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38|回复: 0

《水浒传》里的饮食文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3-1 19:30: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水浒》中的饮食描写,如果和《红楼梦》对比而言,肯定是粗线条的,无非就是肉菜饮料。至于怎样调料,怎样摆设,如何玩花样,如何说情调,那根本就没有交代,好汉们的世界,行侠仗义,在餐桌上没这么多讲究。然而,这并不等于说饮食在《水浒》当中不是一个重要的组成元素,菜肴的描写虽没那么细致,没那么全面,但是它们对书中人物的塑造、故事的推进,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2.jpg

水浒传

  
忽略本体:环境描写多于菜肴本身
  
《水浒》一书,关于饮食的描写,相对较为粗略,而且每到一家酒店,往往是环境描写多于菜肴本身的描写。例如村边酒店,就是如此:“傍村酒肆已多年,斜插桑麻古道边。白板凳铺宾客坐,须篱笆用刺荆编。破瓮榨成黄米酒,柴门挑出布青帘。更有一般堪笑处,牛屎泥墙尽酒仙”,这是鲁智深在五台山下看到的饮食店、板凳、破瓮、牛屎墙,从房间设备的粗劣来看,别指望这里的饮食能有多么精致,因此也没必要多费笔墨去描写了。
  
再如“前临驿站,后接溪村。数株槐柳绿荫浓,几处葵榴红影乱。门外森森麻麦,窗前猗猗荷花。轻轻酒旆舞熏风,短短芦帘遮酷日。壁边瓦瓮,白冷冷满贮村醪;架上瓷瓶,香喷喷新开社酝。白发田翁亲涤器,红颜村女笑当垆”,这是林冲在被押解去沧州途中,在野猪林被鲁智深救起来之后,中途遇到的一家饮食店,写了绿荫、荷花、小溪、瓦瓮、瓷瓶,淳朴清新,至于饭菜酒水,只是交代了“白冷冷”“香喷喷”。见到柴进,被邀请去庄上之后,也无非是“安排得酒食果品海味,摆在桌上”。至于是哪些饮食,哪些果,什么海味,统统没有交代,因为这一回重点是写林教头棒打洪教头,跟好饭好菜没有什么关系。
  
武松醉打蒋门神之前,在施恩的陪同下,在树林里遇到一家普通的饮食店,是这样的:“古道村坊,傍溪酒店。杨柳阴森门外,荷花旖旎池中。飘飘酒旆舞金风,短短芦帘遮酷日。瓷盆架上,白冷冷满贮村醪;瓦瓮灶前,香喷喷初蒸社酝。未必开樽香十里,也应隔壁醉三家”,一看就是家普通店铺,而且其描述和前面林冲、鲁智深遇到的饮食店有雷同,“瓷盆架上,白冷冷满贮村醪;瓦瓮灶前,香喷喷初蒸社酝”,说明都是村镇级小酒店,饭店有什么花样的饮料饭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武松在去打蒋门神的路上干了什么,武松和蒋门神是主角,饮食只是陪衬。

22.jpg

武松景阳冈喝酒 刘继卣绘

  
当然,也有上档次的,例如宋江在江州的浔阳楼,“雕檐映日,画栋飞云。碧阑干低接轩窗,翠帘幕高悬户牖,吹笙品笛,尽都是公子王孙。执盏擎壶,摆列着歌姬舞女。消磨醉眼,倚青天万叠云山,勾惹吟魂,翻瑞雪一江烟水。白苹渡口,时闻渔父鸣榔。红蓼滩头,每见钓翁击楫。楼畔绿槐啼野鸟,门前翠柳系花骢”,雕檐画栋,碧阑翠帘,一看就知道是高级场合,还有楼外一派美景,至于吃的东西,“少时,一托盘把上楼来,一樽蓝桥风月美酒,摆下菜蔬,时新果品、按酒,列几般肥羊、嫩鸡、酿鹅、精肉,尽使朱红盘碟”,品种有交待,器具也精美,但是味道、货色、几成新、几成旧,就毫无交待。总的来说,还是粗线条。
  
《水浒》里的饮食,高档也好,粗糙也罢,多不涉及味道本身,更无深入描写,然而,这不等于饮食不起作用,人物的性格,故事的推进,和这些饮食还是密切相关,甚至有点睛妙用。

善抖包袱:一碟子鸡肉引发的冲突
  
且说武二郎复仇飞云浦和鸳鸯楼之后,改扮成行者,于路奔走,眼看到了冬天,气温下降,这时候除了要穿厚实一点之外,还有一个方面很重要,就是要靠饮食驱寒,“当日武行者一路上买就肉吃,只是敌不过寒威”。可见,行色匆匆的武松,处于半饥寒的状态。而在看过了前面一系列惊心动魄的故事之后,代入感很强的读者也会跟着他忍冻挨饿,希望此时有一碗香喷喷的饭菜,尤其是肉。武松和读者,都想着要饱饱地吃一顿。下面的故事,就围绕着这个发生。
  
于是,他来到了孔家庄的一家饮食店,正是一身的寒冷,一肚子的饥饿。偏偏店小二说店里没有肉吃了,只有蔬菜,“肉却都卖没了”。读者这个时候也和武松同样处于深深的失望当中。武松吃着那盘熟菜,越吃越饿,我们也越看越饿。和武松同一个想法:肉在哪里?
  
希望的曙光初现了,这时候有个大汉来到店里,店小二慌忙给他端出一对香喷喷的鸡肉,一盘热腾腾的精肉,就摆在武松的视野里,你说眼馋不眼馋?武松馋了,读者也馋了,只想着如何吃到这鸡肉和精肉,看书到此处,估计肚子里也咕噜咕噜响。

222.jpg

武松、林冲插画

  
因此,当武松和鸡肉、精肉的主人发生矛盾时,不是他一个人在抢夺鸡肉,而是古往今来的一大堆“水浒”粉丝在抢夺鸡肉。
  
尽管此处没有详细描写那对鸡和一盘精肉,但是它的美味可口已经深入读者的心中,武松越是吃不到,我们越是着急。
  
因此,当武松最后终于实现了愿望,饱餐一顿时,“桌子上那对鸡,一盘子肉,都未曾吃动。武行者且不用箸,双手扯来任意吃”,我们终于松了口气,跟着武松一起吃饱了。
  
这一次围绕吃肉发生的冲突,从故事情节而言,让武松在孔家庄见到了宋江,将故事的接力棒转移给了宋江,如果不是眼馋这一碗肉,宋江也就不能出来。从人物性格而言,武松的焦躁,孔亮的性急,都显露无遗。当然,这种冲突在文学意义上塑造了人物,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行,我们要和人礼貌相处,谦让为主。
  
加重口味:李逵吃鱼吃得精彩纷呈
  
胃口好也是好汉们的一个重要特征,否则的话,鲁智深怎么有力气拔起偌大一棵杨柳树,武松怎么能打死一只吊睛白额大虫,一身神力离不开好胃口。而好汉们不是大观园里的姐姐妹妹,吃东西不能那么斯文,因此《水浒》中人物吃东西犹如风卷残云,一扫而尽,动不动就是牛肉三两斤,鸡肉几大碗。
  不过,虽然是写粗犷饮食,也不乏细致描写,甚至重口味描写,例如李逵吃鱼,就吃得精彩纷呈,花样翻新。且说宋江认识了戴宗,然后又认识了李逵,三人甚为投机,于是去江边琵琶亭酒馆。吃了一阵,端上辣鱼汤,这宋江和戴宗吃得斯文,李逵却是如此:“也不使箸,便把手去碗里捞起鱼来,和骨头都嚼吃了”,好汉似乎连咀嚼功能都比常人要硬朗,居然连鱼骨头都不忌讳,这纯粹是重口味描写,看了让人冒冷汗,从而在吃的细节上表现好汉的豪爽硬气。而且食量也不是一般大,“便伸手去宋江碗里捞将过来吃了,又去戴宗碗里也捞过来吃了,滴滴点点淋一桌子汁水”。看到这里,我们似乎也被这几碗鱼给撑饱了。

2222.jpg

李逵
  

围绕着吃鱼,施耐庵大做文章,宋江不想吃腌鱼,要吃新鲜鱼,于是李逵去寻鱼,结果引出“浪里白条”张顺,两人陆地水里一顿好打,又结识一个人物,然后将江州的英雄都串起来了。吃一顿鱼,情节大步往前推,人物形象更丰满。可见李逵的这次吃鱼,不是白吃的,其实也是一种文学手法。

来源:广州日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11-22 09: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