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9日,记者自进博会新闻中心获悉,第四届进博会贸易投资对接会截止至11月8日已全部结束,1000多家中外企业达成超200项合作意向,其中“一带一路”沿线贸易收获大量订单。
对接会聚拢海内外企业就贸易、投资合作开展洽谈交流,重点聚焦食品及农产品、汽车、技术装备、消费品、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服务贸易展区第四届进博会主要行业。
本届对接会设置新品发布、集中签约、人文交流等环节,期间每日将邀请参会企业进行现场对接洽谈,并且提供跨境线上对接服务,支持不能现场参会的参展企业对接洽谈。
通过线上线下一对一的洽谈,1000多家中外企业达成超200项合作意向,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收获了大量订单,合作进一步深化。本届进博会共有50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600多家企业参展,从红酒到手工香皂,从咖啡到地毯,各类商品引来众多客商。
来自全国各地的39个交易团、599个交易分团也都加大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洽谈合作。与此同时,进博会专门为推动最不发达国家对华出口搭建了新平台,今年有约90家来自33个最不发达国家的企业参展。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普华永道在进博会上发布了《2021年度“投资自由便利”评价报告及自贸试验区投资自由便利经典案例》(下称《报告》),《报告》追溯中国自贸试验区8年建设历程,数据截至2021年9月底,从“准入准营自由便利”“强化投资促进”“健全投资保护”“支持投资‘走出去’”四个维度,对全国21个自贸试验区/港形成了评分和排名,前10名分别为上海、广东、北京、福建、江苏、天津、山东、浙江、河南、四川自贸试验区。
《报告》显示,自上海自贸试验区首次登场,目前中国已形成拥有21个自贸试验区的“雁阵”,在空间上形成覆盖全国东西南北中,沿海成片、内陆连线的全方位布局,还实现了京津冀全覆盖,叠加中部崛起、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历经七年的发展,自贸试验区在制度创新、扩大开放、吸引外资等方面形成了一批示范效应。中国自贸试验区“强化投资促进”的均分最接近国际最高标准,而“健全投资保护”的均分显现出较大差距。
《报告》指出,在21个自贸试验区/港中,半数以上自贸试验区实现了“商事登记确认制”“证照分离”“一业一证”等前沿创新做法;半数以上自贸试验区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招商服务专班,完善了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平台和政策体系;在对接国际通行规则和高标准准则方面,多数自贸试验区持续完善公平竞争、争端解决等投资保护体系;此外,多数东部自贸试验区发挥制度创新高地的优势,对外投资体制机制、支持政策、配套服务等全方位优化,护航企业“走出去”。
针对中国自贸区未来的发展趋势,普华永道综合商务咨询合伙人周矞雯对记者表示:“‘十四五’期间,高质量发展指数将为自贸试验区/港提供对标国际、政策制定、发展路径的参考意见。根据21个自贸试验区/港的指标排名结果,我们将通过‘以强带弱’的思路,以目标引领改革,在未来为客户开展有针对性的自贸区提升咨询服务,共同推动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开放和改革新进程。”
根据 一带一路网等采编【版權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華發網官方立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