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82|回复: 0

“一带一路”为世界经济添亮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5-23 07:30: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jpg


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计进出口2.76万亿元,增长0.9%。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对“一带一路”投资保持增长,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对52个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42亿美元,同比增长11.7%。

面对全球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积极开展抗疫合作与经贸往来,为全球战疫注入力量,为全球经济提振信心。

命运与共抗击疫情

据世界卫生组织对新冠肺炎疫情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累计确诊病例超过400万例。俄罗斯、土耳其、伊朗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确诊病例突破10万例,东南亚、中亚、中东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较为集中的地区疫情形势仍然严峻。

不久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同意大利总理孔特通电话时指出,中方愿同意方一道,为抗击疫情国际合作、打造“健康丝绸之路”作出贡献。此后,习近平主席在就新冠肺炎疫情致法国总统马克龙的慰问电中,首次表达了要与法方共同“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意愿。

“这一崭新倡议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内涵,也拓展了健康丝绸之路的范畴,将建设健康丝绸之路提升到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新高度。”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丝绸之路城市研究院院长刘志勤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

埃及外交事务委员会主任伊扎特·萨阿德曾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再次证明了人类命运休戚与共,以及打造“健康丝绸之路”的必要性。“一带一路”倡议为各国在公共卫生安全领域开展合作、交流和信息共享,携手打造“健康丝绸之路”指明方向。

“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各国的医疗卫生体系、经济社会运行都造成一定冲击,对各国短期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作用。由于疫情常态化、多变性、持续性等特征,各国防疫举措、经济政策都作出相应调整。”刘志勤说。

在疫情持续蔓延、全球经济下行的阴霾中,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抗疫,为全球抗疫增添一抹亮色。疫情发生以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互驰援,捐赠防疫、生活物资。中国向伊朗、伊拉克、塞尔维亚、柬埔寨、巴基斯坦、老挝等十余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派出医疗专家组,协助当地抗疫;多次组织国内医疗专家,通过视频会议与当地卫生医务人员进行防控经验交流。如今,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病毒检测、防疫物资、抗疫经验等方面的合作交流仍在继续。

卫生合作厚积薄发

美国《福布斯》双周刊网站发表文章称,新冠肺炎疫情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不断蔓延之际,这些国家的运输走廊、港口和物流枢纽正被用于向需要帮助的伙伴国提供医疗支持——中国称之为“健康丝绸之路”。在危急时刻,中国通过铁路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医疗设备,这一事实表明,这些互联互通网络将保持其基本功能:支持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间的联系。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打造“健康丝绸之路”,是推动全球合作战疫的应时之举,也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公共卫生合作厚积薄发的体现。

近年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的公共卫生合作已见成效。“中国—中东欧国家卫生部长论坛”“中阿卫生合作论坛”“健康丝绸之路建设暨中国—东盟卫生合作论坛”等系列卫生合作论坛已具备一定规模,成为多国卫生领域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中国与中东欧、东盟、阿盟等国家和地区的卫生部、医学院等部门积极开展医疗人才培养、公共卫生服务、传统医药等方面的合作;此外,中国在许多沿线国家投资当地医疗卫生企业、设立医疗卫生相关培训学校、建设妇幼医院等相关基础设施。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特别重视对当地工作人员的技能培训,当地医务相关工作人员素质的提高推动当地医疗水平和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刘志勤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这些相关举措都体现出成效。中国在一些国家开展的妇幼医院等医疗项目建设,可能成为其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参考借鉴的样板项目。

刘志勤认为:“中国防疫举措为世界提供了一本科学操作参考书。疫情发生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的医疗卫生建设、基础民生项目建设、医疗健康相关经贸合作,对加强各国互联互通、缓解经济下行压力起着重要积极作用。”

项目建设继续推进

巴基斯坦《每日时报》日前刊登社论称,中巴经济走廊第二阶段建设持续推进,4万名巴基斯坦工人和7000名中国工人在各建设项目上尽职尽责。所有项目都没因疫情暂停,而是在继续建设中。

防疫期间,作为联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的重要物流线,中欧班列的重要作用再次凸显。

据英国《泰晤士报》网站报道,疫情发生后,全球检疫措施对铁路运输的影响远远小于海运。从中国陕西西安到土耳其马尔马拉海沿岸城市伊兹米特,中欧班列货运列车只需12天就能走完4000英里(约合6437公里),运输时间比海运缩短了近一半。这条铁路线是北京“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动脉,是从中国到欧洲和中东铁路和公路的巨大延伸。

刘志勤认为,在疫情蔓延过程中,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项目建设方面,力求做到保稳定、保畅通、保信心、保质量,这对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项目建设是一个重要举措。中国在柬埔寨、埃塞俄比亚等国的合作项目正有条不紊地进行,就是例子。

坦桑尼亚中国研究中心主任莫西曾表示,疫情带来的影响是短期的,一些港口、铁路等大型基建项目在短时间暂停后将会继续实施,从而促进经济复苏,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哈萨克斯坦“一带一路”专家俱乐部成员阿依达尔·阿姆列巴耶夫说,中欧班列恢复运行是让中亚国家高兴的好消息。他相信,经过疫情考验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将更加完善。

“中国有效控制疫情的经验以及支援全球抗疫的行动,进一步证明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刘志勤分析指出,这也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传达出两点清晰信号:第一,中国是有大国担当的国家,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是可靠、可持续、可信赖的;第二,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强多领域合作,有利于沿线国家共同发展,也对推动经济全球化起着促进作用。本报记者 高 乔

此外,中国社会科学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近日共同发布《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形势报告(2020)》。报告以地区为单位,对2019年几个大国(美国、日本、俄罗斯)及各地区的经济、政治、社会、外交领域形势,以及重大事件和风险进行了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对2020年全球世界格局发展趋势进行预判。

报告指出,2019年世界经济增速下滑,国际贸易负增长,世界经济中蕴藏的风险上升。国际政治中大国竞争明显,全球武装冲突数量减少,但是地区局部战争不断,国际安全战略稳定性下降。全球治理进展缓慢,而北美、亚洲、非洲和拉美地区的区域合作取得一定进展,“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模式扎实推进。2020年,全球形势和世界格局将表现出八大趋势:全球经济进入超低利率时代、全球治理进展缓慢、区域和双边合作快速推进、国际战略和安全领域的东西方割裂趋势加剧、各国在网络空间的角力更加凸显、科技竞争更加激烈、核扩散风险上升、极端主义行为呈国际化趋势。

世界经济在贸易冲突中陷入低迷整体增速大幅放缓

报告指出:世界经济增速大幅放缓。世界经济经历长达6年的增速下降后,于2017年实现了强劲增速回升,2018年增速轻微回落,2019年增速则大幅度下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显示,2019年世界GDP增长率按购买力平价(PPP)计算约为2.9%,比2018年下降0.7个百分点。世界各主要经济体GDP增速均普遍下降。其中,发达经济体GDP增速从2018年的2.2%下降至2019年的1.7%;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GDP增速从2018年的4.5%下降至2019年的3.7%。经济增速下降伴随着通货膨胀率的下降。

低增长和低通胀是总需求不足和经济低迷的典型特征。尽管世界经济增速和总需求增速明显下降,但是主要经济体并没有出现大规模失业或者失业率明显上升的现象。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经济体失业率均处于21世纪以来最低水平。主要新兴经济体的劳动力市场也相对稳定,只有部分经济形势严重恶化的新兴经济体出现了失业率上升现象。全球主要经济体失业率处于低位的现象,表明这一轮世界经济下行还没有造成严重的衰退。

为了应对经济下行,各主要经济体纷纷实行货币宽松政策。2019年8月1日,美联储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降低0.25个百分点,结束自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的加息行为,并开始新一轮降息。此后,美联储分别于2019年9月19日和10月31日再次降息,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下调至1.5%~1.75%的区间。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分别于2014年和2016年进入负利率环境,在还没有退出宽松货币政策的情况下,又需要实行新一轮宽松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欧洲央行于2019年9月18日将作为基准利率之一的央行存款便利利率从-0.4%下调至-0.5%,并从11月1日起以每月200亿欧元的规模重新启动资产购买计划。日本央行2019年继续维持负利率和量化宽松政策。在低利率和负利率的环境下,进一步刺激经济的政策空间已经非常有限。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和南非等主要新兴市场经济体也在2019年纷纷下调了官方利率,全球形成了货币宽松态势。

全球合作总体进展缓慢最大亮点来自“一带一路”

报告认为,全球治理进展缓慢。一年来,全球热点问题此起彼伏,社会骚乱持续蔓延,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盛行,全球化进程面临的挑战日益加大。为此,国际社会积极寻求全球性挑战的应对之道。

在区域合作中,欧洲一体化虽然面临阻碍,但是北美、亚洲、非洲和拉美的区域合作均取得进展。在欧洲地区,英国“脱欧”给欧洲一体化带来巨大冲击。一方面,英国“脱欧”彰显出欧洲主要大国在理念上对于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分歧已难以弥合,并由此大大增加了彼此之间政策协调的难度;另一方面,英国“脱欧”后,欧盟难以出台新的一体化政策和规划,也难以引导各成员采取更加有效的一体化行动。欧洲一体化进程因此面临欧盟成立以来最为严峻的挑战。在北美地区,2019年12月10日,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代表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正式签署新版地区贸易协定——《美墨加协定》(USMCA)。相对于《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美墨加协定》一体化程度更高,但其排他性也更高。在亚太地区,2019年11月4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第三次领导人会议宣布,15个RCEP成员国已结束全部20个章节的文本谈判以及实质上所有的市场准入问题的谈判,并计划在2020年签署协定。在非洲地区,一体化进程迎来新的机遇。2019年5月30日,《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协议》(AfCFTA)因批准国数量达到要求而正式生效,并于7月7日正式实施。

国际合作中最大的亮点来自“一带一路”倡议的扎实推进。在政策沟通方面,“一带一路”合作伙伴不断增加,合作基础不断巩固,合作环境不断优化。2019年4月,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行,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方签署涉及贸易、交通、税收、审计、科技、文化、智库、媒体等领域的双边和多边合作文件总计100余项。

中国积极主动外交塑造起到关键作用

亚太地区虽然存在逆全球化和逆地区一体化的现象,但这对于中国发展也存在机遇。首先,美国和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化进程受挫,可以为中国道路和多元发展模式的生存与发展提升空间,中国参与全球和地区治理、发挥大国作用的合法性与机会也将增加。国际社会的话语权和发展模式将不再是西方道路独大,这为中国等新兴大国打破原有束缚,按照自身发展模式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并影响周边国家提供了空间。

而地区多边一体化的受挫,也为中国构造创新性的地区合作模式提供了可能性。其次,美国逆全球化的趋势,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中国缓解对美国主导的经济体系的过度依赖,并将更多注意力和经营重点集中在能够发挥自身优势的周边地区。再次,“美国至上”的孤立主义单边主义回潮有助于加强中国与本地区的合作,提升影响力。最后,逆全球化还带来了西方阵营内部的冲突与矛盾,这将缓解中国发展的外部困境。全球化进程受挫和西方对外政策的内部掣肘,将降低美国主导的西方体系对中国的压力,提高中国的国际话语权。

根据中新网等采编【版權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華發網官方立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3-29 00:1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