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8日,第七届中国(连云港)丝绸之路国际物流博览会(以下简称“丝路物博会”)在连云港开幕。在这场为期3天的盛会中,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450家参展企业,集中展示“一带一路”建设成果、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建设情况等,力求推动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国际物流等多方面合作,携手共建国际物流新通道。本届丝路物博会参会企业多、覆盖范围广,展示规模为历年之最,对于提升服务“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能力水平、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新丝路,展示物流产业链发展成果
室外大型物流装备阵容强大、智能物流机器人“耳聪目明”、看似普通的冷链设备却拥有“大智慧”……步入本届丝路物博会各个展区,随处都能感受到创新、智能化趋势。
走进1号馆新亚欧大陆桥经合走廊建设成果主题展区,迪拜、巴基斯坦、印度、吉布提、波兰等境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知名物流园区、物流企业在展馆内一字排开,中远海运、兴亚海运、盖氏物流、中国船舶集团第七一六研究所等国内物流行业的大型央企、重点知名企业等也盛装亮相,集中展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取得的成就,宣传多式联运、中欧国际班列等独特优势和优惠政策。
展区内,一台智能化流体装卸臂引人注意。“今年我们研发了这个智能化流体装卸臂,首次实现输油臂自主学习、智能避障、自动对接等功能,让流体装卸臂更‘智慧’,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可以说是重新定义了码头流体装卸的作业流程。”连云港远洋流体装卸设备有限公司技术总监王为周向记者介绍。
堆垛机器人、仓库防护设备、智能搬运机器人、WMS和WCS视觉转换控制系统装备……2号馆智慧物流科技装备与物流综合服务专业展区堪称整个丝路物博会最火爆、最具科技含量的展区。在云深处科技展台,销售工程师程宇行向记者介绍他们的智能物流机器人:“它搭载了激光雷达以及视觉传感器,可以实现自主导航、路径规划,在我们规定的任务点中做全局的自动巡逻,同时有自动充电的功能,可以实现24小时无人作业。”
本届丝路物博会首次进行工业展览中心4个展馆满馆展览展示,面积为3.7万平方米,展示规模为历年之最。此外,还开设线上互动直播区,以“一带一路”为主轴,全面展示物流全产业链发展成果和最新应用场景。
新思路,“展”“会”融合观点碰撞
连云港市商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赵晖介绍,本届丝路物博会涵盖开幕式、7个专业论坛、3个主题配套活动以及参观考察等相关活动,形成展会并举、活动多样、内容丰富、人气聚集的特色展会生态。
思想碰撞,智慧交流。在专业论坛上,参会嘉宾们在交流研讨中,主要围绕“现代物流全产业供应链”主题,坚持“展”“会”融合,就行业内相关热点话题、发展方向作专题研讨交流,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意的理念、观点和愿景。
在中国江苏—哈萨克斯坦企业家论坛上,中哈双方企业家表示,江苏及连云港与哈萨克斯坦在诸多产业领域具有明显互补性,有进一步加深了解、加强合作的巨大潜力,他们将充分利用论坛这个平台,共谋合作路径、共拓合作领域、共创合作前景。
哈萨克斯坦驻沪总领事拉合莫夫拉合穆江说:“经贸领域是哈中合作的重点领域之一,同时能源、工业、运输、物流、农业和金融等领域的发展也极为活跃。双边合作的重要成就之一是在2014年成立了连云港市哈萨克斯坦-中国物流基地,这大大加强了两国区域间的贸易和物流发展。”
新起点,推动经贸合作向纵深发展
展会搭台,经贸唱戏。自2014年以来,丝路物博会已经成功举办6届,为促进100余个国家和地区、348家境外机构、2240余家参展主体的物流发展、合作交流,提供了重要平台、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全省七大重点品牌展会之一。
“我们愿与各界朋友一道,以国际物流为纽带,合力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区域协调联动、国际产能合作、创新载体培育等重点领域发展,汇聚优质要素、放大资源效应、激发动能活力。”连云港市委书记方伟说,近年来,连云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东西双向、陆海统筹,全力推动“一带一路”强支点建设,巩固扩大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优势,以临港工业和“三新一高”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自贸试验片区、跨境电商综试区、综保区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多年来,中国外运与连云港市政府保持着密切合作关系,先后三次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和《合作备忘录》,并以中国外运陆桥运输有限公司为主体,依托连云港区位优势,积极参与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建设。”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学明说,他们将以此次展会为契机,不断巩固已有的合作成果、拓展合作领域,为共建“一带一路”新通道、共创融合发展新格局贡献更多力量。
据初步统计,本届丝路物博会期间将签约合作项目36个,总投资402亿元,涉及物流、新材料、高端装备等产业。会上集中签约项目12个,总投资170亿元,包括新发地国际冷链交易产业园项目、盖氏智慧保税物流园项目、高端智能装备产业基地项目等。
此外,14日发布的《中国可持续交通发展报告》指出,中国将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互联互通伙伴关系,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交通互联互通网络,促进沿线各国共同实现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的发展。
当前,铁路合作项目取得重大进展,亚吉铁路、蒙内铁路、拉伊铁路、中俄同江铁路大桥建成通车,中老铁路、中泰铁路、匈塞铁路、雅万高铁等项目扎实推进。巴基斯坦1号铁路干线升级改造、中吉乌铁路等项目前期研究正在积极推进。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过4万列、通达欧洲23个国家的174个城市,初步探索形成了多国协作的国际班列运行机制。
中欧班列是按照固定车次、线路、班期和全程运行时刻开行,运行于中国与欧洲以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间的铁路国际联运列车。自2011年首次开行以来,中欧班列辐射范围不断扩大,货物品类逐步拓展,构建了一条全天候、大运量、绿色低碳的陆上运输新通道,有力保障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班列年度运送货值由2016年的80亿美元增长到 2020年的近560亿美元。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至2021年6月底,中欧班列累计向欧洲发运1232万件、9.6万吨防疫物资。
我国加快推动与周边国家公路联通,昆曼公路、昆明—河内—海防高速公路、中巴经济走廊“两大”公路全线通车,中俄黑河公路大桥完工,“双西公路”(中国西部—欧洲西部)建设稳步推进。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合作平台,与19个国家签署了22项双边、多边政府间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协定。中蒙俄、中吉乌、中塔乌、中俄(大连—新西伯利亚)、中越实现国际道路直达运输试运行,国际道路运输辐射范围进一步拓展。中国加入并全面实施了《国际公路运输公约》(TIR公约),已有10个国家TIR证持证人通过中国公路口岸开展了超过3000票运输业务,为推进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提供有力支持。
我国大力加强海运互联互通。中国与66个国家和地区签署70个双边和区域海运协定,海运服务覆盖沿线所有沿海国家。与27个国家(地区)签署船员适任证书认可协议。与新加坡签署船舶电子证书谅解备忘录,便利船舶通关,引领和推进电子证书在全球航运业的应用进程。共同开展希腊比雷埃夫斯港、斯里兰卡科伦坡港、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等海外港口的建设和运营。积极打造丝路海运品牌,提供高质量海运服务。
我国还注重发挥民航在互联互通中的重要支撑作用,中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签订128个双边航空运输协定。与卢森堡、俄罗斯、亚美尼亚、印度尼西亚、柬埔寨、孟加拉国、以色列、蒙古、马来西亚、埃及等国家举行双边航空会谈并扩大了航权安排,积极倡导“一带一路”上的航空运输自由化和便利化。截至2020年底,中国航空公司国际定期航班通航62个国家的153个城市。中国帮助巴基斯坦、尼泊尔、马尔代夫、柬埔寨、赞比亚、津巴布韦、多哥等国实施机场升级扩建项目,提高了机场运营能力和安全性,为跨境人员流动和贸易往来带来更多便利。
当前,中国初步形成国际物流主通道网络,已开通泛太平洋、欧洲、泛大西洋、亚太、东南亚及南亚等集装箱航线,以国际海运、航空货运、铁路联运为主的国际物流供应链服务体系逐步形成。海运服务体系持续完善,国际海运航线往来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港口,海运船队规模达到3.14亿载重吨,注册海员数量为80.8万,海员规模居世界前列。国际航空货运快速发展,2020年中国民航完成国际货邮运输量223万吨,2016年至2020年,国际航空货邮运输量年均增长6.7%。国际铁路联运产品基本稳定,成为国际货物交流的重要选择。
加强与沿线国家的基建合作
当前,共建“一带一路”的国际物流保障能力仍比较薄弱,不仅部分沿线国家内部存在着基础设施瓶颈,而且沿线国家间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上也存在明显短板。
首先,虽然“一带一路”沿线许多国家在资源、劳动力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但由于这些国家基础设施较为薄弱、物流保障能力不强,使得这种优势难以得到有效发挥,以致严重制约了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其次,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是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既无资金实力也无技术能力来推动国家间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从而造成“一带一路”建设的国际物流保障能力严重不足,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生产要素和商品流通,降低了这些国家的发展潜力。
为提高共建“一带一路”的国际物流保障能力,我国应充分发挥自身在资金、技术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优势,加强同沿线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合作,依托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打造国际物流合作平台,通过物流技术体系建设、物流供需精准对接和沿线物流新领域的前瞻性布局,为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提供切实有效的国际物流保障,有力支撑当地经济发展和我国全方位对外合作。
增强物流技术体系建设合作
加强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物流技术合作是提高共建“一带一路”国际物流保障能力的重要基础。物流技术体系涉及硬件设施、技术装备、服务模式和国际规则等,突破性的物流技术成果将牵引物流技术体系的变革甚至重构,实现物流效率的大幅提高和物流成本的显著降低,使物流保障能力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从而支撑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经贸流通和人文交往。
比如,美国在20世纪中叶大力推动集装箱革命,以集装箱工业技术为核心建立了一整套国际多式联运标准化硬件设施、物流装备、服务体系与运输规则,引发国际港口代际更替,奠定了当前国际贸易物流体系的基本格局。我国强化“一带一路”物流保障能力也应技术为先,按照与沿线国家的产能与经贸合作要求,共建物流技术体系,包括港口、铁路、管网等设施规模与技术等级、物流装备技术性能、跨国物流运行规程、国际规则标准等,以技术支撑物流一体化运作,提高保障能力。
引导我国物流服务供需双方走出去
“一带一路”沿线基础设施短缺、服务体系不健全是物流保障能力不强的重要原因之一,但由于沿线许多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产业基础薄弱,造成物流现实需求不足,对物流领域的投资缺乏市场支撑,而物流短板又进一步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一带一路”物流保障能力建设陷入“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循环。我国加入WTO之初,同样面临这一问题,国外生产、流通企业来华投资,大多与其国际物流服务供应商合力开拓国内市场,供需互为保障,共同成长,在提高国际物流保障能力方面贡献了成功经验。
我国在加强“一带一路”产能合作、推动贸易畅通的进程中,应鼓励国内物流企业成为工程、制造、商贸等企业全球物流服务供应商,以战略联盟的形式携手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以我国海外产能的物流需求为基础,植根当地构建物流服务体系,加强产业园区、物流园区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打通连接国内、辐射国际的服务渠道,建立全球网络。通过供需精准对接,同步“走出去”,为提高“一带一路”物流保障能力寻找突破口、夯实基础和形成可持续发展能力。
强化重要贸易大通道的国际物流组织能力
在“一带一路”合作框架下,海向贸易仍为主体,港口、航线网络和远洋运输船队是国际物流组织的关键环节,特别是在船舶大型化发展趋势下,中转集散型枢纽港和围绕枢纽港开辟的航线,决定了一个地区物流资源的可获得性、物流服务的便利性和物流成本的高低。
因此,应充分发挥我国远洋商船队的规模优势,契合“一带一路”产能与经贸合作格局,引导国际航线网络布局,确保沿线新兴投资热点区域、经济增长区域的重要枢纽节点顺畅接入网络,培育新的国际航运中心,形成符合“一带一路”建设格局的远洋物流新布局,提高海向物流保障能力。
同时,根据“一带一路”陆向纵深广阔、内陆国家众多的特点,契合沿线国家发展要求,发掘国际贸易物流新需求,开拓新领域。以新亚欧大陆桥等经济走廊为引领,以中欧班列、陆海新通道等大通道为骨架,加快陆向贸易物流保障体系建设,依托内陆枢纽扩大货源组织规模与范围,以跨国铁路联运班列为重点,携手相关国家打造陆路物流服务新品牌,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商制定适用于陆路物流与贸易的新规则。以海陆双向双线,整体性构建“一带一路”国际物流保障体系。
根据 一带一路网等采编【版權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華發網官方立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