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37|回复: 0

科学发展绘新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1 11:06: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华社北京2月1日电(记者张晓松)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和谐——2011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保持良好态势,为“十二五”开局之年画上圆满“句号”。

事非经过不知难。回顾过去一年,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党中央、国务院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着力稳物价、调结构、保民生、促和谐,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

这是以发展为第一要义,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一年——

2011年初,中国经济同时面临着增长下行和物价上涨的双重压力。针对这一情况,中央果断提出,要把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作为宏观调控首要任务,出台了控制货币、发展生产、保障供应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3次加息,连续部署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出台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措施……随着各项政策措施逐步落实到位,国民经济开始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从8月份开始连续5个月逐月回落。

为把物价涨幅降下来,同时又不使经济增速出现大的波动,三季度后,中央进一步提出,要敏锐、准确地把握经济走势出现的趋势性变化,对宏观政策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支持小微企业等各项促进政策随即出台。

数据表明,中国在较好地解决了通胀压力增大难题的同时,继续保持了经济较快增长:全年经济增速达到9.2%的较高水平,粮食生产实现半个世纪以来首次“八连增”,进出口总值再创历史新高,财政收入迈上10万亿元“台阶”……

“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实现了‘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说。

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转变中谋发展的一年——

2011年,面对经济增速放缓、外部需求回落的新形势,中央不仅着眼当前,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更着眼长远,提出要抓住时机,因势利导,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经济内生动力,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一年来,中央力促服务业加快发展,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大力支持新疆、内蒙古、西藏等地又好又快发展,内需拉动经济作用明显增强,产业之间、区域之间发展进一步协调;完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制定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政策,科技创新对发展支撑作用进一步显现;加大对电解铝、平板玻璃、煤化工等高耗能行业调控力度,支持重点节能工程建设,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18个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全部完成,节能减排工作持续推进……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决定着中国经济能否在阴霾的国际环境中突围,也决定着中国能否在新一轮国际产业格局调整中占据先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说,一年来,内生性增长开始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这是着力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的一年——

辽宁省岫岩县龙潭镇卫生院拥有一栋独立小楼,院内X光机、救护车、B超仪、心电图仪等设备一应俱全——随着全国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启动,2011年这里的软硬件水平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正在这里看病的村民关林祥告诉记者,卫生院条件好、服务好、离家近、报销比例高、药价低,一般小病花上几元钱就在这里看了,不用跑20里路去县医院。

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一年来,中国开展了大规模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开工超过1000万套,一大批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已经或即将得到解决;启动了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同时加快新农保试点步伐,两个试点覆盖面均达到60%;初步建立了基本药物制度,基本药物售价下降近17%,新农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贴标准由人均120元提高到200元;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比2009年提高92%……

随着中央各项惠民政策的实施,加之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2011年主要民生指标全线飘红: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上年分别实际增长8.4%和11.4%,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21万人,超额完成了全年目标,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稳定在4.1%。

“在经济增速放缓、通胀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中央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了重要位置。”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院副院长王一鸣评价道。

回顾2011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始终贯穿着科学发展这条“红线”,并由此获得了克服困难、应对挑战、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不竭动力。展望未来,在整个“十二五”期间乃至更长历史阶段,科学发展仍将是中国发展的行动指针。(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5-4 07: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