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 《新时代甘肃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打造文化制高点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实施六大文化工程,打造四大平台,力争到2025年,全省文化旅游综合收入达到90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人均文化旅游消费达到1300元以上,年均增长10%,成为推动甘肃省绿色发展崛起的首位产业和支柱产业。
《方案》明确指出,将甘肃省建设成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传承弘扬、创新利用的新高地,丝路精神和时代精神融合的新典范,服务共建“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的新样板。通过放大文化旅游业综合效应,打造“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核心区。
六大文化工程包括敦煌文化工程、长城文化工程、黄河文化工程、始祖文化工程、红色文化工程和民族民俗文化工程。将重点建成国家文物保护创新研究中心,打造“一带一路”文化遗产资源数据云平台,建设河西走廊国家遗产线路;开展长城抢救性保护行动,创建长城文化遗产保护创新平台,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创建国家黄河文化保护创新(兰州)中心,建设黄河文化展示和产业集聚区;创建始祖文化协同发展中心,打造“全球华人寻根祭祖圣地”文旅品牌;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开展民族民俗文化振兴行动。
四大平台主要有“一区一圈”文旅融合创新发展平台、“一会一节”国际交流合作平台、“一带一路”国际旅游枢纽平台和“一机一包”智慧旅游发展平台。今后几年,甘肃省将加快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打造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打造文化旅游融合品牌;拓展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空间,加快推动甘肃文化旅游品牌走出去;打造国际协同的丝绸之路文化旅游带,把过境流量转化为落地消费流量;加快推进“一部手机游甘肃”市场化运营,打造适应5G时代需要的市场运营端、游客体验端和政府管理端垂直细分平台。
为推动《方案》落地见效,甘肃省将争取把“一带一路”文化制高点建设规划、重点项目列入国家“十四五”文旅规划和西部大开发规划,把国家有关部委与甘肃省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向文化领域延展。全面落实支持文旅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促进产业要素向六大文化工程和文旅融合平台聚集。
自古以来,甘肃在我国西北地区具有“拱卫中原、护翼宁青、保疆援藏”的战略地位。如何形成支撑战略地位的经济腹地,始终是甘肃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一带一路”是甘肃发展的最大机遇,首要的是为扩大甘肃的经济腹地提供了重要动力,这也是甘肃融入“一带一路”的重大任务。
1.利用区位和通道优势拓展经济腹地具有现实性、迫切性。
甘肃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陆上丝绸之路近四分之一在甘肃,丝绸之路国内段近二分之一在甘肃。近年来,甘肃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取得重要进展。例如,2018年全年甘肃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进出口172.9亿元,增长18.6%;其中出口60.7亿元,增长52.8%。应该说,支撑甘肃转型发展的经济腹地正在逐步形成。
当前,甘肃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仍在于要素流量不足。例如,2018年,兰渝铁路全线货运能力利用率仅有65%左右;2017年,甘肃全省社会物流总额约1.36万亿元,占全国的0.54%。2018年,尽管甘肃对外贸易提升很快,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贸易额仅占我国的0.2%。“一带一路”甘肃段仍存在“有通道、缺流量”的状况,由此使甘肃的区位与通道优势难以充分转化为枢纽型经济发展的现实优势。因此,甘肃抓住“一带一路”的重大机遇,重在利用区位与通道优势拓展经济腹地。
甘肃能否在“一带一路”中形成“2+2”的经济腹地。
(1)第一个“2”:即“西北地区+西南地区”。2018年,西北五省区总人口约为1.03亿人,占全国的7.37%;GDP总量约为5.15万亿元,约占全国的5.7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为1.76万亿元,约占全国的4.62%。西南五省区总人口约为2.02亿人,占全国的14.48%;GDP总量约为9.52万亿元,约占全国的10.5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为3.89万亿元,约占全国的10.22%。
(2)第二个“2”:即“中亚国家+东盟国家”。2017年,中亚五国总人口约为0.71亿人,GDP约为0.27万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80万亿元);东盟10国总人口约为6.47亿人,GDP约为2.77万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8.73万亿元)。
(3)甘肃有条件依托战略枢纽形成内外联结的经济腹地。
一是甘肃地处欧亚大陆咽喉位置,是联系中亚、西亚的交通枢纽,随着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进程的加快,甘肃又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有效联结的十字路口。二是甘肃在西北地区“坐中联六”,具备联结西北、西南的省域综合交通网络,初步形成了兰州、天水、武威三大国际陆港,以及兰州、敦煌、嘉峪关三大国际空港的战略布局。三是甘肃拥有覆盖全省的国际交通物流基础设施体系,向西可以通达中亚、西亚、中东欧,向南可以通达我国西南、华南以及东盟诸国。
根据 甘肃日报等采编【版權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華發網官方立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