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福州7月21日电 题:中国中小企业再遇困境 转型“阵痛”考验生存智慧
新华社记者 胡苏 刘刚 曹霁阳 王军
每天早晨一起床,想到公司缺钱的那点事儿,刘朝栋头皮就发麻。作为一家民营科技企业的老板,老刘觉得自己公司技术过硬,市场前景也不错。“就是缺三、五百万元开发资金,成型的新技术只能存在电脑里,无法实现产业化。”
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9.6%,整体形势好于外界预期。但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日渐趋紧,不少中小型企业的生存压力正在一步步加码。
在中国东部沿海、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地区,不仅一些落后产能、粗放型企业面临大浪淘沙的局面,甚至一部分新兴产业领域的科技型企业,也被压得大口大口喘粗气。
相关业界人士认为,这一轮紧张形势与2008年国际经济环境恶化不同,更大程度上是国家以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为导向,为防止经济过热而主动降温的结果。
黑龙江英特瑞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计算机信息技术企业。该公司自主研发的一款多功能型数控车床,已申请到国家发明专利。“可以说我的车床技术达到了国外先进水平,但在资金运营方面有困难,研发出来的好东西难以产业化。”公司董事长刘朝栋说。
老刘告诉记者,企业搞研发就等于烧钱,前期投入大。往往到成果出来了,大部分资金都已耗尽,真正到了产业化阶段反而成为“无米之炊”。
“当地政府部门也在替我们着急,多次组织金融机构与我们对接。虽然银行也承认我们产品的科技含量,但就是难给贷款,因为公司缺少可抵押的固定资产。”刘朝栋说,“信息技术企业的核心是智力资源,没厂房、少机器,最值钱的资产都在那几台电脑里,叫我们拿什么抵押?”
除了融资这个“老大难”问题,各种内外部成本的不断攀升,也在煎熬着中国的企业家们。无论是在纺织、玩具、鞋帽等传统加工制造行业,还是在电子、信息、医药、新能源这些新兴产业领域,同样的问题摆在了不同行业面前。
在东南沿海的福建,今年1-6月份,通信设备和计算机制造、有色金属、纺织服装等多个产业领域,均出现增速和用电量明显回落的迹象。
“用工、汇率、原材料、物流,各种成本都在涨,”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肖伟说,“由于成品药价格不变,医药行业的利润正逐渐摊薄。”
以今年第一季度为例,康缘的营业成本7478万元,同比上升了16.32%,与此同时营业利润为4536万元,同比下降了1.09%。
哈尔滨红光锅炉集团自2005年开始,将主营业务由传统的锅炉制造逐步转向风力发电机塔架生产领域,如今已是国内第三大风电机塔架制造企业。
红光集团负责人徐在山说,得益于国家鼓励发展风电产业,去年公司业绩大幅增长。“没想到今年国内风电开发项目迅速降温,红光集团也遭遇到订单少、融资难、货款回笼慢的困境。”
当前的经济环境导致不少企业进退两难。是继续在粗放型生产方式、低附加值的传统产业里厮杀,还是强忍转型“阵痛”知难而进?
两年前,以出口柴油发电机为主营业务的福建唐力电力设备有限公司遭遇金融危机冲击,来自海外的订单大幅下降,令公司总经理黄梦财至今还心有余悸。
“企业不能孤注一掷,把重心全部放在出口业务上。”黄梦财说。自此以后,唐力公司加快引进绿色节能技术,开发天然气发电机组,大力拓展内贸业务;同时通过在海外铺设自有营销网络,持续稳定外需。
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唐力公司内、外贸业务比重从2007年的3比7调整到如今的各占50%;同时依靠产品科技含量的提升,今年上半年公司订单量已达去年全年的三分之二,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0%左右。“总结经验,我们赢在内、外贸并举,坚持两条腿走路。”黄梦财认为。
清醒认识到眼前的困难形势后,不少企业选择了坚持,迎难而上。“困难归困难,公司总要继续走下去,”刘朝栋告诉记者,自己正准备将公司专利技术分解,先部分产业化,再争取实现整体项目滚动开发。“还有一个好消息,一家银行已同意给予我个人信用贷款,额度虽不多,但对于小企业来说,也算一场‘及时雨’了”。(参与采写:顾烨)(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