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爱笛 于 2014-3-9 07:05 编辑
来源:新疆金信银通
看了新闻,实在是太愤怒了!
3月1日晚9时20分,10余名统一着装的暴徒蒙面持刀在云南昆明火车站广场、售票厅等处砍杀无辜群众。昆明市政府通报,火车站暴力恐怖案件是由新疆分裂势力一手策划组织,目前案件已造成29人遇难,130余人受伤。民警当场击毙4名暴徒、抓获1人。
联想到最近,,新疆喀什、吐鲁番鄯善县、和田等地连续发生多起恐怖份子袭击造成的流血事件,举国震惊。社会高度关注,中央高度重视,一大批中央高层领导集体赶赴新疆维稳、目前新疆正处于空前的维稳状态下,形势严峻。人们在强烈谴责恐怖分子的罪行,声讨境外敌对势力的同时,也不禁要问:新中国成立已60多年,对少数民族制订了远高于汉族的很多优惠政策,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得到了很大发展,生活得到了巨大改善,为什么他们还不满意,还要闹?为什么民族矛盾还在激化?
我们的民族政策是否存在问题,除了中国,世界上很少有国家对公民做出民族划分和认定。
2012年2月13日中央统战部常务副部长朱维群在中共中央党校《学习时报》头版头条位置发表了一篇《对当前民族领域问题的几点思考》的文章,这篇带有强烈前瞻指导意味的文章,其主旨和要点是从源头上重新审视检讨中国的民族政策。要求淡化民族意识,取消民族识别,避免民族身份政治化,涉及了一系列敏感问题。
美国只有一个民族——美利坚民族!只有一种语言——英语!而我们处处在标识差异:你是汉族,我是维吾尔,差异就是歧视!还要搞出千百种语言,更是荒唐!
消灭歧视!中国只有一个民族:中华民族!只有一种语言——普通话!(国语)全体中华民族一律平等!
这才大致体现了大陆学界1990年以来对民族政策反思中触及民族理论和民族自治理论部分的观点和成果,是当前民族问题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标志着大陆民族学界在这方面的探讨,终于影响到决策中枢。被认为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今后民族政策的走向。
当今世界,民族问题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和世界政治进程影响最大、最深远的重要问题之一。目前世界范围内的民族问题和矛盾广泛存在,由民族矛盾和宗教纷争而引发的种族骚乱、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此起彼伏,深刻地影响着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社会政治生活。在我国,民族问题,民族差别、民族矛盾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我们应该承认、应该正视。民族问题弄不好就会出大乱子,甚至造成国家分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谨慎处理,绝不能掉以轻心,酿成大祸。
但是,另一方面,民族差别不过是不同人群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方面的不同,而且总是在不断变化融合的过程中,本与政治无关,不应该过度政治化。中国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差别,比汉族内部不同地区的汉民比如客家人、潮汕人、福佬人与北方居民的差别还小。只要宽容、平等相待,是容易友好相处、处理好的。全世界将近200个国家当中,90%以上都是多民族国家,美国、澳大利亚等整个所谓的“新大陆”,基本都是移民国家。美国几乎拥有全世界所有国家的各种民族,但却成为民族大熔炉,并没有所谓民族问题。全世界把民族身份政治化、民族矛盾政治化的只有中国等少数国家。中国多民族互动的过程几千年来没有中断,始终进行。现在出了一些问题,我们应该更多的检讨中国自己的民族政策,借鉴其他国家处理民族问题的成功经验,以求改进。
另一方面,其实,科学的讲,民族问题完全是一个伪问题。世界上哪里有什么固定不变的所谓“民族”?一个人的种族是黑种人、白种人还是黄种人;是蒙古人种还是马来人种可能与生俱来,不能改变,而其下一代都不能保证不变。如黑人与白人通婚其下一代人种都会变。而民族就更是不断变化了的。民族是某一个时期某一特定人群的历史和文化现象,是不断变化的,不同民族总是处于不断迁徒、融合、同化过程中。稳定是相对的,流动和变迁是绝对的。每一个人都可能通过通婚、迁徒、出国改变自己的民族认同。譬如我国的主体民族汉族就是由当初黄河流域人数不多的诸夏民族不断融合、同化了两千多个民族、部族、氏族而形成的,千百年来有不少少数民族加入了汉族,也有不少汉族同胞加入了其他少数民族,如满族中的汉八旗。还有几千万人出国成了华侨、华裔,甚至与外国人通婚,融入了国外民族。即使是现在闹得最凶的维吾尔族,历史上原来也并没有这个民族,而是古代蒙古草原上的北亚民族回鹘9世纪西迁到现在新疆地区,联和中亚中世纪各穆斯林民族的后裔由九姓乌古斯与十姓回纥组成,西迁后一部分回鹘人曾以吐鲁番为中心,联合当地操焉耆龟兹语的民族,以后又融进了古代中亚一些民族及吐蕃、契丹、室韦等民族成分,包括一部分从汉代即已迁到西域的汉人,逐渐形成了今天的维吾尔族,比新疆汉人的历史都短多了,哪里来的“新疆自古就是维吾尔族的土地”“在新疆居住的汉族等民族都是外来民族”之说?藏族也是其前身吐蕃、西羌族融合了藏区很多民族形成的。中国辛亥革命后,很多满族人都改成了汉人,现在又有很多汉族人要改成少数民族。所以,民族身份这种东西很大程度上是人们在特定条件下自己主观认定的结果。
关于民族的定义向来极为复杂,没有定论。在此基础上,近些年来在西方又有新的思潮出现,其中代表性的著作是美国学者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写的经典著作《想象的共同体》一书,该书对民族的界定是:“它(民族)是一种想象的政治共同体——并且,它是被想象为本质上有限的,同时也享有主权的共同体。”
“民族就是想象出来的共同体”,非常精辟!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说:“它是想象的,因为即使是最小的民族的成员,也不可能认识他们大多数的同胞,和他们相遇,或者甚至听说过他们,然而,他们相互联结的意象却活在每一位成员的心中。被想象为拥有主权。
民族想象为有限的,因为即使是最大的民族,就算他们或许涵盖了十亿个活生生的人,他们的边界,纵然是可变的,也还是有限的。没有任何一个民族会把自己想象为等同于全人类。
民族被想象为一个共同体,因为“尽管在每个民族内部可能存在普遍的不平等与剥削,民族总是被设想为一种深刻的,平等的同志爱。最终,正是这种友爱关系在过去两个世纪中,驱使数以百万计的人们甘愿为民族——这个有限的想象——去屠杀或从容赴死”,成为这个世界最大的悲剧之一,多么可悲!著名学者王小强先生在他发表在《香港传真》《参阅文稿》上的巨著《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中对此也有很多精辟论述。
因此,当今世界,除了中国,其他国家官方都从不介入民族身份的认定,更避免进行政治标签式的认定。今天中国大陆的民族概念、民族意识,民族政策及理论,完完全全是建国初期全盘学习苏联,受苏联民族理论和政策影响塑造的产物。历60年来,其影响大陆人的观念之深,甚至到了习而不察,认为理所当然的程度。然而,历史证明,苏联的民族政策是完全错误和失败的,直接造成了苏联和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等国的解体。民族身份政治化,是前苏联阵营国家的特有现象。在此阵营之外的其他世界,民族身份和民族认同问题,其他国家官方都从不进行,因为官方介入民族身份的认定,即意味着民族身份的政治性固化。国家介入民族身份的认定,在人为强化了各族群内部的自我认同的同时,也阻碍了不同民族间的自然交融与流动,削弱了国家认同,后患无穷。今日中国大陆正值各种社会矛盾高发期,尤其在民族地区,任何社会矛盾都易上升变成民族矛盾。近些年来,随着社会转型矛盾和国际环境变化,中国局部地区民族问题较为突出。在中央继续加大帮扶政策和维稳措施时,亦应回过头来,从源头上重新审视检讨我们的民族政策。
一、中国56个民族是官方人为认定的结果
中国有56个民族早已在国人心中形成牢固印象,但此观念却是前苏联民族学说的产物,是官方大规模民族识别和调查后,官方认定的结果。我国所谓56个民族的认定,与其说是基于人类学的结论,不如说是特定时期政治学人为作用的结果。在一个拥有几亿、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把很多只有几百人、几千人的小山寨、部落认定为一个全国性的民族也谈不上严谨严肃。因此被一些专家学者说成是“制造少数民族”。
中国自古以来各民族混居杂处,难以细分。历史上,我国究竟有多少个民族、各民族的族称是什么,历朝历代都没有弄清楚。而且多数民族受主体民族汉族文化影响很大,趋于汉化。56个民族中人数最多的前三个民族壮族、满族、回族都已基本汉化。辛亥革命后,虽有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之说,但中国并不仅止这五个民族,后虽有修正,却始终未有确数。鉴于此,1953年大陆第一次人口普查,中国政府要求按“名从主人”原则,让各民族自报族称。令人始料未及的是,全国自报登记上来的民族名称竟超过400种,仅云南一地便有260多种民族名称, 其次贵州有80多种。令中央政府颇感意外和为难。其实这些所谓民族都人数很少,很多只有几百人或千把人,不过是个部落,也没有本民族文字,所谓民族语言不过是一种地方方言,只在很小范围本村寨内使用,出去交往就仍要使用通用汉语或其他民族语言才行,大都是汉族及苗族、彝族等少数民族的一个分支,构不成一个民族。在解放后经济发展、交流增多的情况下,原本很快就会同化、融合于其他民族之中。而且从政治角度考量,庞大的民族数量,将令民族自治区域难于划分管理。此外,各民族人口多寡又涉及到少数民族代表名额问题。按规定,少数民族人大代表等需以人口比例分配,若人口数量不足,则至少分配一个代表。比如,壮族有1000多万人,按人口比例可选出10个代表,而赫哲族虽仅300多人,依旧要有1个代表的资格。比例不同,会在各民族间一些待遇上产生不平等。故而,甄别上报的400多个民族让中央很为难,判断其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是单一少数民族还是较大少数民族中的一支,就成了1953年后民族工作的首要任务。我国的民族识别工作从1953年开始到1979年国务院确定云南西双版纳的基诺族为单一民族,成为我国第56个民族止,前后历时30多年,但至今犹有遗留问题,到目前为止,据统计,中国尚有70多万待识别民族人口,其中绝大部分分布在贵州地区,如人口约67万的穿青人和革兜人、以及东家人、摩梭人、西藏的內说20多个族群,虽被划入汉族等民族,这些人成为单一民族的意愿仍十分强烈,对民族归并结果并不满意。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政府对少数民族优惠政策的诱惑非常大,成为单一民族就能享有巨大的政治经济利益。而实际上穿青人与当地汉人差别很小,很难分辨。在民族识别工作以前,他们原来并不在意自己的民族身份,甚至为了怕受歧视,还刻意隐瞒自己的民族身份。是政府的少数民族优惠政策诱使这些人非要想成为一个单一民族。
土家族的认定更具有传奇色彩:1950年9月29日,来自湖南永顺的山村教师田心桃,成为政务院总理周恩来的座上宾。田赴京,是作为苗族代表参加国庆一周年观礼的。但田心桃向周恩来等提出,自己并非苗族,而是土家族儿女。当时,土家族之名并不为人所知,意外出现的土家族让人们颇感意外,生活在湘鄂川黔四省交界处的土家族,在外界看来其实与苗族或汉族没什么区别,但在中央关注下,随后在民族识别中土家族就被认定成为单一民族。1980年代民族成分更改开始后,许多原被划为汉族、苗族的人口纷纷改为土家族,规模最大的是鄂西140万人口归并至土家族,据说是当地政府为了发展旅游事业、享受优惠政策,有利于发展地方经济,所以把大批汉人也划成了土家人。由是,土家族人口从1957年的50余万飙升至2000年的802万,人口在各少数民族中升至居第六位。人口膨胀大幅提升了土家族的政治地位。除民族代表增加,行政区划地位也向上晋级。湘西地区原为苗族自治州,后土家族人口数量压过苗族,遂改名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因人口急剧膨胀,1980年代,一些土家族代表还不满足自治州待遇,一度提出将湘、鄂、黔、渝地区土家族合并成一个省级自治区,这令中央始料未及。若出现省一级行政区划的变更,其牵涉与影响极为巨大,引起了中央的高度警觉。其时,国际形势动荡的外部环境及苏联解体的前车之鉴,不能不使中央在民族政治问题上谨慎行事。鉴于此,根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正式确认全国共56个民族,55个少数民族不再变,当时少数民族总人口已扩大为9120多万,占全国总人口已升至8.04%。这一过程表明,中国56个民族完全是政府主导人为确定的。有人说,当年中国如果不学苏联搞民族识别、民族自治,而是学其他国家淡化民族问题,致力于民族平等,扶助少数民族贫困落后地区发展经济,加大各民族人员交流通婚融合,中国现在绝不会有这么多少数民族,更不会有这么多少数民族人口,民族矛盾会少得多。而全面学习苏联的结果,可能今后还会给我国添很多麻烦后患,我们现在就必须认真总结反思,尽快绸缪良策,进行化解才行。
但是,56个民族确定后,就成了中国一个神圣的政治标志,一个不能多,也一个不能少。各级政府、人大、政协、群众组织都必须有56个民族的代表才行。每个少数民族的人口还都只能增加,不能减少,才是“令人可喜的政绩”。当初民族认定时,赫哲族仅300多人,鄂伦春族、 独龙族、塔塔尔族 、高山族、珞巴族等不少民族也都只有几百人,而且大量与汉族通婚,本来用不了多少年就会自行消亡,但为了保持56个民族长续永存,这些民族不受计划生育的限制,可以随便生,与汉族通婚所生子女也全部划为少数民族,使这些人口较少民族几十年来都暴增了几倍、十几倍。
现在,我国还有22个人口较少民族,总人口才60多万,其中人口最少的珞巴族只有2900人,塔塔尔族 、赫哲族 、高山族也只有4000多人。22个民族人口只占全国总人口的万分之四点八,只相当中国东部地区一个区县甚至一个大镇的人口。但是这22个民族却占到我国56个民族的40%。解决了这60多万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问题,就意味着22个民族实现了繁荣发展。为了不让这22个人口较少民族消亡,国务院于2005年还专门批准实施了一个《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05-2010年)》,对22个人口较少民族进行重点帮扶,以保证这些民族能够长久存在,还能继续发展壮大。
解放初期中国尚有许多少数民族有语言而无文字。调查显示:中国正在使用的120余种少数民族语言,使用人口在1万人以下的语言约占语言总数的一半;在1000人以下的有20余种,它们基本上处于濒临消亡的边缘。1949年以前,已使用文字的民族只有21个,文字24种。解放后,中央提出要“帮助尚无文字的民族创立文字,帮助文字不完备的民族逐渐充实文字”。1956年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成立,所长包尔汉。为少数民族创制文字也是借鉴的苏联经验。1956年2月,中央民族学院举办了400多人的语言调查训练班,抽调毕业生和少数民族干部培训后分赴各地调查。他们共研究了42个民族50多种语言,帮助有语言无文字的壮族、布依族、黎族、侗族、苗族、彝族等11个少数民族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同时改进与改革了拉祜文、景颇文、蒙古文、维吾尔文和哈萨克文等多种文字。壮、布依、苗、侗、哈尼、僳僳、佤、黎、纳西、白、土、瑶等12个民族和景颇族中说载瓦语的人有了新创制的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其中苗族因为方言差别大,国家还分别给黔东、湘西和川黔滇3个方言和滇东北次方言创制了文字或文字方案。因此,我国各民族现行文字共有40种。这些做法强化了这些少数民族的凝聚力,也固化了民族文化差别,避免了这些少数民族语言文化濒临消亡的境地,但被一些专家批评为“短视,后患无穷”,是利是弊尚有待历史的考验定论。“书同文”是秦始皇的最大功绩,保证了了两千多年来,中国各地汉族虽然操各种差异很大的地方方言,风俗习惯大不相同,但却都认同中华文化,而人为在国内制造。
出几十种不同文字来,是福是祸,实在难说。
二、为什么汉族人口越来越少,少数民族人口比例越来越高
中华民族有强大的生命力,源远流长。特别是主体民族汉族更是同化能力超强,历史上有很多少数民族曾经入主中原建立过统治中国的政权,包括汉族+鲜卑族建立的隋、唐两朝;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契丹族建立的辽;女真族建立的金;蒙古族建立的元;满族建立的清朝等等,但后来那些民族基本都被汉族同化了。元灭后就连留在中国的蒙古族人也大部分融入了汉族。现在的汉族是同化了两千多个民族、部族、氏族而形成的,所以才成为如今拥有近13亿人的世界最大民族。解放初期,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大约有3500万人,只占中国总人口的4%。而且其中2000多万人已经汉化,包括人数最多的壮族、回族、满族等民族。历史上世界各国基本上都是占优势的主体民族人口增长快于其他少数民族。按照规律,占中国总人口的96%的汉族具有绝对优势,经过60多年,应该已有大量少数民族人口融入汉族。少数民族人口比例应该越来越少,但实际情况却完全相反。
60多年来,中国的少数民族人口持续增加,占全国人口比重不断上升。根据已经进行的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少数民族人口1953年为3532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06%;1964年为4002万人,占5.76%;1982年为6730万人,占6.68%;1990年为9120万人,占8.04%;2000年为10643万人,占8.41%。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13792211人,已超过1.1亿人,已占9.49%。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比例远远快于汉族。而且2000-2005年,少数民族新增人口已经达到1690万,占全部新增人口的42%。至今少数民族人口再生产还处于高出生、高增长阶段,还面临着人口数量、人口素质、人口构成等严峻问题。以目前迅速上升的趋势而言,预计今后这个比例还将提高,到2015年,新生儿中少数民族有望首次超过汉族,0-14岁的人口中,少数民族比例有望达到50%以上。少数民族将成为中国人口增长的主力。汉族在全国分布的特点是东密西疏,1964年汉族占总人口比例还有94.22%。现在汉族已降至90%左右。据2005年的统计,汉族人口为118295万人,降至占总人口的90.56%。第五次人口普查新生儿共2300万。其中汉族700万,少数民族1600万。这个新生儿比例如果持续下去,到2100年,汉族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将只有30.5%,汉族将沦为少数民族。
根据专家计算,近年来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变动,除了自然变动、国际迁移变动因素外,还有更为重要的是社会变动(包括更改民族成份和民族通婚子女选报为少数民族成份者)因素,必须加以量化,这是国内有关部门和国外人口专家所关心的问题。据计算,1982~1990年在少数民族新增人口数量中的社会变动占了56.64%,而自然增长部分仅为43.36%,汉族则因此减少了14.15%的人口。民族人口政策上,我国是“一个国家,三种制度”: 只有汉族一族严格实施2人变1人的独生子女政策,在全国,因地区、城乡和民族不同,而实行有所变通的人口控制政策,即城市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大部分农村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少数民族夫妇可生育两个以上孩子,新疆牧区还实行“二、三、四”政策。概括起来就是“一二三四”政策,即大部分汉族只生一胎,极少部分汉族和城市少数民族可生二胎,大多数少数民族可生三胎,少部分少数民族生四胎。赫哲族、珞巴族、塔塔尔族 、高山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等人口少的民族,生育更不受限制,可以随便生,只提倡优生,适当少生。
在就学、就业、升迁等政策上对少数民族的大力优惠,也在一定程度上使汉族丧失了民族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并且加速了对汉族人口的分化和减少。如在就学上,少数民族可以加分,少数民族小孩不仅考试有加分,还有其他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比如说上大学减免部分学杂费、住宿费等等。部分汉族便想方设法改为少数民族,只要能跟少数民族沾亲带故,就挂靠到少数民族籍了.加速了汉族人口的减少。
在民族确定的政策上,也加速了汉族人口的分化。如夫妻一方是汉族、一方是少数民族的,其子女可以随少数民族,也可以随汉族。看起来,这政策很平等,但现实中“汉少”通婚的,几乎没有其子女定为汉族的。为何?傻瓜都知道,做少数民族有优惠政策,即使没有少数民族血统的,都设法去改为少数民族,何况还有一半少数民族血统,不是更光明正大、堂皇地做了“少数民族”么!因此,这政策,看似公平,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后患。
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汉族与中国其他族群的通婚率为:
赫哲族与汉族通婚率77.60%; 俄罗斯族与汉族通婚率74.04%; 高山族与汉族通婚率71.78%; 鄂伦春族与汉族通婚率65.62%; 锡伯族与汉族通婚率58.11%; 畲族与汉族通婚率49.9%; 满族与汉族通婚率41.94%; 达斡尔族与汉族通婚率41.5%; 京族与汉族通婚率41.45%; 蒙古族与汉族通婚率37.49%; 裕固族与汉族通婚率34.08%; 鄂温克族与汉族通婚率32.56%; 独龙族与汉族通婚率27.38%; 土族与汉族通婚率25.1%; 仫佬族与汉族通婚率24.87%; 阿昌族与汉族通率是19.76%; 瑶族与汉族通婚率19.34%; 白族与汉族通婚率18.76%; 土家族与汉族通婚率18.61%; 毛南族与汉族通婚率18.44%; 羌族与汉族通婚率18.35%; 布朗族与汉族通婚率:17.56%; 仡佬族与汉族通婚率17.42%; 彝族与汉族通婚率16.29%; 侗族与汉族通婚率15.16%; 拉祜族与汉族通婚率15%; 布依族与汉族通婚率14.86%; 苗族与汉族通婚率14.02%; 傣族与汉族通婚率13.49%; 黎族与汉族通婚率12.78%; 壮族与汉族通婚率12.66%; 景颇族与汉族通婚率12.64%; 基诺族与汉族通婚率12.28%; 回族与汉族通婚率11.85%(穆) 普米族与汉族通婚率10.91%; 水族与汉族通婚率通婚率10.34%; 瓦族与汉族通婚率10.27%; 撒拉族与汉族通率9.93%;(穆) 哈尼族与汉族通婚率9.08%; 德昂族与汉族通婚率8.77%; 朝鲜族与汉族通婚率7.59%; 傈僳族与汉族通婚率7.42%; 门巴族与汉族通婚率6.58%; 藏族与汉族通婚率6.49%;(佛) 塔吉克族与汉族通婚率6.11%; 怒族与汉族通婚率5.65%; 珞巴族与汉族通婚率5.4%; 乌兹别克族与汉族通婚率1.84%;(穆) 柯尔克孜族与汉族通婚率1.05%;(穆) 保安族与汉族通婚率0.97%;(穆) 维吾尔族与汉族通婚率0.62%;(穆) 东乡族与汉族通婚率0.23%;(穆) 哈萨克族与汉族通婚率0.21%。(穆)
一般来讲,异族之间百分之十的通婚率都是非常高的,更别说百分之三十四十,甚至百分之七十七的都出来了。百年后绝大部分少数民族都会是和汉族的混血儿,民族问题应该将不会如此尖锐。一般情况,异族通婚,配偶子女都会选择归属比较大的主体民族,这么高的与汉族通婚率按理说其配偶子女即使一半选择成为汉族,汉族人口也会大量增长。
但是,情况却完全相反,因为现行的对少数民族的各种优惠政策,使民族明显分化,让这些混血儿为了利益都成了少数民族,不论父母哪一方是汉族,他们在身份证上都成少数民族了,而且很多也随之信教了。长久下去,没有主体民族认同,对主体文化无认同,民族问题只会越来越严重。时下的民族异化政策后果非常不好,两边都不讨好。按照这种情况继续下去,当汉族比例变成低于50%时,有人说,可能就是中国解体之日,会重走苏联的老路。因为苏联解体前夕俄罗斯族占比就是从90%多,降到了低于50%。
最近,在北京、河南等多个网友的协助下,我们进行了一个“国家政策优惠驱使下的改族现象”的调查,通过具体的走访调查,发现由于国家对少数民族的优惠政策造成大量的汉族改族,主要是改为回族、维族和蒙古族等,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如果这一现象不引起重视,将给中国的未来走向埋下严重的隐患。
目前国家对少数民族的优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考、中考加分
少数民族考生可以加分10到50分不等。少数民族小孩不仅考试有加分,还有其他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比如说上大学减免部分学杂费、住宿费等等。
2、计生优惠
少数民族可以生两到3个孩子而不受计生政策的限制,但汉民族是严格的一胎政策。
3、丧葬优惠
少数民族可以土葬,汉民族必须火葬。还美其名曰照顾少数民族丧葬习俗,殊不知汉民族同样有入土为安的传统习俗。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也向来有入土为安的古训,在中国文化经典三礼中,丧礼占了很大的篇幅,对丧礼的重视是中国人维持血脉根基,重视人文有序传递的一个很重要的象征,而入土为安是前提。但时至今日,中国人的入土为安已经成了个奢望,以前恶毒的诅咒所谓的“挫骨扬灰”“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在今日成为现实:人死后全部火化,难怪有人很露骨的说:这就是你们汉族人该受的火狱之刑。
4、经商优惠
按照有关规定,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群众进行个体经营的,允许其试营业1至3个月,免收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对进城经商的少数民族群众进行个体经营的,免收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
少数民族群众设立公司制企业,最低注册资本为3万元,可分期注入,首次出资额不低于注册资本的20%。同时,支持和鼓励少数民族群众利用当地资源兴办合伙企业和个人独资企业,并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
此外,根据实际情况,工商部门将大力支持少数民族群众兴办特色旅游业,鼓励其从事经纪人业务或兴办经纪人机构,并允许经纪人或经纪人机构试营业1至6个月。对守法诚信、信誉良好的企业实行免予年检政策。
5、法律优惠
即中共中央1984年第5号文件提出的:“对少数民族的犯罪分子要坚持‘少捕少杀’,在处理上一般要从宽”。
6、宗教优惠
对汉民族的宗教信仰事实上有严格的管控,但对某些少数民族的宗教却任其蔓延,束手无策。
基于以上种种国家性的优惠政策,使汉族人感受到一种受歧视的感觉,也导致了一部份汉族产生了为得到优惠而改族的想法。
在本次的调查中,据北京网友晴之路提供的北京朝阳区2010年户籍变动的资料,其中安贞里派出所所辖区改籍人数为232人,全部是由汉族改为少数民族。亚运村派出所所辖区改籍人数为167人,全部是汉族改为少数民族……其余各派出所辖区数字不一一列举,均体现为汉族改少数民族的现象。
河南网友在河南开封、郑州等地走访调查,发现有相同的现象,而且2009、2010年以来改族的人数大大超过过去几十年。据分析,为孩子高考而改族的占改族人数的60%以上,22%是为逃避计划生育,10%是希望能土葬,3%是因为宗教原因。
改族的途径,主要是夫妻双方有一方是少数民族的即按少数民族入籍,甚至只要是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中只要有一人是少数民族,即通关系按少数民族入籍。也有通过过继、入赘等改籍。
后果分析:
目前由于计划生育的不平等,本来少数民族人口生育增长比例已大大超过了汉族,少数民族的人口占比已从1949年的4%快速增长到今天的10%,再加上目前的改族风,少数民族的人口总量更加如滚雪球一样的快速增长。
有人说这些人虽然改族,但其族性应该仍然是汉族,其实不然,改族后,可能第一代人仍保留有汉民族的民族族性和生活习性,但从第二代开始就基本上融入少数民族,第三代就已完全对汉族没有了认同感。所以客观上这些人的改族事实上加快改变了中国民族人口的比例,改变了中国固有的人口生态比例,而由于中国的民族成分的复杂, 再加上民族政策的失衡,将使中国走向动荡和不可预测的未来。
从以上资料看,中国目前实行的对少数民族的大量优惠政策确实值得商议。有人说中国是当今世界上唯一歧视本国主体民族的国家。对汉族的人口政策,包括其他方面的民族政策,使汉族论为世界上最没有民族意识、最没有民族信心、最没有民族自豪感的一个民族!汉族人口,已经像一种慢性自杀,虽然现在不是很显眼,却已经病入肌里了,再不改革,即便令扁鹊和华佗再生,也无能为力了!网上流传着一段话,说中国一等洋人,二等官。三等公差,四等富。五等少数民族,六等汉,普通汉族人民是最低贱的人群,汉族成了中国最低等的民族!汉族正在被迫走向灭亡。表达了部分民众的怨气和不满,应该引起有关领导重视。
根据人口统计,2018年以后,汉族人口将停止增长,2030年以后,50年代每年出生两千五六百万的人口高峰期出生的人口都将进入死亡期,即每年要死亡2000多万人,而届时每年新出生人口不会超过一千万人,也就是说每年要跌落式减少一千五六百万人口,主要是汉人,而少数民族人口那时却还会在增长,后果如何,令人不寒而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