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5日上午,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行,开幕式上,领导层强调中国将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一直以来,是央企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担纲领衔,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越来越多上市公司参与其中,如名家汇(300506)、恒华科技(300365)等通过引进央企投资来抓住“一带一路”带来的发展机遇。中银国际认为,随着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视以及进一步的战略部署,一带一路的影响在不断扩大,会对基建板块起到直接的助推作用。
数据显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上市公司数量持续增长,其中超过65%的上市公司表示未来三年将增加“一带一路”相关业务。从行业来看,能源、原材料及基建类等传统行业上市公司参与“一带一路”的数量居多,与此同时,一些新兴行业,如消费、信息技术及医药卫生类公司的参与比例有上升趋势。
从企业类型看,国有企业是“一带一路”业务初期的主力,各项非金融业务金额均站总金额六成以上,采购及工程合同金额达九成。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民营企业承建项目逐渐增多。今年以来,多家基建板块上市公司通过引进央企开拓“一带一路”市场,如名家汇、恒华科技等。
其中,名家汇引入的是中国新兴集团的战略投资。6月24日,名家汇实际控制人程宗玉与中国新兴集团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程宗玉拟将其持有的公司39,240,367股股份(2018年度权益分派方案实施后为74,556,697股)协议转让给中国新兴集团,占公司总股本的11.38%。 9月2日双方办理完成了股权过户登记手续,中国新兴集团正式成为名家汇第二大股东。
公开资料显示,名家汇的主营业务为照明工程业务及与之相关的照明工程设计、照明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合同能源管理业务,目前已形成“一核两翼”的发展战略,即以照明工程为核心,专注打造高端化、差异化城市光艺术作品,同时大力发展文旅夜游项目和基于智慧路灯为载体的智慧城市照明。而中国新兴集团是通用技术集团的全资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建筑地产和贸易物流等主营业务,在对外工程方面具有对外援助成套项目和对外援助物资项目总承包资格,长期肩负中国政府及军队对外援建的重任,并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累计完成国际工程承包营业额110亿美元,与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施国际产能合作项目。
天风证券认为,引入新兴集团战略投资,对名家汇而言在未来走出去将更有优势。中国新兴集团作为第二大股东入股,作为大型建筑企业,订单较为充足,央企背景叠加出色的军工、对外工程及物流方面优势,未来或将为公司带来优质订单,将进一步推动公司国内外业务拓展,公司实力有望提升。
恒华科技则是实控人将变更为国务院国资委。9月29日晚间,恒华科技披露公告,公司四名实控人在9月27日与中国交通建设集团子公司中国交通信息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交信息”)签署了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签署《合作协议》《股份转让协议》、《表决权放弃协议》及《股份质押担保合同》,公司实控人将变更为国务院国资委。
公开资料显示,恒华科技立足于电力行业,是一家能源互联网综合服务供应商,产品和服务主要面向电网公司、电力设计企业、地方电力公司、配售电公司、智慧园区以及用能企业等用户。根据公告,中交信息将充分调动自身及中交集团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其他有较大发展空间国家的当地优势资源,发挥中交信息及中交集团丰富的国际项目开发、执行经验,与公司进行对接,协助拓宽公司国际项目业务渠道,提升国际项目管理能力,并充分发挥中交信息及中交集团与各国际机构良好的合作关系和资源,为公司有效嫁接行业内国际优势资源,对标国际巨头,助力公司成为BIM领域国际化知名企业,智慧基建全生命周期技术的引领者,行业标准的重要参与者。
财通证券认为,未来“一带一路”带来的基建订单将给国内上市公司带来切实的业绩支撑,推荐关注在一带一路沿线的基建上游周期类公司、国内的基建龙头、布局国外项目的国际基建工程相关公司以及国际贸易加强将受益的港口、机场、铁路等相关行业。
从行业来看,能源、原材料及基建类等传统行业上市公司参与“一带一路”的数量居多,与此同时,一些新兴行业,如消费、信息技术及医药卫生类公司的参与比例有上升趋势。
从企业类型看,国有企业是“一带一路”业务初期的主力,各项非金融业务金额均站总金额六成以上,采购及工程合同金额达九成。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民营企业承建项目逐渐增多。
从资金来源看,上市公司参与“一带一路”项目的融资贷款主要来自境外商业银行,但来自中国国有商业银行金额有后来居上之势。数据显示,中国金融机构积极提升境外金融业务份额,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均有参与。
此外,投资资金流向揭示“一带一路”倡议未来或将影响和辐射至孟加拉国、老挝、埃及等更新兴、更广泛的市场。
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的基石,是国家最具活力的竞争元素之一。尽管中国证监会、沪深交易所等监管机构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大局,为上市公司提供了参与“一带一路”的优惠支持政策,但仍然有很多上市公司更愿意通过银行贷款等间接融资方式补充资金,并没有利用好资本市场这个大平台做大做强海外业务。
为何在涉及“一带一路”项目时,上市公司更倾向于运用银行等间接融资方式,而不是资本市场等直接融资方式?
记者采访的不少上市公司负责人给出了理由:由于目前国内资本市场融资的审批时间及程序较长,不少上市公司更倾向于运用银行贷款(包括双边贷款、银团)等间接融资方式。基于多年与银行的良好关系以及良好的信用记录,银行融资成本更低,贷款币种、加息与还款方式等操作更为灵活,融资落实时间也更快;若从境外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由于涉及到国际信用评级,发行费用与后期维护成本较高,不少上市公司暂未选择使用。
不过,资本市场等直接融资方式也有诸多方面的优势。比如,相比较银行等间接融资,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尤其是通过发行股份进行融资,有着不提高资产负债率,降低财务费用、募集资金大等优点。更何况,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已是国家层面推动的发展方向。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全国金融工作会议还指出,要把发展直接融资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这为新时代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指明了方向。
业内人士建议,为促进上市公司能更好地利用资本市场参与“一带一路”相关项目建设,监管层和上市公司均应不断发力。
一方面,证券交易所应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典型证券交易所形成合作机制,为不同股票市场上的跨国并购、重组提供平台,提供更好的投资、融资、并购重组配套服务;在A股市场设立“一带一路”专区,提供较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相关的上市公司群体,供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甄选、研究和投资参与;交易所应多举办“一带一路”直接融资专题培训,讲解最新的融资政策和监管风向,研究制定“一带一路”项目直接融资的支持政策,比如“绿色通道”加快审批进度、降低再融资条件等,更好地服务上市公司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另一方面,打铁还需自身硬。上市公司本身也应努力利用A股证券市场平台进行融资,要勇于、善于运用资本市场不断发力。上市公司应主动利用再融资、配股增发、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并购重组等多种工具做优做强,并加大信息披露力度,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实现公司快速发展。这不仅直接关系到上市公司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步伐,也有利于维护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根据 企业时报网等采编【版權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華發網官方立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