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65|回复: 0

把绿色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底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0-29 00: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jpg


“十三五”期间,“一带一路”建设从总体布局的“大写意”,步入精谨细腻的“工笔画”阶段,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支持和认同。截至目前,中国已同138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共同开展了超过2000个合作项目。务实合作不断深化,共同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沿着高质量发展方向不断前进。

合作走深走实

数据显示,2016-2019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进出口总额达4.6万亿美元,占外贸比重提升至29.4%;直接投资721亿美元,占比提升至13.7%。中国着力做优做精重大项目,一批综合效益好、带动作用强的项目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落地生根,促进了互联互通和当地经济发展,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水平不断提高,产业聚集效应和辐射作用明显增强。

商务部研究院“一带一路”经贸合作研究所所长祁欣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7年来取得一系列开创性、引领性、机制性成果。特别是“十三五”期间,中国成功举办了两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国际社会掀起“一带一路”热潮,凝聚了世界各国开放发展、合作共赢的心声。中国不断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深化经贸合作,提升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水平,持续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关键词。

商务部研究院对外投资合作研究所副研究员王是业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十三五”期间,中国与沿线国家的投资、贸易、互联互通、产能合作进一步加强,推动与相关国家开展沿线的第三方市场开发;中国与沿线各国的经贸关系得到深入发展,政策协调不断深化,人文交流持续加强,为构建“一带一路”命运共同体奠定了良好基础。

“特别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重挫全球经济发展,国际贸易、投资活动萎缩,抗击疫情让各国人民真切感受到全人类命运与共的现实性和紧迫性。共建‘一带一路’成绩抢眼,充分表明了中国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合作抗疫、共克难关、恢复经济发展的信心和决心。”祁欣说。

贡献中国智慧

受访专家一致认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内涵不断深化,外延更加扩展,呼应了各国对全方位、宽领域、创新性、持续性拓展合作的需求。

在王是业看来,首先,“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顺应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大势,有助于解决全球发展不平衡的突出问题,推动发展中国家的紧密合作,对深化区域合作、实现均衡可持续发展、加强国家间的理解、推动世界和平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本身就是中国智慧的体现。

其次,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作为全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积极分享自身经济增长和转型的经验,推动了沿线国家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例如,基础设施缺位掣肘发展中国家国内发展和对外交流,中国倡导重点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合作,运用自身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积累的能力,创新合作方式,推动沿线补足基建短板。中国还与沿线国家开展产能合作,特别是加强在能源、建材、装备制造等领域的合作,夯实沿线国家的发展基础。

最后,高度重视政策协调,通过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商签合作协议等方式与相关国家沟通发展理念,对接发展战略,寻求合作机遇。这种平等协商的模式与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发展秩序完全不同,发展中国家自主发展权利和诉求受到充分尊重,互利共赢得到切实落实。

祁欣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始终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努力实现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目标,打造合作之路、健康之路、复苏之路、增长之路,破解当前全球性发展难题,消除贫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让相关国家人民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推动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我国历来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重视生态环境治理。特别是我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始终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着力深化环保合作,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倡导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努力打造绿色丝绸之路。

综观“一带一路”参与国的情况,不少国家和地区都面临较为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在共建“一带一路”进程中,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并采取务实举措加以推进,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题中应有之义。下一步,“一带一路”参与国需进一步坚持环境友好的发展方向,把绿色作为发展底色,努力将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理念全面融入经贸合作,形成生态环境保护与经贸合作相辅相成的发展格局。

广泛传播绿色发展理念。要积极倡导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加强“一带一路”参与国政府间的政策沟通,通过提高政策透明度增进了解与互信,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方面形成共识;加强各参与国科研机构间的交流,就绿色发展模式、相关技术标准、质量标准等进行充分研讨,共同制定推进区域合作的绿色发展规划和措施,协商解决“一带一路”建设进程中的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广泛开展各参与国间的文化交流、旅游合作、志愿者服务等,分享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为进一步合作打下坚实基础。

分类建设国际合作机制。“一带一路”各参与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均衡,其生态环境保护理念也存在差异。但也要看到,“一带一路”各参与国在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技术和相关产业等方面各有所长。这就需要对不同区域、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合作需求和不同合作基础的国家制定各具特色的、有针对性的双边、三方或多边合作机制,共同塑造更加平衡和更加优化的合作发展格局,逐步形成生态环境问题共商、生态技术服务共享的多赢局面,推动生态安全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引进基础设施建设的环保标准。基础设施是制约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瓶颈,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关键领域和核心内容。应将构建全方位、复合型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优先方向,努力推动高质量、可靠、抗风险、可持续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要继续充分考虑环境因素,不断引入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绿色能源等行业的国际环保标准,提升低碳化水平,既保证经济效益,也把对环境、社会可能造成的直接风险、间接风险降到最低,有助于各参与国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在关键道路、口岸基础设施、航空基础设施、管道网线等重点工程的建设中,应着力规避风险、降低风险,把握好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

推动建立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一带一路”参与国生态环境要素差异较大,不少国家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基础比较薄弱。因此,我国在推进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可以优先考虑在减排潜力大的地区和领域开展合作,从采购、生产、包装、流通、消费和循环利用等各个环节加强绿色供应链国际合作,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建立,以点带面、逐步推广;将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和绿色企业的发展有机结合,发挥核心企业的龙头作用,放大生态环境保护的示范效果,促进供应链体系企业之间的合作,提高全链条上每个企业的环保意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向广度、深度发展。

积极发展绿色金融。加大对生态环保企业的资金支持,减轻生态环保企业的经济负担,为相关企业提供多元化和可持续的投融资支持,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开展绿色金融服务的重要措施。需开展对“一带一路”参与国绿色环保项目的投融资需求研究,制定相应的绿色投融资指南,探索绿色投融资的管理标准、认定程序和方法。对于加大环保生产技术投入、积极转变粗放生产方式的企业,可考虑放宽金融信贷条件,在融资额度和贷款利率等方面给予优惠,保障绿色投融资精准对接,促进资金投入向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聚焦。

大力构建绿色能源体系。“一带一路”各参与国应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保障能源安全,发展可负担、可再生、清洁和可持续的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促进各参与国能源转型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国作为世界新能源生产和应用大国,应将自身的产业优势与各参与国构建新能源体系的需求相结合,积极推动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投资,加强能源资源深加工技术合作,推进能源资源就地就近加工转化,形成能源资源合作上下游一体化产业链,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提供可靠的保障。

充分发挥民间力量的作用。在生态环境保护合作中,以民营企业、民间机构、民间组织为主体的民间力量不可或缺。加强各国民间力量之间的多领域沟通交流,充分发挥民间力量的桥梁纽带作用,对推动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目前,我国已与“一带一路”参与国中的很多国家,共同开展了诸如公益慈善活动、论坛、展会等多种形式的民间交往,促进了沿线国家人民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关注,推动形成绿色发展共识。今后,应进一步扩大各国民间力量在“一带一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参与度,形成各界力量携手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局面。

绿色“一带一路”抓住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存关切焦点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建设美丽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面对生态环境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随着全球生态环境挑战日益严峻,良好生态环境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点和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绿色发展成为各国共同的关切和追求的目标。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许多国家拥有复杂的地理条件,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压力很大,必须加快推动绿色发展。中国通过绿色“一带一路”倡议,将循环经济、节能减排、能源清洁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开发、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内容纳入“一带一路”合作,使“一带一路”建设融入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事业,不仅为世界搭建了互利共赢的发展新平台,更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占据了道义制高点。

绿色承载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绿色“一带一路”蕴含着各国相互合作的交汇点。从新型大国关系到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从“一带一路”倡议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一直积极而富有诚意地探索并完善包容并蓄的处世之道。通过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以环境领域切入,找到各国的生存关切,保护共有的地球家园,辐射并加强更多领域合作。

总之,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背景下,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更多的绿色公共产品,实现高质量的绿色发展,有助于“一带一路”建设顺利实施。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落实2017年环境保护部、外交部、发展改革委、商务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意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深入对接,努力将绿色发展的成果经验带到沿线国家发展事业之中,搭建起全球共同的发展价值,积极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绿色“一带一路”把准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和谐共生脉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应该坚持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理念,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对自然心存敬畏,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共同保护不可替代的地球家园,共同医治生态环境的累累伤痕,共同营造和谐宜居的人类家园,让自然生态休养生息,让人人都享有绿水青山。这鲜明地指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蕴含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和主张。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着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倡导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存生活方式,引领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推动形成了包括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等。我们将自身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理念和实践成果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绘制好“一带一路”的“工笔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走绿色发展之路,将中国绿色发展理念和成功实践融入“一带一路”,将美丽中国建设融入清洁美丽世界建设,将中国绿色发展机遇同世界各国分享,推动形成以绿色发展为纽带的和谐共生人类命运共同体。这必将推动全人类以绿色为纽带,构筑起和谐共生的命运共同体。

绿色“一带一路”提供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包容发展平台

绿色“一带一路”以包容性发展为核心理念,具有更强的国际示范作用。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以开放为导向,不打地缘博弈小算盘,不搞封闭排他小圈子,提倡的是求同存异、兼容并蓄,致力于打造不同文明共融的利益共同体,充分体现了开放合作、平等协商、共同发展和互利共赢的包容性发展精神。

依托绿色“一带一路”倡议,中国正在探索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绿色治理体系,为当今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的沿线大多数国家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老路,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也要通过推动中国发展给世界创造更多机遇,通过深化自身实践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并同世界各国分享。“一带一路”沿线后发国家当前面临先发国家一度经历的十字路口,处于求发展与求生态的历史转型期。而中国以“一带一路”为纽带,为沿线后发国家带去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鱼与熊掌可兼得”的可行治理路径和包容发展平台。绿色“一带一路”作为基于中国的实践探索而分享给沿线国家的一种全新发展路径,这无疑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重要的意义,必将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注入动力、提供支撑。

绿色“一带一路”描绘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治理模式愿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内在要求,彰显了同舟共济、权责共担的命运共同体意识,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案。这深刻阐明了“一带一路”与全球治理的重要关系,为“一带一路”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引之下推动完善全球治理指明了方向。这次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全球治理体系的一次大考,需要各个国家携手同心、加强合作。“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提供给世界作为解决全球治理问题的公共产品,是以中国自身的发展实践经验为蓝本,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倡导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坚持合作共赢、互利互惠。

“一带一路”从倡议走向实践、从愿景变为行动,正通过采取一系列务实的绿色行动,逐渐显现出积极的成效、广阔的前景,孕育出实实在在的国际合作,开辟了我国参与引领全球开放合作的新境界。借助绿色“一带一路”平台,中国将生态文明意识带到沿线国家和地区;借助绿色“一带一路”平台,中国通过推动并引导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承担更多的绿色发展责任,带动当地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借助绿色“一带一路”平台,吸引沿线的政府、企业、社团、民众等不同主体,学习借鉴中国绿色治理行动,探索当地因地制宜绿色发展路径;借助绿色“一带一路”平台,推动构建新型的国际关系,推动建立更具代表性、包容性、开放性和公正性的全球治理体系。

过去几年的成功实践证明,绿色“一带一路”是完善全球治理体系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是解决当今世界难题的“中国钥匙”,成为中国实际参与全球治理、改革全球治理体系的重要路径,成为推动全球发展合作的机制化平台。

根据 新华社等采编【版權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華發網官方立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4-24 07: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