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更加积极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缅甸联邦政府日前成立了“‘一带一路’指导委员会”,国务资政昂山素季亲自担任委员会主席,第一副总统吴敏瑞担任副主席。该委员会成员包括缅甸内政部部长、边境事务部部长、国务资政部部长、宗教与文化部部长、政府办公室部部长、内比都委员会主任委员,仰光省、曼德勒省首席部长等27名政府要员。
缅甸外交部战略研究与培训司司长凯迪素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一带一路’指导委员会”的规格如此之高,体现了缅甸政府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响应和支持。她表示,正如国务资政昂山素季所说,从地缘上讲,中缅是邻居,中国对缅甸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国家。无论是巩发党政府时期,还是当前的民盟政府时期,得益于双方的共同努力,中缅之间总体上维持着较为友好的双边关系。
根据总统吴温敏正式签字的通告,“‘一带一路’指导委员会”具有以下职责:协调各政府机构落实缅甸与中国实施的“一带一路”合作项目;对“一带一路”合作项目给予意见指导;制定相关实施方案,并呈报联邦政府审批通过;及时向总统汇报有关“一带一路”项目所需磋商的事宜;组织专家团队对“一带一路”项目进行调研。
凯迪素表示,随着“‘一带一路’指导委员会”的成立,缅甸的舆情民意将更加得到重视,有助于推动中缅合作项目顺利实施。没有民意的支持,任何项目目前都难以在缅甸顺利推动。
谈及中缅关系,凯迪素表示,近年来,中缅保持着较高频度的政府间沟通,政党交流和民间沟通的力度也不断加强。在经济领域,中缅合作项目的透明度大幅提升,在缅中资企业与基层民众的互动越来越密切。可以说,中资企业在环保、民生等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表现越来越好,这得益于中国大使馆、在缅中资企业、民间团体组织的共同努力。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第二大经济体,中缅之间在体量上确实存在较大的不对等,虽然中国越来越强大,但在与缅甸这样的小国相处时始终坚持平等相待,这十分难得。
凯迪素表示,中缅两国人民习惯将两国关系描述为胞波友谊,胞波一词在缅语里指兄弟,表示我们一同长大,如同家人一般。缅甸人称中国及中国人为德佑,德佑的一层含义是指缅甸人与中国人外表相似。其实,很多缅甸人心目中并没有视中国人为外国人。中缅两国民众交往非常密切,现在即使在偏远的缅甸乡村都有很多中国商人的足迹。
前,中缅两国正在共建“一带一路”和中缅经济走廊,加快缅甸基础设施建设是双方合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合作过程中,中方根据缅甸国家发展规划和需要,继续发挥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领域的优势,积极支持缅甸推进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助力缅甸建成畅通、便捷、高效的基础设施网络,为缅甸经济腾飞提供强劲动力。
引航站竣工 提供高效安全引导服务
日前,缅甸仰光外海引航站竣工典礼暨移交仪式在仰光举行。仰光外海引航站项目是“一带一路”建设和中缅经济走廊建设的重要合作内容之一。引航站位于仰光河入海口西南外海约20海里处,主要作用是为船舶经仰光河入港提供引航服务。仰光港作为缅甸最大、最繁忙的港口,是缅甸进出口的主要门户,进出口的国际运输货物量连年增加。但仰光港外海水流湍急、风浪大,之前缅甸引航员都是在条件恶劣的危险情况下露天作业和生活。仰光外海引航站投入使用后,将为进出港口的各类船舶提供更安全高效的引航服务,大幅提升海上运输效率,并为缅甸引航员提供显著改善的安全与舒适的工作环境,确保外海作业安全,对缅甸的经济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随着缅甸对外开放、经济转型,国民经济得以迅速发展。仰光作为缅甸经济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聚集了缅甸最为繁忙的港口,在服务缅甸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缅甸交通与通信部部长吴丹辛貌表示,仰光外海引航站项目的建成,凝结了缅中两国人民的智慧与勤劳。他感谢为该项目作出巨大贡献的缅中各界人士及中国港湾公司。
燃气电站投产 解决城市供电燃眉之急
由于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后,缅甸长期面临缺电难题。随着近年来缅甸经济发展与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整个国家的电力缺口达到50%以上。针对当前电力供应存在的问题,缅甸政府大力发展电力产业,提出力争到2030年覆盖全国用电。中缅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合作与中缅电网联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构成了中缅经济走廊的骨架支撑。
可喜的是,由中国电建承建的缅甸皎喜燃气电站项目日前正式竣工。作为缅甸最大的内燃机发电项目,新落成的皎喜燃气电站位于曼德勒市南部皎喜镇区,距离市区约37公里,预计每年产出12.74亿千瓦时清洁电力,可解决270万缅甸民众的用电问题。
国务资政昂山素季在活动现场对皎喜燃气电站克服困难如期投产表示欣慰与赞赏,她指出,这座电站不仅将大大增加曼德勒地区的电力供给,富余的电力还能供给其他地区。缅甸电力与能源部部长吴温楷表示,皎喜燃气电站的高效建成与投产,再次印证了中国企业在帮助缅甸进行电力建设方面的雄厚实力和专业能力。在曼德勒用电高峰之际,皎喜燃气电站已作为主力电源已开始向曼德勒地区提供持续可靠的电力供应,有效解决了曼德勒人民用电紧缺的燃眉之急。
铺设交通网络 为经济发展打通脉络
设施联通是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和务实合作的“助推器”,也让这些国家的人民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参与感和获得感。目前,交通建设仍是制约缅甸自身经济及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缅甸基础设施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一带一路”建设通过发挥中国在基础交通建设方面的优势,协助缅甸不断推进铁路、公路、机场等基础交通建设,形成畅通、便捷、高效的基础设施网络,更好地为缅甸经济社会发展打通脉络。
在陆路交通方面,木姐-曼德勒铁路一直是中缅经济走廊建设的重要项目。2019年4月,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中国向缅甸运输和通讯部长吴丹辛貌递交了关于木姐-曼德勒铁路项目的可行性报告。随后,交通与通讯部、缅甸铁道局与中国中铁二院签署了备忘录,确认铁路工程勘测项目。
木姐与中国云南省接壤,是中缅两国之间最大的贸易口岸门户。曼德勒是缅甸的第二大城市,按照规划,木姐-曼德勒铁路全长约421公里,列车设计时速大约为160千米/小时,建成后,预计木姐-曼德勒铁路将成为中缅贸易的大动脉,两地间将实现最快3小时通达。
木姐-曼德勒铁路可行性调研的启动,引发缅甸各界的高度关注,《七日新闻》等多家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本土媒体均发文对此进行报道。近日,在内比都举行的民盟政府执政第三年工作成果发布会上,交通与运输部常务秘书吴温坎表示,缅甸铁路专家目前正在审查木姐-曼德勒铁路可行性报告,并就路线、桥梁、隧道和车站的确切位置做出认真决定,全部勘测项目工程预计将于今年结束。若完成与友好邻国接轨,木姐-曼德勒铁路将成为缅甸第一条国际铁路,并连接缅甸各地区的铁路,成为建设完整铁路交通网络的重要纽带。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3年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统称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理念,全方位推进务实合作,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一带一路”建设贯穿欧亚大陆,东连亚太经济圈,西通欧洲经济圈。“一带一路”建设致力于亚欧非大陆及附近海洋的互联互通,建立和加强沿线各国互联互通伙伴关系,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互联互通网络,实现沿线各国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的发展。“一带一路”建设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是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谊之路。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始于中国西北及西南地区,与中亚、欧洲、中东和俄罗斯及其他地区相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相辅相成,重点利用海上航线和中国沿海港口,通过南中国海和印度洋将中国与欧洲连接起来。“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发展并改善全球连通性的项目。该倡议的重点是建立起共同发展的网络,以便更有成效地促进贸易自由流动,并进一步整合国际市场。“一带一路”倡议主要致力于提高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高速公路、管道、铁路和电网,以及沿海伙伴国家的相关港口和物流升级。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互联互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实现互联互通,要以亚洲国家为重点方向,以交通基础设施为突破口,以共商、共建、共享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原则,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为指引,以打造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为合作目标。“一带一路”建设的互联互通项目将推动沿线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与耦合,发掘区域内市场的潜力,促进投资和消费,创造需求和就业,增进沿线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让各国人民相逢相知、互信互敬,共享和谐、安宁、富裕的生活。
中国是亚欧大家庭的一员,中国的发展与亚欧的整体发展密不可分,也为沿线各国分享中国发展红利提供了可观的机会。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得到沿线国家积极响应。中国政府已经提出建设“六大经济走廊”的构想。陆上依托国际大通道,以沿线中心城市为支撑,以重点经贸产业园区为合作平台,共同打造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中巴、孟中印缅六大国际经济合作走廊;海上以重点港口为节点,共同建设通畅安全高效的运输大通道。“经济走廊”的建设,通过投资道路、能源、电信等基础设施,创建一个区域间高效运行的交通体系,切实造福于沿线各国人民。
从古至今,孟加拉国、中国、印度和缅甸山水相连、文化相近、人缘相亲,当前又共同面临着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现代化任务。2013年12月,作为“一带一路”框架内的六个经济走廊之一,孟中印缅联合工作组第一次会议在中国昆明召开,确定了孟中印缅经济走廊联合研究计划,认为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是以交通干线和综合运输通道为发展主轴,以中国云南昆明、缅甸的曼德勒、孟加拉的达卡和印度的加尔各答等经济城市和港口为主要节点,连接覆盖中国云南省及西南地区、缅甸、孟加拉国和印度东部和东北部地区,全长跨越约2,800公里,承载着各方共同愿景,以实现促进次区域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国际区域经济带。孟中印缅经济走廊聚焦发展潜力巨大的中国、南亚和东南亚市场,充分整合一系列铁路、高速公路、航空公司、水路和电信网络等资源,其建设符合次区域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共同利益要求。
缅甸是“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国家,是连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纽带,使两者有效地融合与统一。2017年11月19日,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在缅甸内比都与缅甸国务资政兼外交部长昂山素季共同会见记者时表示,中方提议建设“人字型”中缅经济走廊,打造三端支撑、三足鼎立的大合作格局。中缅经济走廊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中必不可少的一环。缅甸基础设施落后,中缅“人字型”经济走廊建成,将把缅甸最贫穷的地区和最发达的地区连接起来,将重新整合缅甸的经济发展格局,推动缅甸的经济发展。缅甸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西部毗邻孟加拉湾,是中国能够进入印度洋的直接海上通道之一,北部同中国云南省接壤,是“一带一路”建设中陆地与海上走廊的重要连接点,拥有重要的地缘战略优势。缅甸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因此在能源供应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缅甸同中国在能源开发与利用方面具有良好的合作关系。缅甸在天然气和石油管道建设方面已经同中国展开了良好的合作。中缅天然气管道和石油管道分别于2013年7月、2017年5月开通并投入使用,从缅甸的皎漂港输往中国的云南、贵州、重庆等地。同时,中国在皎漂还进行了一系列的开发与投资,由中国中信集团牵头开发的皎漂经济特区项目,中缅双方已经签署了一系列的相关文件。
缅甸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国内的政治转型和和平进程中,中国给予了我们大量的支持和帮助。中国已经成为缅甸最主要投资国和最大贸易伙伴,两国经贸往来日益频繁。“一带一路”建设的具体实施进一步加深了中缅两国的交流与合作,进而促进了缅甸的经济发展,推动了缅甸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缅甸人民的生活条件和环境。相信在未来,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中缅两国的友好关系将进一步提升,两国的全方位合作将迈进一个新的台阶。
根据 光明网等采编【版權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華發網官方立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