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内蒙古大学等高校的兼职教授、客座教授。2012年被聘为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馆长。

  钱永刚:钱学森的科学报国精神

  在我国航天初创时期,钱学森起的作用是多方面的,而且经常是无形的。 在两弹结合实验的准备工作中,有一项工作叫两弹对接,就是要把导弹和原子弹之间上百根线路一根根连接好,操作场地非常狭小,只能容一个人来操作。

  发射前一天,两弹对接时,现场刮起大风,扬起沙尘,只见基地一名操作员在紧张操作。操作不能出错,稍有差错,就可能导致实验失败,甚至造成导弹还未升空,原子弹就在地面爆炸的情况发生。

  当时,凡是参加这个工作的人都向党组织写了决心书,但是决心书实际上就是遗书,后事都交代清楚了,随时准备牺牲。平时训练40 分钟就能完成所有线路的连接,而在当天整整用了80分钟。在这80 分钟里,钱学森就站在两弹对接的现场,一刻也没有离开。当然,现场还有聂荣臻元帅和发射基地的司令员,聂帅在场,对大家是一个很大的鼓舞,这个不用说。但是钱学森的在场另有一种作用,科学家站在这里,说明实施两弹对接操作,人身安全完全有保证,这不仅对操作员本人是一个鼓舞,而且对参加两弹结合实验的基地官兵也是一个鼓舞。

  一百多年前,钱学森来到了这个世界。那个时候,我们的国家被西方列强肆意宰割,毫无尊严可言。而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庆典刚过不久,钱学森走完了近一个世纪的辉煌人生。他开创我国航天事业的成就成为中华民族复兴征程中的一座丰碑,成为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从衰弱走向强盛的标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12-18 15: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