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推动“一带一路”国家文化交流,提升中国学术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早在第24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期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发起,来自世界29个国家和地区的92家出版商、学术机构和专业团体共同成立“一带一路”学术出版联盟。
当时,作为发起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社长李永强介绍了联盟的基本情况。“一带一路”学术出版联盟是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教育部的指导下,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发起,多个国家的学术和出版机构参与的学术出版合作组织。联盟以“传播优秀文化、弘扬丝路文明”为宗旨,致力于搭建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合作平台,积极促进成员间作者、翻译、营销、版权信息、教育培训等资源共享。截至目前,包括中国、印度、蒙古、埃及、黎巴嫩、波兰、尼泊尔、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在内的29个国家和地区,共计92家出版商、学术机构和专业团体积极加入联盟。作为开放式组织,未来,联盟期待着各国更多有志于文化交流、出版合作的高校、科研院所、文化机构、出版企业加入。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崔玉英指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的提出,让国际学术交流合作站在了新的起点上,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的交流格局正在形成。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发起设立“一带一路”学术出版联盟恰逢其时,是对“一带一路”重大倡议的积极响应和贯彻落实,是各国学术发展繁荣历史机遇期的准确把握,是中国和国际学术、教育和出版机构的共同心声,对于弘扬各国优秀文化、扩大人文交流具有重要意义,也必将增进世界各国和人民政治互信、实现民心相通注入持久的生命力。她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坚持价值引领,打造学术精品;二是开展互利合作,实现共享共赢;三是秉持包容互鉴,发挥纽带作用。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吴尚之在讲话中强调,要求联盟在未来的工作中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健全的工作机制,尽快完善联盟职能和定位,以推动联盟早日取得实质性成果。二是聚焦关键领域。围绕“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问题共同攻关,将“一带一路”的政策措施、合作模式、共赢发展等成功案例,分析总结,提炼经验。三是提升合作水平。各出版机构既要加强学术出版版权领域的合作,也要发挥联盟优势,共同策划、共同推出一批重点选题,在各国出版,形成品牌效应。在推出学术出版的同时,还要聚智聚力,汇聚各国学术出版专家学者的力量,将联盟建设成为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新型智库。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在致辞中说,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人民大学积极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在智库建设、相关国家研究、师生互访、学术出版等领域与相关国家高等学校与研究机构不断拓展合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国家中积极开展合作,颇见成效,与21个“一带一路”国家的53家出版机构签署了510项版权协议,举办了多场高规格的图书出版活动。本次由人大出版社发起成立的“一带一路”学术出版联盟,将携手“一带一路”学术出版“朋友圈”,围绕“一带一路”文化建设,推动各国学术出版机构交流合作,推动“一带一路”国家文化互通与繁荣。
如果说“一带一路”是当今推动人类社会共同发展的重要抓手、中华民族对人类贡献出的有价值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那么中国学者就应以“一带一路”为研究主题,引领世界各国同行,为人类贡献出有价值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
自“一带一路”倡议于2013年问世以来,其建设蓝图得到富有成效的实施,有关“一带一路”学术研究成果产出也格外耀眼。截至2019年末这六年间,全球公开发表或出版的中英文学术论文和著作总量达10万多篇/部,其中中文成果8万多篇/部,英文成果2万多篇/部。这2万多篇/部英文学术成果的作者,有中国学者,也有对“一带一路”持客观、中立、理解和支持态度的来自多个不同国家的非华裔作者,但英文学术成果产出中也有一些对“一带一路”的误读、偏见。另外,虽然8万多篇/部中文研究成果质量参差不齐或者有一定的重复或叠加,但是大多数成果质量可观。如果能通过外文翻译,以专业化和国际化的表述在国际权威平台发表和出版,向全世界提供中国学术群体对“一带一路”全面、深度、细致和系统的认知和解读,不仅能为“一带一路”的民心相通打下坚实基础,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保障,也能为已有知识体系的充实、扩展和更新作出独特贡献。
扩大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的认知
我国“一带一路”研究中文成果产出有余,外文成果产出不足可能源于以下几种原因。
满足国内需求第一,满足国际需求次之。因为“一带一路”倡议在问世初期对国人来说既重要又陌生,面对国内受众用中文发表或出版“一带一路”学术研究成果也就成为急需。然而,“一带一路”已经走过了七年的历程,国内各行各业都已经对“一带一路”很认可。随着“一带一路”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国际层面的机遇和挑战,当前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认知理解的需求已成为最紧要的需求。然而满足国内需求的学界惯性似乎仍未被打破,中国“一带一路”研究从满足国内需求向满足国际需求的整体性转向仍有待开展。总体来讲,国内绝大多数致力于“一带一路”研究的个人、群体和机构学术性外文水平有待提高、国际学术交往机会不多、全球胜任力不足,不能满足于“一带一路”建设的需求。另外,学界对国际发表和出版的渠道与程序不熟悉,国际发表或出版的途径不畅,许多高质量的思想理论和研究发现未能及时直接用外文推出,或用中外文同时推出。这极大地制约了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的认知,限制了“一带一路”的国际传播力。
如果说“一带一路”是当今推动人类社会共同发展的重要抓手、中华民族对人类贡献出的有价值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那么中国学者就应以“一带一路”为研究主题,引领世界各国同行,为人类贡献出有价值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这是每一个中国学者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以上原因虽然并未集中体现在某些个人、团队或研究机构,而是散见在不同的学者群或研究机构;但是,这些现象汇总在一起,则是当今我国“一带一路”学术研究国际化成果不足的主要原因。
学术成果国际化势在必行
真正意义上的“一带一路”研究专家、团队和智库必须是国际性的。这是因为,“一带一路”是中国向世界贡献的中国方案,充满中国智慧,但是“一带一路”本身具有全球性,即具有全球视野和全球关怀。因此,中国“一带一路”学术研究成果面向全球发表和出版发行迫在眉睫。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多年来引导着全球范围内的“一带一路”建设。研究“一带一路”的中国学者的学术成果要走出国门,高质量建设“一带一路”。
国内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与了解已较为全面,但中国学者不能满足于仅仅用中文、仅限在国内发表或出版“一带一路”研究成果。中国学者和智库专家有责任和信心说服国际社会接纳“一带一路”倡议,并引导其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为“一带一路”保驾护航。
推动“一带一路”学术成果的国际化进程,首先要实施“一带一路”研究成果外译工程。建议有关部门在资助中华学术名著外译工程之余,尽快设立、推动和支持我国“一带一路”学术研究中文成果外译工程。一方面,从理论层面向全球研究“一带一路”的学界呈现中国的理论研究成果,为21世纪的世界中国学、全球学和全球化研究体系的建设和更新,以及世界主流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的更新换代作出应有的贡献。另一方面,深化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建设的认知,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其次,要实施国外“一带一路”研究成果汉译工程。要主动梳理英文首发的2万多篇/部学术成果以及其他外文首发的“一带一路”学术成果,精选其中的代表作翻译成中文,作为政府部门内参或公开学术资料使用。这对我国学术界有针对性地深化“一带一路”研究、构建“一带一路”相关理论、产出满足国际受众需求的学术成果大有裨益。
最后,要实施中国“一带一路”研究成果国际产出培训班。要积极与国外相关学术刊物主编和出版社合作,在各个重要省市举办工作坊,主要面向国内拥有“一带一路”研究高质量中文成果的学者和研究团队论文中译外的翻译、国际发表和著作出版领域。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学术成果走出国门、走出汉语圈,与全球范围内的“一带一路”学术研究实现成功交流与合作。
根据 中国社会科学网等采编【版權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華發網官方立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