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制是整个教育过程的框架布局,是教育教学的规律性分段。学生的学龄成长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学制就是要与这种阶段性相吻合,这是教育教学的基础性问题。
近日,在北京召开了一场由教育界专家参与的“基础教育学制改革研讨会”,与会教育专家一致对作家莫言在今年两会期间提出的“缩短基础教育学制”表示反对。他们承认莫言做过调研,但认为其观点缺乏理论支撑与科学依据,还有专家表示莫言“无知无畏敢说,不懂教育”。
莫言的建议,是否“无知”,笔者没有足够的知识去判断。不妨先看看莫言的建议到底是什么。莫言的建议是把中小学制从12年改到10年,理由是“为了小升初、初升高、高升大的三次考试,要提前一个月,甚至一学期进行强化培训,累计起来十二年当中,最少有一年半的时间复习应考,而长期的复习和模拟考试,学生的厌学情绪加重”,并提出应该取消中考,减轻学生负担。
与会专家认为,基础教育学制12年,这是世界通行的基础教育学制,是培育一个孩子身心成熟的必要时间,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提出基础教育学制要缩短。学制长短并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如何划分学段、如何衔接各学段。
关于12学制的质疑一直存在。今年两会期间,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曾建议“将12年学制改成10年一贯制”。他的建议得到了众多网友支持。他们认为,在应试教育环境下,学制太长浪费时间,高三、初三就是复习,小学5年上完也没问题。
然而,一些业内教育专家对此并不认同。
王本中曾任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校长,现为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名誉理事长,他此次研讨会上反驳道:“一年高考复习,一年中考复习,说这都是浪费,10年就可以学完。应试教育有两个关键词‘高厉害’、‘强选拔’,其实不管是改成10年,9年、8年也好,哪怕你改成6年,也会有两年照样是复习应试。”
王本中曾任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校长,现为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名誉理事长,他此次研讨会上反驳道:“一年高考复习,一年中考复习,说这都是浪费,10年就可以学完。应试教育有两个关键词‘高厉害’、‘强选拔’,其实不管是改成10年,9年、8年也好,哪怕你改成6年,也会有两年照样是复习应试。”
王本中笑称:“莫言无知无畏,敢说,但其实不懂教育。”
上海中学原校长唐盛昌认为,学制缩短为10年,实际上是把教育的任务窄化了。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立德树人,而不仅仅是只考虑念几本书。“10年就可以完成12年的事?我认为没有理论和科学依据。现在的问题不是这个问题,是在这12年里,我们应该承担的教育任务,是不是真正做实了。”
上海中学原校长唐盛昌认为,学制缩短为10年,实际上是把教育的任务窄化了。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立德树人,而不仅仅是只考虑念几本书。“10年就可以完成12年的事?我认为没有理论和科学依据。现在的问题不是这个问题,是在这12年里,我们应该承担的教育任务,是不是真正做实了。”
北京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吴颖惠也明确表示反对缩短学制,“这太不符合教育规律了,对教育没有基本的尊重!”
她认为,12年的基础教育阶段,是慢成长的过程,是让孩子成人的过程,而不是成才的过程。如果在未成年人心理尚不成熟时,就把他们抛向社会锻炼游泳,这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
12年学制该如何分段?
比起“缩短基础教育学制”,与会教育专家认为“学制分段”更重要,并对此进行了更热烈的讨论。
目前中国的12年基础教育学制,除了上海实行的是543学制(即小学5年,初中4年,高中3年),其他地方主要实行633学制。
上海实行543学制的初衷,是为应对小学人数太多的状况,让初中承担更多。结果543实行下来发现可行。唐盛昌表示,但要说“543和633哪个好”,没有结论。
他介绍,美国实行的是多重学制,543、633、444都有,现在主流是444学制,超过了90%。已经有一批国家采用高中4年制。他建议,中国也应该有地区来尝试和探索444学制,怎么让学制与国家发展,与世界科技发展,与世界教育发展趋势相匹配。
唐盛昌认为高中4年优点突出:初三和高中阶段,正是学生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时间长一点有好处。但是面临的现实困境是,中国规定9年义务教育,如果高中4年,义务教育必须8+1,会涉及比较大的变动。“那意味着我们整个高中的课程,架构设计要重新考虑。目前我个人的看法,全面推广可能时机不成熟,但是需要提前研究,至少需要探讨。”
在会上,唐盛昌谈到了国内基础教育过多分段带来的弊端。
他表示,在短短6年时间内,要进行小升初、初升高两次“强选拔”,全部打乱重新分配,形成非常严重的问题。
吴颖惠赞同他的观点。“(基础教育)中间过多的分段,导致了人才培养方面的间断。小升初这几年改革,特别在北京,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中考仍然赋予了过多选拔的职能。”她主张九年一贯制,“九年一贯制有很多的优势,起码让课程不间断,让一个人持续发展起来,让孩子节约一年小升初时间,受到的教育是连续和连贯的。”
据介绍,海淀区新建学校,都要求按照一贯制建,不允许再建单独的小学和初中。
北京101中学副校长熊永昌也认为,目前在学段的融通上还比较割裂,6和3,3和3之间衔接不够。“我们准备做实验,在部分学生中做534融通实验,因为我们有小学、初中、高中。101中学也是响应政府的号召,做点尝试。”
学制是否需要缩短,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没有经过广泛调研与充足讨论,很难得出一个共识性结论。平心而论,正如研讨会专家的说法,指向应试教育负担过重的莫言提案,无疑是个头疼医头的方案,只要中考、高考人才选拔的底色不变,即便学制缩短,学校依然会拿出时间巩固、复习、冲刺。所以,学制缩短的结果,不过是把细嚼慢咽变成狼吞虎咽,学生们沉重的课业负担,难有彻底改观。
即便如此,莫言的建议也不妨一听。提案文本不尽周全,但提案产生的背景语境,依然值得严肃对待。近年来有不少专家学者、代表委员多次提出缩短学制,不少提法与莫言的初衷一致,指向了过重的应试负担。把这些意见一概冠以“无知”恐怕是武断的,提建议的人未必不知道中高考的“指挥棒”定位,也未必不知道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对考试机制作出大幅度修改,而是选择了“曲线路径”,通过对学制的讨论,表达对应试教育的焦虑。建议的具体细节有待商榷,但大方向顺应了应试教育变革的时代话题,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
根据光明日报、澎湃新闻网等采编【版权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华发网官方立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