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平谷区“两会”获悉,该区将立足“大流量”规模,打造高水平综合性物流口岸,力争到2035年,公铁运力总规模达到4000万吨、约占全市的1/6。
平谷区委常委、副区长唐朝辉介绍,近年来平谷区坚持以服务首都发展为统领,把打造首都物流高地作为服务首都发展、融入首都五子联动、建设高大尚平谷的重要项目,取得了突破性、阶段性成果。
2020年6月市政府专题研究通过了《京平综合物流枢纽产业园发展规划》,明确了园区规划3.1平方公里的总占地面积,近期“一站三场”、远期“两站四场”的空间布局和农副产品、都市新零售、汽车后市场、数智物流、绿色矿建五大产业发展方向。目前普洛斯、阿里、正大等36家行业领军企业和规上企业落户园区,2021年1-10月园区总产值达到55亿元、同比增长76%,呈现出“风景这边独好”的发展态势。
在深入推进实施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京平综合物流枢纽产业园先后获得了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北京市公铁融合一级物流枢纽等“八块金字招牌”,海关、货代、银行、港务等配套服务均已入驻园区,疫情期间成为全市唯一进京蔬果中转站和生产生活物资周转基地,这些政策优势和服务基础为园区长远发展插上了“翅膀”。
“2022年将是京平综合物流枢纽产业园区的项目年、关键年,平谷将做大流量规模,坚持改造与新建相结合、盘活存量与做多增量相结合,在改造既有铁路‘场站线’、大幅提升铁路运力的基础上,明年加快与京能集团合作推进南北场站、三平站货物交接作业站和综合场区规划建设;还将做通‘多式联运’,常态化运营好‘天津港—平谷马坊’的海铁联运‘五定’班列,联合京铁物流公司、天津港中铁联合公司申报实施‘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深入探索港口服务内陆、内陆与港口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推动京平综合物流枢纽成为国际贸易铁路运输系统重要节点,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平谷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瞄准首都物流高地的发展目标,平谷区马坊物流基地正加快建设首都食材共配中心、动态储备及流通加工中心等重点项目,进一步强化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功能。这里还将开通中欧班列、中亚班列、东盟水果班列,到2023年底,铁路和公路运能规模可达1500万吨,力争成为“一带一路”的北京起点。
此外,在3月8日上午,记者在位于马坊的农副产品绿色智慧供应链基地看到,载着冷链食品的大货车正在卸货。进口冷链食品进入库房要过“五关”,包括质量检验、入境检疫、核酸检测、消杀、溯源管理等环节,同时实行专用通道进货、专区存放,所有批次商品都须出具核酸检测阴性报告、物品消毒证明和检验检疫证明,确保冷链系统安全。
在冷链库房附近,还有一些新项目正在建设。其中,首都食材共配中心预计年内完成建设。建成后,将通过使用传送带、穿梭车等自动化输送设备加快周转速度,可实现年蔬菜周转能力3万吨,冷冻肉类储备能力5000吨,年配送能力25万吨。
农副产品动态储备及流通加工中心已经启动地基施工,建成后将划分为冷库、常温库、分拣整理等功能区,实现近1万吨的蔬果储备能力,大大提高农副产品的储藏、加工能力。
“农副产品绿色智慧供应链基地全面建成后,每年可提供120万吨的高品质、全品类且供应稳定的农副产品,进一步提升生鲜农副产品的储备能力,缓解突发事件对城市应急物资保障的压力,同时满足首都人民对食品的高质量追求。”基地相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了解到,围绕北京市赋予的“三区一口岸”功能定位,平谷区提出了建设“高大尚”平谷的发展目标:“高”就是农业高科技,建设农业中关村,打造农业中国芯;“大”就是物流大流量,服务新发展格局,打造首都物流高地;“尚”就是休闲的新时尚,拥抱新消费、新生活,打造世界休闲谷。
作为物流大流量的主战场,马坊物流基地正加快建设。预计到2023年,北中南三个场区将全部建成并投用。其中北场区将建设铁路口岸功能区,开通中欧班列、中亚班列、东盟水果班列,力争成为“一带一路”的北京起点,届时铁路和公路运能规模可达1500万吨。
从远期看,预计到2030年,平谷区将启动铁路线北延至大秦线和货运外环线工程,使京平物流枢纽完全融入国家铁路网,向北连接京通、京承线,直达莫斯科;向南连通京广、京九、京沪线,直达东南亚及中亚地区;向西经京平高速直达首都机场,经京包铁路线直达蒙古国;向东经京平、蓟津高速直达天津港、京唐港。届时平谷铁路运能可达到1500万吨,加上周边公路运能,可承载的运能为4000万吨,约占全市六分之一。
根据 一带一路网等采编【版權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華發網官方立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