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320|回复: 0

高校在服务“一带一路”和全球治理中要打造“五个高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2-21 20: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jpg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要打造教育共同体,大力推进教育领域的国际合作。高校建设是促进“一带一路”参与各国民心相通的重要方式和领域,能为各国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储备人才力量。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高校纷纷行动,走出国门,同“一带一路”参与国家和地区教育界、产业界等各方人士通力合作,共同谱写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蓝图。同时,中国高校强大的师资力量与多年高等教育建设积累出的办学经验,也为“一带一路”参与国家和地区建设教育共同体提供了大力支持和有益借鉴。

“一带一路”是以推动沿线各国和平发展为核心要务的倡议,坚定不移地秉持“一带一路”的发展理念,就能够在建设遇到瓶颈时给予理论帮助,在操作遇到困难时提出解决方法。事实正是如此。理论高地的建立,使得参与国家和地区之间的高校建设态势良好,教育资源之间的流动变得高效。在“一带一路”参与国家和地区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与沿线各国逐步疏通了教育合作交流政策性瓶颈,实现了学分互认、学位互授联授,逐步深化和拓展了各国在教育领域的合作交流,推进了高校间多层次、多领域务实合作的开展。同时,沿线国家和我国一流的教育资源得到了更高效高质的规划与建设,不仅探索建立了沿线各国教师专业发展标准,还使得我国外国语院校人才培养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基础教育多语种师资队伍建设与外语教育教学工作均得到有效推进。

要让“一带一路”成为人才培养的助推器,就要使优秀人才在岗位上能够及时流动。习近平主席在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演讲时提到:“要让人才和思想在‘一带一路’上流动起来。”但人才的流动不是简单的“出国”,而是要让一批出色的、有实力的中国优秀教师走出去,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让参与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学会学习知识、运用知识、改变理念,培养出当地急需的“一带一路”建设者。同时,也要引入其他国家和地区在教学领域有志于“一带一路”建设的教师们,积极探索、开展多种形式的境外合作办学,让学生在交流中得到充分的成长。

中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身体力行,人才高地的打造,使得“丝路桃李满天下”。“丝绸之路”留学推进计划、“丝绸之路”合作办学推进计划、“丝绸之路”师资培训推进计划以及“丝绸之路”人才联合培养推进计划,这四条“教育高速公路”共同筑起了“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的坚实支柱,为“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及地区源源不断地输送专项培养的领军人物和优秀技能人才。

在博鳌亚洲论坛的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隻会越开越大!”开放不是良莠不分,不是不加甄别的一刀切式引进,更不是大水漫灌式的盲目输出。开放,是拥抱世界,是热切欢迎文化交流,积极学习优秀品质,是在取长补短、互帮互助中走向共赢。

双边多边合作机制所带来的好成绩,更加印証了“一带一路”构建开放高地的重要性。中国教育培训中心和教育援外基地的建设,通过国家资助、社会融资、民间捐赠等渠道,教育援助格局得以不断扩大,教育共同发展的梦想得以实现。

2.jpg


高校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的一支主力军,在服务党和国家治国理政中肩负着重要职责和使命。高校深入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全球治理重大战略思想、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落实“四个服务”的必然要求,是履行办学职能的应有之义,也是加快自身发展的重要契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中,高校要更好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的贡献,就需要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整合校内外资源,打造“一带一路”和全球治理研究的理论高地、智库高地、人才高地、服务高地、开放高地。
  
一是问题导向,打造理论高地。近年来,高校掀起了“一带一路”建设和全球治理研究的热潮,众多专家学者对“一带一路”各方面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不少突破。但是,现有研究中还存在一些“盲区”“误区”,需要进一步理清思路、界定概念、梳理体系。高校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重大战略研究、国别区域研究和国际关系研究,深入探讨“一带一路”建设和全球治理方面的战略性、前瞻性和政策性问题,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创新作出贡献。
  
二是咨政辅政,打造智库高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情多样,可以多借助智库等机构力量为决策提供依据。高校要立足新时代、新特点、新变化,分析研判“一带一路”建设和全球治理中的重大问题,为国家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战略分析、发展评估、决策建议,拿出专业化、建设性、前瞻性、可操作的政策建议,为“一带一路”建设和全球治理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三是沟通民心,打造人才高地。当前,我国通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人文等方面情况的人才还比较匮乏。针对“走出去”,高校要提供政治、经济、法律、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宗教习俗等课程,着力发掘和培养一批深度了解沿线国家历史文化、政策法律、语言习俗并具备开展深度项目合作能力的专门人才;针对“引进来”,可通过设立“一带一路”国际留学项目,招收政治与国际关系、经济管理与国际合作、中国语言与文化等硕士专业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提供“一带一路”思路理念、规划设计、管理经验、案例模式等方面的培训,吸引更多外国学生来华深造,培养更多知华友华力量,为长期合作培育后续力量。
  
四是创新驱动,打造服务高地。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高校代表着创新的力量,要坚持科技创新驱动,以服务决策为中心,形成并充分发挥集成优势,重点围绕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纳米技术、量子计算机等领域开展多学科深度融合研究。要加强科技创新合作,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建联合实验室和研究中心、设立科研创新合作项目、推动科技人才交流,打造“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纽带。要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让科技创新成果能够更多造福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民众。
  
五是放眼世界,打造开放高地。“一带一路”建设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高校要秉持开放、包容、平等的原则,积极推动各国高校、研究机构、智库、企业等多方联合,通过共同举办国际论坛等方式,把“一带一路”建设和全球治理共商共建共享的思想理念和制度举措传播开去,凝聚共识。要搭建更多文化艺术、教育培训、卫生医疗等交流机制和平台,全面提升与沿线国家的人文合作交流水平,丰富民间交往渠道,展示中国文明、进步、开放的良好形象,争取民心、汇聚力量。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战略部署,须臾不可动摇。可以说,“‘一带一路’就是要再为高校建设这隻大鹏插上两隻翅膀,建设好了,大鹏就可以飞得更高、更远”。

根据 中国经济网等采编【版權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華發網官方立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11-14 22:5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