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风云激荡,价值引领是主流;发展气象万千,责任担当不能忘。
“我们再次举行高峰论坛,就是希望同各方一道,绘制精谨细腻的‘工笔画’,让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更好造福各国人民。”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的开幕辞中,国家主席习近平铿锵有力的话语,让国际社会再次感受到中国计利当计天下利的胸怀。
作为世界级的关键词,“一带一路”对于所有沿线国家而言,都有着它的发展任务和利益诉求,而造福于民,是让彼此手牵手、心连心的枢纽。
六年来,“一带一路”政策沟通不断强化,我国已与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及其核心理念被纳入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上合组织等重要国际机制成果文件——开拓新的合作空间,发掘新的合作潜力,在诸多宏大叙事的篇章中,总有让人心潮澎湃的鼓声响起。然而,时代的情怀总有其更细微的落脚,“一带一路”对于民生福祉的映照,更见于中国那含蓄却又深沉的表达方式。
事实,是最好的说明。
前几天,一群正在进行变压器总装工作的埃及年轻人出现在央视的银幕上,总装班班长艾哈迈德·贾迈勒对记者说:“中国合作方倾其所有,将所有掌握的技术都传授给我们,使我们最终真正能在埃及进行变压器的生产制造。”共建“一带一路”,从宣示到行动,中国并没有口惠而实不至,而是大方自信地把变压器相关核心技术与伙伴分享,让对方完成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关键升级。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在这群埃及年轻人身上,我们看到共建“一带一路”的成果丰硕,它正在为实现互利共赢注入强劲动能。
“我们本着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全面推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了新动力,为全球发展开辟了新空间。”习近平主席的这番话语,对共建“一带一路”的美好愿景有着清晰指出。在东非吉布提,当地人乘坐亚吉铁路列车前往埃塞俄比亚东部城市德雷达瓦,过去需要坐18个小时的公共汽车,现在4小时就能抵达。昨天和今天的“天壤之别”,正是共建“一带一路”所带来的真真切切的改变。现在,作为“一带一路”建设设施联通缩影的亚吉铁路,已经成为不少代表团的考察必选线路。在共建“一带一路”的“工笔画”之下,我们见证造福于民是国际合作的不变初心,更是福祉追求的最大坐标。
“一带一路”,描绘造福于民的美好图景。从哈萨克斯坦这个世界最大内陆国有了直通太平洋的“出海口”,到雅万高铁把印尼这个“千岛之国”的天堑变通途;从“一带一路”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到设立“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从全球规模最大的光热电站项目要落户阿联酋,到巴基斯坦卡西姆电站建设为当地解决数千的就业名额……发展的最终目的,是造福人民,共建“一带一路”,让沿线各国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利好一起享,从而书写出真正意义上的“凡益之道,与时偕行。”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为各国人民创造更多福祉,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意蕴深邃的话语,发人深思,更是催人奋进。让我们蓄积强劲动能、迎接美好前景,在共建“一带一路”这一前所未有的伟大历史机遇中,用努力和奋斗打造共同的美好未来。
高质量发展引领 看本届论坛成果清单“新”变化
“特别强调高质量,双、多边的合作非常明显。”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阮宗泽认为,从清单中中方打出的举措或发起的合作倡议以及签署的多双边合作文件来看,更加的立体化和多元化,是本届论坛成果的一大重要特点。
如在中方打出的举措或发起的合作倡议中,有《廉洁丝绸之路北京倡议》、“一带一路”绿色照明行动倡议,“一带一路”绿色高效制冷行动倡议等;在高峰论坛期间或前夕签署的多双边合作文件中,中国政府与赤道几内亚、利比里亚、卢森堡等国政府签署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与老挝、保加利亚、拉脱维亚、萨尔瓦多、巴拿马等国政府签署科学、技术和创新领域的合作协定,与以色列政府签署创新合作行动计划。
此外,还在高峰论坛框架下建立了多边合作平台,如中国与埃及、斯里兰卡、阿联酋等13个国家33个来自政府交通和海关等机构,重要港口企业、港务管理局和码头运营商的代表共同成立“海上丝绸之路”港口合作机制并发布《海丝港口合作宁波倡议》,中国财政部联合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洲开发银行、拉美开发银行等成立多边开发融资合作中心等。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义桅认为,清单里面特别强调创新、绿色、廉洁、可持续,以及数字化、能力建设等,充分体现了本届论坛一以贯之的“高质量”发展的特点。而随着“一带一路”到了提质增效的阶段,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其中,成果清单特别强调了“对接”二字,从最初的发展战略对接,到如今的规划对接,清单都将其逐一一细化,体现精耕细作。
此外,阮宗泽还提到,清单中的一系列成果显示“一带一路”更加重视民心相通,特别是民生领域。如中国政府将实施“一带一路”人员出入境便利安排、中国科学院宣布实施“一带一路”硕士生奖学金计划、中国科技部宣布实施“一带一路”创新人才交流项目,未来5年支持5000人次中国及其他“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人才开展创新交流合作、中国国家汉办举办“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青年学生“汉语桥”夏令营活动等,更具体也更务实。
精耕细作推动“一带一路”走深走实
下一步共建“一带一路”怎么走?结合清单内容与联合公报,阮宗泽认为,清单中的一系列具体项目让发展的方向更加明确,体现高标准、高质量的特点;而合作机制也会更加灵活和立体。“本届论坛参与人员,出席国家和国际组织从数量上和规模上都超过首届,说明大家看好一带一路合作的未来,大家愿意参与,以平等的话语权进行合作,形成了共识。”
王义桅进一步分析道,“一带一路”要想走实要走深,就要更接地气。清单中不少项目聚焦互联互通,而互联互通方面又特别关注一些民生项目,配备了更多投融资的举措。他认为多措并举会将“一带一路”引向实处。此外,随着论坛逐渐走向机制化,对推进“一带一路”平稳扎实地向前发展,取得更大的成果,将是非常重要的保障。
“要想走深走实,一定要强调高质量、高标准,当然还要因地制宜,不能一刀切。”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资深研究员丁一凡指出,对于“一带一路”下一步的走向,高标准、高质量是要求,也是目标,但也提示我们要创造条件来达到高标准、高质量,不能盲目搞一刀切。
他指出,清单中的一系列项目还提醒参与方要统筹协调好各方标准,如中国和合作国家、国际组织等的标准对接,形成一个新的高标准体系。“让更多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治理,让他们在共建过程中提升话语权。”
此外,还要通过定期的会议等长效机制,完善投资制度和信息建设,不断查漏补缺,将共建“一带一路”变得可持续,真正做到通过不断交流达到政策沟通、民心相通。
根据 新华网等采编【版權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華發網官方立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