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杭州9月24日电(记者何玲玲、李亚彪、商意盈)过去30多年间,千千万万浙江人离乡创业;现今,千千万万个浙商又回归家乡。回归,成为750多万名省外浙商的流行语。
浙江省不久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六个月,全省浙商回归引进项目到位资金达708.67亿元,同比增长78%。短短半年,数百亿元的GNP成为浙江经济“篮子”中GDP。
41岁的陈俊健就是其中代表之一。在浙江东阳经济开发区,陈俊健面对刚刚投产的新厂房忙得不亦乐乎。这位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走出去”的浙商重新回乡,参与投资的一家制冷设备公司,上半年产值超过4000万元。
今年9月初,浙江省党政代表团赴宁夏、青海、贵州等地考察,此行内容之一就是看望当地的浙商;一个多月前,410多名来自省内外及海外的浙商受浙江省委省政府之邀齐聚杭州,启动“天下浙商家乡行”活动;在此之前《关于支持浙商创业创新促进浙江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
浙江需要浙商“回归”和自身的经济形势密切相关。今年上半年,浙江经济增速仅7.4%,再次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全国倒数第二。杭州、宁波、温州的增速分别为7.5%、7.1%和5%。
此外,产业发展与打拼创业的规律,也让浙商自身迫切需要回归。新疆通嘉集团副董事长、浙江人陆彤亚说,大量走出去的浙商完成了资本积累,正面临着新的产业转移;曾凭着韧劲和拼劲闯天下的浙商大多已经五六十岁,遇到了“交接班”这个巨大的考验。
研究人员认为,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让省外浙商无论在贷款还是项目的推进上,都不再如昔日那般如意。
浙江省委副书记李强认为,浙商回归反哺家乡,是浙江经济转型升级和浙商转型发展的客观要求。
九年前把总部迁回浙江青田的广东浙江商会会长邹立胜面临了近十年的土地匮乏困扰。前不久,他在当地政府支持下,拿到所需的50亩地。“思乡会传染的,广东浙江商会成立了一个回归小组。”邹立胜笑着说。
浙江省目前正实施“腾笼换鸟、退低进高”。“这似乎是为浙商回归准备的,我们也要做好转型升级准备,把新兴产业带回家。”在外省创业的绍兴人谢忠华决定把技术密集型的爆破公司设在家乡。77岁的香港杭州同乡会会长徐起纲则在家乡兴建商贸中心、文化设施,决定从事服务业。
《浙商》杂志对9位省外浙江商会会长所做的调查显示:多数人把现代农业、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列入回归投资计划。据海盐县统计,全县上半年19个浙商回归项目中,新兴产业数量、投资额分别占47%和36%。
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希望,省外浙商把资本积聚起来,抓住家乡发展大好机遇,投入浙江“四大建设”及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等工作中,推动“浙江人经济”和“浙江经济”融合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中历来重视衣锦还乡。回乡创业带来的不仅有物质上的满足,更多的是精神上的荣誉感和慰藉感,这是身在异乡无法感受到的。”上海市浙江商会执行副会长张国标说。(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