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西咸新区管委会和西安外国语大学合作共建的“一带一路”语言服务中心12月29日揭牌成立。西咸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刘优军,西安外国语大学副校长王启龙、党争胜出席签约仪式。
根据协议,双方将以“一带一路”语言服务中心为依托,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支持西咸新区管委会举办国际会议和项目推介会等,协助开展重大涉外活动、涉外培训任务、重要外事出访与接待、重点项目对接洽谈、新区涉外宣传、新区多语种标识等相关工作,为进一步提升西咸新区对外开放格局提供多语种服务保障。
刘优军表示,西咸新区作为全国首个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致力于搭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互联互通、人文交流、科教合作平台。他希望,西咸新区以本次项目签约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西安外国语大学的合作,加速打造新区多元化、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外交流体系,为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打下坚实基础。
王启龙表示,西安外国语大学是国内重要的外语人才培训基地,多年来一直同西咸新区保持良好合作关系。希望以此次签约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在语言服务、人才培训、对外宣传交流等领域的合作,推动西安外国语大学加速追赶超越,助力西咸新区打造内陆开放高地迈上新台阶。
而几乎在相近的日子里,丝路语言文化研究中心签约揭牌仪式在泉州师范学院举行。该中心由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福建省教育厅和泉州师范学院共建,是国家语委在全国高等院校建立的第23个科研机构,也是泉州师院再次迎来国家级科研机构。
该中心今后将充分发挥泉州历史文化及区域优势,实施五大建设任务,即:开拓语言关系研究以提升学科影响力、加强语言资源建设以提升学术增值力、构建高端语言智库以提升学术服务力、打造语言学科团队以提升学术发展力、推进文化交流合作以提升学术辐射力。
据悉,丝路语言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后,将秉承“描绘丝路语言状况,建设特色语言资源,提供宏观决策咨询,服务国家语言战略”之宗旨,聚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重点围绕丝路语言战略与政策、丝路语言与经济社会发展、丝路语言资源调查与数据库建设等主攻方向,力争打造成为汇集“语言调查、科学研究、资政服务、学科建设、交流合作”为一体的开放型、专业化、多功能学术平台,努力建设成为丝路语言文化研究与战略决策的智囊库和资源库,服务国家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发展和中华优秀语言文化全球传播的宏伟目标。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都伴随着铺设语言道路的举措。在铺设语言道路的进程中,大家更加明白:语言是国家的先遣队,国家要去何方,语言就应先到何方。中国正在由“本土型国家”向“国际型国家”转变,国家的语言能力也应由“本土型国家”向“国际型国家”发展。
“国际型国家”的语言能力,就是能够满足国家处理好海内外事务的语言能力。当代跨国跨地区的活跃语言,包括英语、汉语在内约有20来种。这20来种语言基本上是当代人类知识的主要负载者和交流者,因此,国家必须“熟练掌握”这些语言。与个人熟练掌握一种语言不同,国家对一种语言的熟练掌握起码应达到如下三点:其一,能够用它来进行口语和书面语的交际;其二,能够掌握它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术,能够进行语言翻译和知识交换;其三,有较为完整的语言教育体系。
除了这20来种语言之外,世界上还有一些较为重要的语言或方言,它们是某国的国语或官方语言,或者是一些国家内部的大语言或大方言。比如:老挝语,缅甸语,柬埔寨的高棉语,菲律宾的他加禄语,印度尼西亚的爪哇语,尼泊尔语,不丹的宗卡语,斯里兰卡的僧伽罗语,南亚的泰米尔语、旁遮普语,印度的泰卢固语、马拉地语、古吉拉特语等,土库曼语,塔吉克语,阿塞拜疆语,爱沙尼亚语,拉脱维亚语,立陶宛语,中东地区的库尔德语,西班牙的加泰罗尼亚语,法国的科西嘉语,中国的藏语、维吾尔语、彝语、傣语和汉语的粤方言、闽南方言、客家方言等。这些语言或方言大约有200种,使用这些语言或方言的民族或族群都比较大,都有一定的影响力。要使“一带一路”倡议得到广泛响应,要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到民心相通,也应当掌握好这些语言,具有用这些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中国要满足“一带一路”倡议的需求,具备“国际型国家”的语言能力,较为理想的状态就是具备200来种语言的能力,亦即:能够从20来种跨国跨地区的活跃语言中获取当代知识,能够用200来种语言进行沟通,向外讲好中国故事。与此相比,我国的语言能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要达到“国际型国家”的语言能力,首在提高语言意识,真正认识到语言是“一带一路”发展、是国家走向世界的“先行官”。语言文字是人类最为重要的沟通工具,但也不能仅仅只看到语言的工具性;语言也是打开“心结”、消解误会的心灵锁钥,也是文化的阐释者和建构者。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全方位发挥语言的作用。
正所谓“一带一路,语言先行;语言不通,一切皆空”,语言相通是“一带一路”所有愿景和规划实施的基础和保障。
“一带一路”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其中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也是最高层面的联通。它离不开人的沟通,离不开语言的互通。只有语言相通才会谈及政治互信、经贸往来、文化交流、民心相通,等等。
古丝绸之路曾为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共享和平、共同发展留下了宝贵的范本,如今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又使伟大的丝绸之路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一带一路”倡议覆盖亚欧非三大洲、几十个国家、数十亿人口,这些国家文化丰富多彩,语言千差万别。而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步伐的加快、程度的加深、内容的加大,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越来越多,多语种人才需求也越大。目前中国仍缺乏一支强大的语言人才队伍,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非通用语言人才队伍,“语言+X”型的复合型人才更是极度匮乏。
语言相通不仅作用于信息的交换和传递,同时也关系着项目的经济指标。项目信息、商务谈判、经贸合同、工程管理等无不需要大批外语人才,这其中语言的作用效率直接影响项目背后的经济价值。如果一个国际项目合同因为语言不通问题导致延误,损失可达千万甚至亿元。
“掌握一种语言就是掌握了通往一国文化的钥匙”,语言背后反映的是一国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思维方式等,语言沟通更深层的是跨文化交际。企业要想走出去、做投资,语言是“钥匙”,由此才能打开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的“大门”,最终融入当地社会。
回首一千多年前,古代丝绸之路的兴盛与当时中国的语言发展和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历史上,隋朝(581-618年)专门设置了四方馆,接待各国商使。唐朝(618-907年)都城长安是当时一百多万人口的国际大都市,其中外国人就有1/10左右,在朝廷和地方为官的外国人也有三千多人。唐朝诗人岑参对当年中外交往的盛况曾做诗“花门将军善胡歌,叶河蕃王能汉语”。明朝(1368-1644年)明成祖曾创设四夷馆,用来培养外交翻译人才,学生享受很高的待遇。
宁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王辉认为,沿线国家语言的互联互通是双向的。沿线各国在加强对他国语言学习的同时,也要积极推动本国语言在他国的传播。如,中国的孔子学院在海外的广泛建立。据统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已有51国建立134所孔子学院和127个中小学孔子课堂;哈萨克斯坦也在中国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和大连外国语大学等3所高校开设了哈萨克斯坦研究中心,积极推动哈萨克语、哈萨克文化、历史和国情知识在中国高校的推广和传播。
推动“一带一路”语言的互联互通单靠人工力量远远不够,需要充分利用语言技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语音识别、机器翻译等新技术的发展,大大缩小了人们沟通的误差和跨文化、跨语言交际的障碍。当下人们沟通交际的软件也多伴随着语言技术产品,智能手机、网页、聊天软件、电子邮件等上面都有即时翻译的功能和服务,这些服务大都免费,科技的进步也为语言互通降低了成本。
完善语言学的学科设置,是发展语言学事业、培养语言人才的需要,更是为“一带一路”铺路、为国家走向世界做好“先行”的需要。
根据 一带一路网等采编【版權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華發網官方立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