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成都9月24日电(记者张源培 李寒芳 杨迪)提起华商,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亚洲李嘉诚、泰国首富谢国民、马来西亚首富郭鹤年等商界“大佬”。但全球几千万华商,够不上富豪榜门槛的“小老板”占了绝大多数,他们越来越成为世界华商大会的主角。
“小老板”的福音
2013年,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的“起步价”为10亿美元。越过这个门槛的华商共有245人,净资产超过7000亿美元,占全部上榜富豪总净资产的13%。
这些长期雄踞华人富豪榜前列的商业巨贾一直是众多“小老板”的偶像。虽然不是每一个华商都能成为李嘉诚,但“大佬”们的创业精神和财富管理经验一直是“小老板”们的榜样。正在成都举行的第十二届世界华商大会为他们提供了学习的机会。
此次华商大会是继南京后,这一全球最具规模和代表性的华人商界盛会第二次来到中国内地,其宗旨就是加强全球范围内华商间的联系与友谊,促进交流、合作与发展。
本届大会聚集了来自104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余名嘉宾,参会国家和地区数、与会嘉宾与代表的广泛性均创历届之最。
很多目前还不够出名,资本还不够雄厚,规模还不够庞大的华商“小老板”都希望通过这样的大会了解未来发展的商机,当面学习商业巨贾的成功经验,希望将来撰写一跃成为世界级企业家的商界传奇。
第一次来参加华商大会的刘叶在加拿大多伦多经营度假村、老人院和私立学校已经有15年的时间。她说,希望能和不同国家的华商进行交流,互相学习,提高自己,争取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把自己的公司做大做强。”
从“小老板”做起
华商“大佬”的财富令人艳羡,但翻开他们的奋斗史,大多是白手起家,从“小老板”一步一步做起的。
在今年4月公布的福布斯全球华人富豪榜上,排名第六的施至成是菲律宾首富。12岁时,施至成从中国福建的老家漂洋过海来到菲律宾,从杂货店的帮工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卖鞋、开鞋店当“小老板”、而后经营购物商场……
如今,施至成家族的“鞋庄”(SM)集团已是拥有购物商场、房地产、银行等产业的商业王国。成都的第二座SM购物中心正在筹划中。
清华大学华商研究中心主任龙登高说,与东南亚的“老侨”不同,目前从事中小企业经营的华商主要是十几年前离开中国的新移民,其中大部分来自北美和澳大利亚等地。他们从事服务业居多,也有一些投资科技型企业。
四川省侨办发布的报告显示:随着2009年四川省启动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以来,以新华侨华人为主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迅猛。IT、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等高科技企业,以及金融、广告、教育等现代服务业都成为海外华商“小老板”们的投资重点。
2008年从美国回到成都创业的陈元伟,公司最初的规模只有20余人。经过5年多的发展,“小老板”已经变成了拥有200多名员工的制药企业老总,距离“大佬”的目标又靠近了一步。
“小老板”也不易
前来成都参加第十二届世界华商大会的“小老板”朱海安在比利时经营餐饮业。他说,在把目光投向李嘉诚这样的商界领袖时,还要注意到广大的中小企业华商,他们虽然单个力量不大,但聚沙成塔,所投资的领域也是五花八门,下一轮中国经济改革中可以发挥一定力量,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祖国的建设。
但华商“小老板”也面临诸多挑战。以四川省为例,中小侨资企业竞争激烈,制约其发展的内外因素较多。
四川省侨办的研究报告指出,土地资源过分集中于大集团大项目,大量有前途、效益好、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小企业难以落地。
此外,对侨资企业在税收、贷款等方面尚没有得到或落实任何具体的优惠和扶持政策。一旦遭遇金融危机冲击,造成损害,中小企业华商只能自我疗伤或自生自灭。
龙登高认为,华商“小老板”的优势是既有国内的人脉网络又了解海外市场的运作,如果能整合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优势,不断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小老板”变“大佬”的传奇就可能上演。(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