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挂牌以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这里探索新模式、发现新机遇,其中文化产业的发展引来各方关注。从有着良好“基因”的文化保税拍卖登场,到各大文化创意空间的繁荣;从影视制作、出版发行等行业的融入,到打造完整产业链的文化产业聚集区……厦门自贸片区的文化产业展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和创新热情。
企业和资本汇聚的背后,是厦门片区对标国际,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决心和成果显现。据介绍,对照世界银行评价体系10个方面31个指标,厦门片区2016年营商环境自评排名从30位提升至23位。
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机制体制创新,厦门片区实施了一批涉企改革举措,形成了一批创新做法,积累了一批新经验,为特区适应引领经济新常态,加快转型发展积累了新优势,为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探索新路径。
在厦门片区综合服务大厅里,80个办事服务窗口环绕排开,包括工商、国税、地税、质监、海关、检验检疫等在内的二十余个单位,为入驻企业提供了投资、企业设立、工商变更、纳税服务、海关国检登记等全方位、“一站式”的高效率优质服务。
“过去办证‘材料堆成山,部门跑断腿’,现在,网上填写资料,现场最快十几分钟就能完成。”拿着刚办好的营业执照,代办机构工作人员小梁感慨地说。
脱胎于厦门片区,“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已逐步走向全国,通过全程电子化登记试点,实现“一网流转、一表申报、一趟取照”,由法定三个工作日的办理时限再次压缩至“立等取照”。
以投资贸易便利化为出发点,厦门片区的一系列改革举措得到了点赞和认可。创新打造“多规合一”建设项目并联审批平台,实现从单部门串联审批到多部门综合并联审批的转变,形成“一张图纸、一个平台、一张表格、一套机制”的“四个一”工作机制;实施关检“一站式”查验,缩短40%的通关时间,每个集装箱节约成本600元;在全国率先探索分类监管创新模式,非保税仓库使用率提升85%……
以开放倒逼改革,以创新扩大开放。去年11月,台湾佳格集团在厦门片区奠基年产20万吨葵花油精炼加工项目,成为受益于负面清单政策落户厦门片区的首家台资企业。截至今年2月底,厦门片区共有近600家外资企业享受负面清单改革的成果,合同利用资本256.38亿元。
截至目前,在我省通报的126项创新举措和39项开放措施中,厦门片区分别有62项和28项,其中属全国首创22项。
在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方面,厦门片区成立了国际商事仲裁院、国际商事调解中心;率先全省成立自贸区法庭;率先成立两岸知识产权智库,出台经济活动知识产权评议办法,加强两岸知识产权协作。近日,厦门片区管委会还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面向片区企业免费提供“知识产权网上侵权预警与存证云服务”,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加强网上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先行先试,敢闯敢试,厦门片区正以创新为磁石,搭建起一批优质平台,吸引着更多中外企业和优秀人才团队的汇聚。
“除了这里优惠的政策条件外,厦门片区在金融相关业务上的先行先试也是吸引我们落户的关键。”来自台湾的创业团队、厦门顶钧软件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俞佑昇介绍说,作为一家国际金融交易系统外挂软件开发商,去年,在人民银行有关福建自贸试验区“金改30条”正式落地的政策引导下,他们最终选择进驻厦门片区内的厦门两岸青年创业创新创客基地。如今,该创业基地已签约两批共93家企业入驻,成为两岸青年创新创业的洼地。
翡翠手镯、祖母绿项链等500多款拍卖品漂洋过海,以文化保税方式进境,将在24日举行的厦门自贸片区首场保税拍卖会——“全民拍卖会”上华丽亮相。
文化保税拍卖对厦门来讲并不陌生,早在2013年4月,中国首届西洋艺术品保税拍卖会就在厦门象屿保税物流园区举行,率先在国内敲下进口艺术品保税拍卖的“第一槌”,开了“境内关外”拍卖的先河。
以前,国外藏家把艺术品拿到国内其他区域拍卖,需先向海关缴交数额较大的保证金等,且进出关的手续相对复杂。而采用保税拍卖,拍品在展示及拍卖环节均处于保税状态,待实际成交后可根据购买者意愿再选择对拍品进行保税保管或缴税出关。不仅减少了拍卖企业的资金压力,同时也让买家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如今,象屿保税物流园区成了厦门自贸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保税拍卖的经验做法也延续下来。本次拍卖会主办方、厦门博乐德平台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邓小红告诉记者,本次活动是给厦门自贸片区成立一周年的“献礼”。
文化创意产业是我市重点打造的千亿产业链之一。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我市文化产业发展逐渐形成自身的特色,作为我市支柱性产业地位初步确立。自贸试验区的先行先试优势和辐射联动效应,吸引了一批文化企业入驻。
区内的海丝艺术品中心,将结合自贸试验区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大概念,着力打造为专业化、规范化、拥有完整产业链的文化产业集聚区,成为“海丝”沿线最大艺术品展示交易平台;厦门外图集团旗下台湾书店也落户厦门自贸片区,将依托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创新优势,开拓台湾电子图书市场,推动两岸文化交流模式创新;海峡文创中心将打造以影视传媒、数字内容制作、产权交易等为主要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链条。此外,在自贸试验区的框架下,片区也正在推动文化产业与金融、投资、科技、网络、教育等行业相结合的新业务、新业态、新经济,助其蓬勃成长。
“今年,凡·高展、‘诗意地栖息——中英法德艺术家四国联展’等系列展览和拍卖活动将陆续在厦门片区举行。”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相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为开创自贸片区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局面,自贸委积极鼓励文化企业引进项目、承办活动,唱响片区文化产业建设的协奏曲。
厦门自贸片区把注重制度创新与培育产业功能、产业转型升级相结合。据悉,为进一步推进文化产业的集聚融合,管委会在系统梳理市、区文化产业政策的基础上,结合自贸片区总部经济、股权投资以及文化保税企业扶持政策,正在与相关部门一起研究制定文化产业提升办法,从文化保税,对外文化贸易,两岸合作模式创新等多角度助推产业升级。
同时,针对厦门作为海峡两岸艺术品回流重要“桥头堡”的独特区位优势,片区将紧抓文化“走出去”战略契机,建立文化保税中心,结合海丝艺术品中心和文化保税仓库的建设,推动文化保税交易平台和交易中心建设的全面展开。
得益于自贸试验区的政策优势,以及厦门海关、管委会的大力支持,参与本次“全民拍卖会”的拍品进境时均采用了文化保税方式,是厦门自贸片区发展文化产业的一个缩影。
对市民来讲,此次拍卖会的最大看点就是“万国博物馆”,它是展示各国多元文化的平台,更是可以全民参与的拍卖会。与以往大家对拍卖会动辄一件拍品上千万元的印象不同,本次拍卖会的近500件拍品全部无底价起拍,无论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茅台,还是2克拉的钻戒,抑或是祖母绿项链,只要按照拍卖流程办理竞投牌,市民都可以参与无底价竞拍,获得以“亲民价”购买到心仪拍品的机会。
拍卖会是“博乐德”响应自贸试验区文化“引进来”的第一步。五六月份,公司还将推出“五国当代艺术品联展”及“埃及神秘宝藏展览”,每个展览将各持续两个月,展览期间还会邀请艺术家现场讲解,为市民继续带来文化盛宴。
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人民银行有关福建自贸区“金改30条”正式落地和厦门首个外汇实施细则出台,厦门自贸片区金融创新的政策环境正在不断优化,未来厦门片区还将深化两岸金融交流合作,加快推动自贸区金融产业聚集。
【链接】
海丝艺术品交易中心
涵盖自贸试验区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大概念的省重点建设项目——海丝艺术品交易中心,坐落在厦门高崎国际机场片区,将着力打造专业化、规范化、拥有完整产业链的文化产业集聚区,成为“海丝”沿线最大艺术品展示交易平台。项目分两期进行开发,项目一期25万平方米,囊括“一库三中心,一店一广场”,即文化保税仓库、古今艺术品中心、艺术品交易中心、当代艺术品创意中心、文化艺术酒店和海丝文化广场,目标是成为“中国乃至亚太地区艺术品界的旗舰平台”。目前,艺术品交易中心翰斓楼主体已落成,已有文化产权交易中心、艺术品鉴定中心等运营组织和机构入驻。
联发华美空间文创园
联发华美空间文创园位于湖里区华昌路132号,是闽台文化产业试验园的核心项目之一。文创园以时尚文化为核心,构筑厦门首个时尚传播LOFT群落,通过时尚秀场、创意设计办公空间、艺术创作与交流空间与时尚商业街区,塑造以时尚传播、生活体验与创意办公为主,展览发布和公共休闲为辅,功能完备、舒适自然的文创园区,成就南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地标和时尚设计中心。
海峡文创中心
中心位于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海沧园区嵩屿东路和嵩屿南路交叉口,总建筑面积将达到13.04万平方米。该中心将借助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优势,引进海峡两岸的影视制作、出版发行、信息消费等与文化产业相关联的高端产业入驻,形成以影视传媒、数字内容制作、产权交易等为主要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链条。
根据厦门日报、中国新闻网、福建日报、海西晨报等采编【版权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华发网官方立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