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ikkei/Markit数据显示,经季节调整後,印度8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连升四个月,由7月51.8,续升至52.6,创13个月高。期内,新订单及产出增速继续加快;新出口订单更录得一年来最大增速;投入成本通胀及产出价格升幅温和。
富士康旗下的港股上市公司——富智康集团在最近发布业绩公告中披露:其位于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的新厂房,将于2016年下半年开始运营。同时该公司还增加了另一座印度工厂的产能,原因是迎合印度政府关于“印度制造”的倡议。
是的,2014年莫迪当选总理后,“印度制造”已经被正式列为国策。在这一国策推动之下,已经有众多企业包括中国公司在印度投资设厂。印度的外商直接投资也创下历史新高。
由郭台铭实际控制的富智康集团,主要业务是智能手机代工。今年上半年该公司的营收大幅下滑近四成,利润暴跌超过八成。由于预判未来印度等新兴市场未来将贡献智能手机的主要增量,该公司去年以来已经加大了对印度的投资。除了开设工厂之外,去年富智康还以2亿美元投资了印度一家数码商贸生态系统公司。
进入印度的不仅仅是富士康,发现很多内地上市公司也在加大对印度的投资:
徐工机械:出资2.5亿美元在印度钦奈建设工程机械生产制造基地。
金信诺:对印度全资子公司增资300万美元,扩大经营规模。
海润光伏:与印度当地公司合伙,建设172MW光伏电站项目。
福田汽车:对福田汽车印度制造有限公司进行三期增资7800万美元。
美的集团:与开利公司合伙投资3300万美元,在印度生产和销售家用空调。
……
在印度生产的产品不仅在印度销售,还瞄准出口市场:
今年,山东重工印度公司在印度制造的潍柴WP6船机顺利出口孟加拉国,这是潍柴在印度制造的发动机首次出口国外。
铃木汽车印度合资公司玛鲁蒂铃木也计划将其Baleno等车型出口至全球,甚至包括日本市场。
这只是最近几年印度外商投资迅速增加的一个缩影。去年印度的外商直接投资达到442亿美元,尽管绝对量远远落后于中国,但增幅超过30%,是全球外商直接投资增幅最大的国家之一,已经超越了次贷危机之前的最高水平。
联合国亚的相关研究表明:2016年印度的外商投资有望进一步增加至600亿美元,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为什么他们都蜂拥进入印度?这就不得不说印度的现任总理莫迪,以及他在2014年推出的“印度制造”战略。
莫迪出生在印度古吉拉特邦,家庭较为贫穷,少年时曾帮父亲卖过茶。从政之后,整个人生有如“开挂”。
从2001年—2014年,莫迪连任三届古吉拉特邦的首席部长。在其任上,古吉拉特邦的经济增速跃居印度首位,这个仅占印度总人口5%的城邦,出口额占印度的四分之一,被誉为“印度的广东”。
在整个印度基建疲弱的背景之下,莫迪在任内引进投资、加大基建投入,使得古吉拉特邦成为了印度制造的中心。2012年印度遭遇“大停电”,三大电网瘫痪,超过6亿人遭受影响,20多个邦大规模停电。但莫迪执政下的古吉拉特邦安然无恙,其多年力推的电力等基建投资结出硕果。
2014年莫迪当选为印度总理后,开始大力推广其在古吉拉特邦的经济政策。同时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大力招商引资。
2015年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承诺向印度提供4亿美元贷款以帮助印度中小企业。
2015年4月:莫迪在德国称将采取进一步开放措施欢迎外国直接投资。
2015年5月:中印签署了总金额高达220亿美元的合作协议。
2015年11月:印度与英国签署了价值约137亿美元的经贸协议。
2016年1月:莫迪对法国总统保证追溯税已是过去式。
……
2016年6月20日,莫迪公布了一系列放宽印度外商直接投资限制的政策措施。
联合国专家预估:在这一政策下,2016年印度的外商投资有望进一步增加至600亿美元。如果目标达成,这意味2016年印度的外商直接投资增幅将超过35%,继续成为全球外商投资增速最快的国家之一。
根据中金公司的估算,未来十年印度基建投资总额或将达到2.9万亿美元。
在多重因素作用之下,印度的经济发展速度开始提升。2015年印度经济增速达到7.57%(按不变价格),几十年来首次超过中国。今年一季度的GDP增速达到7.9%,仍然超过中国。而据IMF的预测,未来几年印度的GDP增速仍然将维持在7%以上。
印度依然面临着困扰自身已久的问题:比如“名废实存”的种姓制度、严重的官僚作风和腐败问题、糟糕的基础建设……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折算:印度当前的GDP总量只相当于中国的五分之一,约等于2005年时中国的水平。华泰证券的研究显示:印度当前铁路营运里程越6.6万公里,相当于中国的59%,但由于印度国土面积只相当于中国的31%,印度的铁路密度实际上高于中国。但印度的铁路质量建设较差,常规时速只有50—60公里,最高可承受时速也只有约160公里。铁路运能效率只有中国的一半。
但莫迪上任之后情况正在发生着变化。去年印度铁路资本支出达到了之前5年平均值的2倍。今年2月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推出约合320亿美元的公路和铁路基建投资计划,相当于上一年的3倍多。
印度拥有着全球最大的人口红利。统计显示印度约65%的人口在35岁以下。2015年印度0—14岁人口在总人口中的占比高达28.79%,而中国只有17.6%。中国14岁以下儿童数量比印度少1.5亿左右。
根深蒂固的种姓制度被看成是制约印度人口红利的一大原因,但这似乎也并不是完全无解。低等级种姓的莫迪(吠舍,种姓制度中的第三等级)能够当选总理,本身就被视为印度种姓问题的转机。
问题缠身、体量仍小的印度当下似乎还难以真正冲击中国制造。但是当中国的资金蜂拥进入金融地产领域、国企民企争抢造地王之时,“印度制造”已经被立为国策。
印度经济总量和人均值只相当于十年前的中国,但十年也只是弹指一挥间。2016年是否会成为龙象之争一个新的转折点呢?
历史上,中国在几千年里一直是中央集团的帝国,绝大多数人口是汉族。而印度大部分时候是由多个敌对的君主国组成,民族、语言、宗教和种姓都有较大差异。中国有天命观、有历史和延续性,中国的民族主义是统一。而某些印度的民族主义却是分裂。
中国在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举国齐心。而印度自1991年以来的改革一直是缺乏热情的,且没有多少政治信念。最终自然对两国经济产生了不同影响,中国迅速成为了一个全球大国。
中国在国家层面表现优秀,印度政府则表现不佳。中国吸引了更多的外国直接投资,开设新工厂创造了更多工作岗位。而印度吸引的是对现有公司的组合投资。
中国还通过在基础设施建设中投入大规模的资源实现了发展,印度则做不了这些。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大规模生产和非常高效的生产率似乎一直是东亚的专利,印度在这方面差得太远。
中国工人受过良好的教育,内心更知足,似乎更愿意接受重复的车间工作。而印度年轻人则更倾向于接受训练成为白领,尽管制造业的报酬更丰厚。据信印度人愿意削减50%的收入,只为从蓝领或棕领变成白领。在印度,这种偏好可能与种姓和地位相关联,不仅如此,这样做可以提高在婚姻市场的成功率。类似的,年轻的中国妇女愿意背井离乡,住在工厂附近的宿舍里。而印度妇女则倾向于住在家里,乘坐公共汽车去上班。后者更慢、成本更高、效率更低,导致了较高的旷工率。
在很多方面,印度都受益于中国面临的挑战。
过去十年里,中国蓝领工人的工资至少翻了两番。尽管经济疲软,但企业却面临着用工荒。“如果想招1000人,只能找到600人,并且每个月的人员流动率会达到15%到20%,”美好集团的谢鸿强说。该集团是孩之宝(Hasbro)的供应商。
报道称,相比之下,印度有稳定的民主制度,且工资水平低。浦那有时会被称作印度的底特律,在那里,工厂熟练工的月工资也只有大约300美元,是中国工资的一半。
对印度来说,保持优势并非易事。其中一个问题是,印度需要大幅升级道路、港口和其他基础设施。美好集团起初考虑在离加尔各答市区约200公里的地方建厂。但印度糟糕的路况意味着,这段路要耗时四个小时。
“在中国,200公里只要两小时,”谢鸿强说。他最终决定去找距离港口几公里远的高价土地,却又遭遇了效率低下的地方官员。
印度还试图在全球贸易失速之际扩大制造业。印度储备银行(Reserve Bank of India)行长、印度政府前首席经济顾问拉古拉姆·拉詹(Raghuram Rajan)称,印度大力推动出口可能会招致其他国家的强烈反对。
“如果指望成为另一个中国,却又不在政治上遭遇任何反弹,那就太天真了,”他在孟买接受采访时说。“要想赢得市场份额,我们还要打一场艰苦得多的仗。”
新加坡已故领导人李光耀曾在数年前指出:“印度人在说的时候中国人在做。”这或许可以解释中印两国的差距。
根据 中国日报网(北京)、 参考消息·北京参考、新华社等采编【版权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华发网官方立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