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统计,在“十三五”期间,云南建投集团主动服务融入“一带一路”和辐射中心建设,积极“走出去”,在20多个国家共投资建设了130多个项目,实现境外投资162亿元。
赛色塔综合开发区由云南建投旗下的云南省海外投资有限公司与万象市政府共同投资建设和运营,园区招商和二期项目建设正在大力推进。
万象赛色塔综合开发区项目在云南建投“走出去”行动中具有重要意义,从这个项目开始,云南建投在海外的业务拓展模式发生转变,从单纯工程承包商,成为集投资、融资、建设、管理、运营于一体的项目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赛色塔开发区是中国在老挝唯一的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园区良好的运营条件,已吸引7个国家92家企业签约入驻,开发区被纳入澜湄合作“多国多园”项目的代表开发区。
克服疫情影响,赛色塔开发区建设热火朝天,老中铁路公司总部基地正加快推进,日本豪雅公司新增两条生产线,香港高登制药厂厂房、宿舍已建成,园区内餐厅、超市等配套设施日渐增多。
“十三五”期间,云南建投集团获得国家级发展勋章和贡献勋章共7枚,在海外的影响力不断提升,而建投集团也在“走出去”行动中,积累了丰厚的国际化管理经验。 在“十四五”阶段,云南建投集团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步履不会停,“走出去”的脚步将更加坚定。
"十四五"时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在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战略任务后,又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新时期中国发展的根本目标是自觉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顺应国内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为此要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切实因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重点解决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确立高质量发展主题,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使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云南发展面临全新的战略机遇
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要根据各自的历史和现实制定"十四五"发展规划,凸显区位特点和发展优势,并为中国和世界的整体发展作出独特贡献。对云南来说,最为重要的是深刻领会和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发展的战略定位,正确认识和把握云南在全国和世界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闯出一条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努力在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为此,有必要切实抓住"一带一路"倡议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新机遇,构建开放经济发展新格局。云南省委、省政府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对此作出了全面清晰的规划和部署,尤其重视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表明了对于实施高度开放式发展战略的高度自觉。
"一带一路"和RCEP具有特殊意义
"一带一路"倡议已经实施多年,成果丰硕,实践已经证明,这是中国在积极加入全球化进程中提出的重要国际合作方案,目标在于搭建"合作共赢"新型国际合作平台,以经济互通促进政治互信、民心相通和文明互鉴,推动相关国家和地区通过"共商、共建、共享"实现共同发展,加快构建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就"十四五"期间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提出了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强调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深化务实合作;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积极拓展第三方市场合作;构筑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体系,深化国际产能合作,扩大双向贸易和投资;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遵循国际惯例和债务可持续原则,健全多元化投融资体系;推进战略、规划、机制对接,加强政策、规则、标准联通;深化公共卫生、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科技教育合作,促进人文交流。这都为新时代云南推进高质量"一带一路"建设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正式签署,所包括的区域更有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这是一个以发展中经济体为中心的区域自贸协定,也是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成员结构最多元、发展潜力最大的贸易协定,不仅将对所有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和贸易发挥非常积极的作用,也将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该协定可以看做"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因素之一,可以帮助中国积极参与多双边区域投资贸易合作机制,推动新兴领域经济治理规则制定,提高参与国际经济发展和金融治理能力,有效促进全球治理变局向着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发展,对于当前中国更加积极有效地加入和引领区域经济一体化,推进新型全球化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必须用好并使其更好发挥作用。
"一带一路"和RCEP给云南提供特殊机遇
"一带一路"倡议和RCEP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国际大市场,是全中国和世界发展的极好机遇。目前全球已经有120多个国家以及近30个国际组织正式与中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一大批各种类型项目正在展开。而RCEP更是一个巨大的新型国际合作平台,有着巨大潜力和发展空间。按照2018年的数据,仅RCEP的15个成员国,人口总数就达到22亿人,GDP达到29万亿美元,出口额达到5.6万亿美元,吸引的外商投资流量3700亿美元,各项重要指标大体都占全球总量的30%左右。开发好运用好这个巨大市场,对于当前我国全面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拓展空间和发展机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云南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和RCEP建设中,具有特殊的区位优势。从特殊区位优势的角度看,云南处于古代南方丝绸之路要道,北上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下连接海上丝绸之路,具有面向"三亚"、肩挑"两洋"的独特区位优势,是中国唯一可以同时从陆上沟通南亚东南亚的省份。从历史传承角度看,云南在中国对外经济文化历史上长期发挥着内陆门户的重要作用,有着丰厚的历史经验、文化传统和实践基础,可以将其转化为新兴优势,发挥先行先试区作用。从自然条件看,云南最大的特点是生态环境极好、自然资源丰厚、生物多样性丰富、文化形态多样、科教优势明显,具有极大的开发空间和发展前景。从现实势能来看,云南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大湄公河次区域、泛珠江三角经济圈、孟中印缅及经济走廊合作的交汇点,对外主动参与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缅、中越、中老经济走廊建设,发挥区域合作高地作用,取得更大的合作效益。依托于以上特色和优势,云南应当也完全可能为推进"一带一路"和实施RCEP发挥特殊作用,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构建云南高度开放经济发展新格局
在思想理念上,要以新的国际视野和思想高度自觉,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更加自觉地在国家战略布局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交汇中,立足云南历史和现实谋划未来,自觉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提升推进"一带一路"和参与RCEP的思想自觉和战略定位。
在战略布局上,要认真研究如何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并探索其实施机制。更好发挥云南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等优势,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国内的区域经济和全球经济双循环互动体系,增强自身活力,提升自身势能,更好发挥云南的区位和沿边开放优势,强化云南在"一带一路"和RCEP中的战略地位和引领作用。
在体制机制上,要努力按照中央部署,推进国家和省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国家制度和省域治理体系的比较优势转换为"一带一路"建设和推进RCEP的实施体系和制度依托,构建科学有效的准入体系、监控体系、激励机制和淘汰机制,确保区域和国际合作的质量与品格。云南的省域治理能力同时代表着中国的边疆治理能力,承载着统摄区域文化、民族文化和边疆文化的多重功能,在这种意义上,云南的省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程度与水平不仅直接决定着云南区域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的内部发展状况,也决定着云南能够在新时代国际合作中走多远、走多久、走多好。
在实施路径上,要力戒各种类型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加强战略谋划和组织领导,切实提高工作效能。要加强组织领导,建议由各级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亲自牵头国际和区域合作事务;要加强专题研究,全面及时梳理过去国际经济合作中已有的基础和进展状态;要加强风险防范,重点梳理和探讨其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提出系统性改进的举措与建议;要注意综合集成,提高创新品质,通过政府积极领导和指导,引领此项工作走向更加健康和有效的方向。要重视法规建设,及时清理已有相关政策法规是否尚存不利于推进"一带一路"和加入自贸区的方面和因素。要健全制度体系,包括资格审查、项目遴选,评审规则、监督反馈、风险防控制度等等,推进省域市域治理现代化,创造新时代云南开放发展新格局。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一带一路”再次成为“热词”。据相关学者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14个省份提出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云南省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助理、助理研究员胡娟介绍,这些省份都在整合各自资源,拿出“十八般武艺”,争取更多经济发展机会。
没人愿意错过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大好前景。云南也不例外。
省发改委主任王喜良透露,针对“一带一路”倡议部署,相关部门已经完成云南在“一带一路”重大战略中的总体方案设计。
昆明作为云南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引擎”,将在云南积极融入“一带一路”过程中如何寻找“发力点”、带动全省进一步对外开放?在昆明现有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世界知名旅游城市的基础上,昆明在“面向南亚周边地区深化经济合作”中又有哪些文章可做?
学者分析,昆明在云南融入“一带一路”的过程中需要开启三大发力点,在发展优势产业上作文章。
云南:区位优势无与伦比
从区位看,云南北上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下连接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唯一可以同时从陆上沟通东南亚、南亚的省,并通过中东连接欧洲、非洲。从历史看,云南在我国对外历史上长期发挥着内陆门户的重要作用。早在秦汉时期,“南方丝绸之路”便造就了古代史上开放和鼎盛的云南。修建滇越铁路,则带动了近代工业的发展。从现实看,近年来,国家支持云南建设我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使云南从开放“末端”归位于“前沿”。
“实际上,省内东南亚、南亚国家研究学者就已展开‘一带一路’相关研究。”胡娟说,就积极融入国家的“一带一路”倡议而言,云南的反应速度特别快。
2013年12月底,由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省印度洋研究会主办,云南大学、云南省社科院承办的“云南参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在云大举办。与会30多位省内外专家学者紧紧围绕在国家建设“一带一路”倡议中,云南如何融入其中、找准定位、发挥作用积极出谋划策。这个学术会议不但邀请到了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主任、云南省印度研究会顾问于洪君等学界“大咖”,还得到了省委书记秦光荣的专门批示,要求充分认识国家建设“一带一路”倡议的重大意义,抓住机遇、主动作为,争取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中凸显云南地位和作用。
会后,胡娟在网络上进行搜索,当时关于“一带一路”的地方学术性研究会议的搜索结果就只有云南。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云南代表团团长秦光荣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要坚决贯彻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构想,切实找准云南战略定位,全力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规划,发挥好云南在国家向西开放战略中的“重要省”作用。
昆明:继续发挥“引擎”作用
作为省会城市以及拉动云南省经济发展的主力,昆明在云南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战略中发挥的作用非常重要,正如在与“一带一路”建设一脉相承的“桥头堡”建设中扮演的“桥枢纽”“桥核心”角色一样,学者们认为在云南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昆明将继续发挥令人期待的“引擎”作用。
胡娟说,“昆明是云南省会,是云南社会经济发展排头兵,是云南人才资源、经济资源、投资环境等优势的集合地,具有先发优势和聚集效应。从前期的桥头堡建设、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和大湄公河次区域建设、南博会永久落户昆明等对外开放战略和合作机制来看,昆明的对外交流合作从广度和深度上更有基础。”省社科院南亚研究所副所长杨思灵也表示,昆明作为全省经济总量占大头者,它如何谋求与东南亚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促进贸易往来一方面能拉动全省对外开放的速度与深度,另一方面也是个好的学习“模板”。
据了解,针对“一带一路”倡议部署,云南的相关部门已进行十大课题研究,完成了云南在“一带一路”重大战略中的总体方案设计。概括起来就是构建“一横一纵”两个通道,外加两个辅助通道。以昆明为支点和中心,一横是向东连接泛珠三角、太平洋等经济最发达地区,向西通过瑞丽连接“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印度洋沿线国家;一纵是向北通过成都、西安连接北方丝绸之路,向南通过磨憨口岸,连接老挝、泰国、新加坡进入南太平洋。辅助通道方面,一是沿老史迪威公路,连接昆明和印度加尔各答;二是通过云 桂铁路,连接广西防城港并进入太平洋。
建议:昆明要掌握三大发力点
云南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发挥“一带一路”重要省作用,昆明该如何发力?对此,专家们给出了建议。
发力点一:借力世界知名旅游城市建设
以昆明为起点建立“旅游走廊”、“文化走廊”。
“一个人站在一个优势位置上,别人肯定会优先看到你,但问题是要怎么结合自身实际,寻找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方法。”胡娟说。
杨思灵头脑里有一个关键词——“筛选器”,从“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初,他就给予高度关注。他认为,昆明最大的优势是旅游、文化产业,“可以先通过旅游文化活动,加强与东南亚国家间的民间往来,互相了解才有经贸等进一步合作”,杨思灵认为,“春城这张名片真正打出去了,下一步的交往合作也就容易许多,而且,旅游、文化产业也是昆明的特色长项。云南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昆明可以做的事情其实很多,比如建立一个以昆明为枢纽的旅游、文化走廊,与目的地国家达成协议,让游客通关时免签或简化相关手续。”
在杨思灵的设想中,这条环线旅游走廊是这样的:昆明—仰光—曼谷—金边—河内—南宁—昆明。与此同时,积极推动沿线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力资源开发;加强旅游圈线路旅游资源的营销与推广;促进旅游沿线通关便利化,积极推进免签制度的实现。“当然也可以搭建一条通向更远方的旅游线,比如从昆明出发,经由缅甸到印度加尔各答、不丹、尼泊尔、巴基斯坦最后通往阿富汗。”他建议在昆明和瑞丽、磨憨、腾冲等口岸,以及仰光、曼德勒、德木、达卡、加尔各答等建立人员便利化通道;开展教育、人力资源培训、语言文化交流、学术交流活动;建立和形成联合统一的旅游促销机制,开展边境旅游和跨境旅游项目,边境省邦节庆活动;鼓励民间自驾车旅游、汽车拉力赛、边境文化旅游、民族体育赛事等项目,让边境地区的人民广泛受益。
发力点二:转变政府职能提升软环境
“加快推进桥头堡建设和云南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是一脉相承的。”云南大学大湄公河次区域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刘稚说,“云南和昆明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和原有的规划、原有的定位对接。”此外,她关注的焦点是,“一带一路”涉及的十多个省份,如何搭建战略平台、形成新的合作机制。
刘稚认为,作为云南的省会城市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中心,昆明在云南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中如何深化改革以及对外开放将发挥重要作用。“我们要扩大对外开放,不能仅仅期待政策凹地会吸引来优质企业,更为重要的是发展好自己的市场主体。”她表示,新一届政府强调“简政放权”,昆明要做的是如何简化行政审批并做好市场开放,“更关键的是如何形成‘开放主体’,短时间内这个开放主体可以是政府,但长远来说这个开放主体必须是企业,政府得学会用好政策,学会在市场经济中游泳。”她认为,融入“一带一路”这个国家新一轮开放的格局,对云南、昆明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新一轮对外开放中,如何发挥优势、弥补缺陷,确实令人期待。”
杨思灵也认为,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云南省会的昆明要做的还有很多。首当其冲便是解决交通问题,“我去北京开会的时候,一个半钟头就能换一趟地铁、一趟高铁到达天津,但同样的时间,我从昆明老城区出发只能到达呈贡区,交通成本太高了,无论是城市交通还是城区、县区交通都还不够立体化。对于投资者来说,这是他们必然要考虑的软环境。”
发力点三:企业做“走出去”的有心人
“昆明与东南亚许多国家的经贸合作先期做得比较好,但其他领域,如旅游、文化交流、民间交流、金融合作、软件合作等也应进一步深化合作。”胡娟介绍,2013年她到被称为亚洲“硅谷”的印度加尔各答考察时发现,当地软件行业发达,与云南、昆明的软件园有广泛的合作基础。“企业应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去参与、互动,看是否有先进项目能在昆明‘落地开花’。另一方面,政府要积极搭建政策平台和咨询平台。”
“要面向东南亚周边地区深化经济合作,这个过程仅仅是‘从上到下’,也应该是一个‘从下到上’的双向过程。”胡娟分析,“桥头堡”和“发挥云南作为我国与周边地区深化合作的排头兵”一是体现了区位优势,另一方面表达了在新一轮国家对外开放格局中“敢为先”的姿态,关键是企业怎样收到这种信号并落实到市场活动中去。
根据 一带一路网等采编【版權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華發網官方立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