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敦煌位于河西走廊的最西端,地处甘肃、青海、新疆三地交汇处,敦煌是丝绸之路的节点城市,以“敦煌石窟”、“敦煌壁画”闻名天下。茫茫戈壁,大漠黄沙,西北广阔浩渺的土地孕育了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7月19日,记者跟随“丝路人·丝路情——2019中外学者交流活动”媒体团来到了敦煌,并走访了首航节能熔盐塔式光热电站、敦煌博物馆等。敦煌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用科技点亮丝路,在黄沙大漠中开辟了一片未来城市的绿洲。
光热发电智慧储能 打造未来绿色城市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清洁能源也逐渐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在不破坏自然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经济进步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关键。而光热发电正是一种优秀的未来新能源。记者走访了敦煌首航节能熔盐塔式光热电站,看到了科技对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巨大助力。熔盐塔式发电利用地面的定日镜将太阳光能反射至熔盐吸热塔,熔盐吸热将光能转化为热能,从而可以被储存到储盐罐内达到收集能量的目的。依托扎实的研究与开发成果,首航节能投资建设了10MW塔式熔盐光热发电项目,已于2016年12月成功并网发电,积累了大量设计、制造、建设、调试运行经验,成为全球第三座、亚洲第一座实现24小时连续发电的项目,为光热行业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光热发电比传统发电有更大的优势。”首航节能企业总经理刘福国介绍道。“光热发电可以将电力储存起来,实现昼夜不间断发电。这样不会造成电力浪费。而风力、水力发电等都是即时发电,这样很多电能其实会流失掉。”
弘扬丝路精神 传承传统文化
记者在当天的采访中还参观了敦煌博物馆,敦煌博物馆成立于1979年,博物馆内设施齐全,功能完善,是弘扬敦煌文化和丝路历史的重要窗口。馆内按照从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吐蕃、五代、到宋、元、明、清的时间脉络设置了序厅和其他五个展厅,让人从历史的角度深入了解了敦煌的发展,真实再现了各个历史时期敦煌的经济、文化、政治发展情况,展现出了一副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多姿多彩的鸡首灶,边关士兵使用的铜弩机,温润的玉器,精致的牵陶俑,各种珍贵的佛经,雕刻塑像......一件件文物让人仿佛沿着历史长河溯源而上,往日人们生活生产的各种景象呈现在眼前,让人感到无比震撼。
历史和现代相交融,文化与科技同发展,敦煌作为“一带一路”的节点城市,不断践行着丝路精神,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不忘展望未来,积极发展科学技术。历史与未来在这座古城里交相辉映,人与自然在这里和谐共存。
除此之外,“‘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敦煌研究院加强与沿线国家人文交流和文物保护方面的合作,多次开展中亚考察项目,拓展与中亚国家的学术交流,并向沿线国家推广应用敦煌研究院文化遗产保护成套技术。”全国人大代表、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部部长苏伯民表示,除了开展吉尔吉斯斯坦纳伦州古代城堡遗址研究和保护项目前期调查,为阿富汗巴米扬省培养石窟保护、历史遗迹修复方面的专业人才之外,敦煌研究院还与俄罗斯国家博物馆、英国国家博物馆、匈牙利国家博物馆、威尼斯大学等签署合作备忘录,合作涉及遗产保护和研究项目、文化遗产管理、人才培养、基础设施建设等。
据介绍,2017年,敦煌研究院与吉尔吉斯斯坦文化、信息和旅游部历史文化遗迹保护调查局签署了合作备忘录,根据备忘录内容,双方将在签署备忘录后的5年,选择吉尔吉斯斯坦境内重要文化遗产,在考古调查与发掘、科学保护、数字化与展陈等方面进行合作,开展文化遗产领域学术交流和青年高水平专业人才培养,共同推进两国文化遗产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70多年来,敦煌研究院人才团队从当初的青黄不接到现在分工越来越细,保护研究领域更加深入,文物保护技术亦日渐成熟,已达国内先进和国际标准。”苏伯民说,“今年我们计划继续组织不同学科的专家前往相关国家开展考古发掘研究,发掘遗址文化价值,做好传承保护工作,同时揭示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文化方面的深层次联系,从文化角度加深中国和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密切联系。”他强调,“一带一路”给敦煌文化发展带来新机遇,而敦煌文化也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文化支撑。
丝绸之路东西横贯甘肃境内1600多公里,古往今来世界多种文明在此交汇融合,敦煌是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四大文化体系的交汇地。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就在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以“敦煌文化的当代价值”分论坛中提到“任何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要继承自己的传统文化,要不断吸纳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使多元文化兼容并蓄,并不断加以创新,才能使本国、本民族的文化不断得到发展;对于不同国家和民族来说,文化交流是长期的、和平的,并可增进各国人民的互相了解与互相信任,促进不同文明的和谐对话,共存共荣。”
敦煌文博会是目前“一带一路”建设中唯一以文化合作交流为主题的国家级平台喝国际化盛会。参加此次敦煌文博会的莫言说,敦煌文博会的Logo像是一个正在大步奔跑的人。而这个人应该是面向西方奔跑,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人在许多方面,尤其是艺术、技术、管理等方面,都在向西方学习,取得了大的成就。但是,换一个方向看,这个人又是向着东方奔跑。也就是说,不单单是中国人需要向西方学习,西方人也要向东方学习。“这也是丝绸之路之所以能够存在一千多年,并且沉寂了400多年之后,重新被发扬光大的原因。”他说,“在丝绸之路上,一切的交流都是双向的,这条横贯东西的丝绸之路,实际上也是一条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之路。”
而敦煌,被称作是“东方卢浮宫”的城市,作为丝绸之路上最具代表性的城市,成为了东西方文明交汇、互鉴的窗口。
经历了保护文物古迹、保护和延续古城的格局和风貌的阶段,敦煌的文化传承进入了新的阶段——发展和创新优秀历史文化传统。
正如莫言所说,保存好了现存的文明成果,让我们无愧先人,但如果仅仅只是一个保存者、保护者,而不去创造,那将愧对我们的后代,所以不仅需要文化保护,还需要文化创新。而文化交流的根本目的,也应归结到创新上来。只有交流才会产生进步,不仅是经济如此,文化也是一样。
习近平总书记为首届敦煌文博会发来贺信,深刻阐明“敦煌是历史上东西方文化交汇的重要枢纽”,深刻定义敦煌文博会是“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深刻指出敦煌文博会“加强文化交流,倡导文化平等,保护文化遗产,推动文化创新,加强文化合作”的重要使命。
国家文物局外事联络司副司长王金华表示:“作为延宕千年的中西方文化交流荟萃之所,敦煌理应延续历史文化传统,在新的历史机遇中承担起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责任。”
对于如今的敦煌来说,古城因“一带一路”焕发新活力,尘封在历史中的敦煌盛景愈发清晰可见,而这条连接东西方的“一带一路”正在成为它贯通历史与未来的桥梁。敦煌更被赋予了文化交流和文明对话的意义,正如敦煌文博会闭幕时发布的《敦煌宣言》所倡议的——坚持文化多样性、平等性、包容性。
鸣沙山中的绿洲月牙泉、荒凉的沙漠戈壁、西千佛洞中沉默的神佛、玄幻的雅丹“魔鬼城”、诗词歌赋中的玉门关和阳关、敦煌城中的瓜果与美酒、秋天时金黄色的胡杨林……数千年过去,敦煌的魅力依旧。如今,在众人的努力之下,曾经的“失落沙州”不再“失落”,而是熠熠生辉的““新敦煌”,敦煌文博会更是让敦煌再一次展现在世界大舞台的中央。随着文化旅游与信息科技融合,智慧城市和数字敦煌的建设,连接丝绸之路各国人民的,将是以数据金融、数据资本、大数据驱动的高科技产业模式,现代化文化交流模式,我们的脚下的这条驼铃古道,将是一条崭新的现代丝绸之路。
根据 中新网等采编【版權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華發網官方立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