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广超和孩子们在一起。
6月下旬,虫草假(学生们放假帮家人挖虫草)结束,在青海玉树土门达小学支教的马广超迎来最欣慰的事:这个只有51名学生、3名教师、长期用板房当教室的小学,合并到了玉树州仲达乡中心小学。新学校设施并不完善,但比原来不知好了多少倍。“条件好了,师资力量也增强了,学生们读书更安心了,这是我多年来一直盼望的。”马广超说。
小伙子今年29岁,老家在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良庄镇东延东村。大学毕业后,他放弃青岛舒适的工作,来到青海玉树山区。从泰安到西宁,坐火车要26个小时;从西宁坐大巴然后再搭车到他支教的小学,比坐火车的时间还要长。
第一次来到玉树,当地教育局把他安排到条件相对较好的一个乡中心小学,哪知他搭乘的顺路车司机忘了停车,竟将他一路带到了囊谦县条件最艰苦的麦曲村麦曲小学。海拔4600多米,一年有近10个月下雪,最低气温达零下42摄氏度,没有自来水,没有电,没有手机信号,学生平常吃的蔬菜只有土豆和卷心菜……当晚,尽管穿着羽绒服又盖了两床厚被子,马广超仍然冻得打哆嗦,再加上严重的高原反应,他头晕目眩,恶心呕吐。
但马广超留住了。最初去支教时,他只想做一年,把支教经历当作一次锻炼。“但是真正到了那里才发现,这些孩子是多么需要我。”马广超说,他忘不了当年他离开麦曲小学的时候,几个孩子坐在操场上哭了一下午。但是,他将要去的瓦作小学也需要他,因为那个学校只有一名代课老师。他先后在7所学校任教,哪里有需要就去哪里,没有工资和补贴。很多支教老师受不了生活的艰苦,纷纷走了,可他一待就是5年多。长期的高原生活,让马广超的脸上有了地道的“高原红”。
在玉树,山路险峻,马广超经历过几次车祸,好在活了下来。2010年10月,他到玉树接香港来的志愿者曾敏杰一行,带着给孩子们的过冬物资前往瓦作、麦曲,途中遭遇车祸,曾敏杰和另外两人不幸遇难,马广超因为坐在前边的大卡车上幸免。
马广超先后写过两封遗书。第一封是在2009年虫草假,他身上长满了水痘,他听说过去有3个学生得这种病死了。“爸爸、妈妈:我现在得了一种不好治愈的疾病。如果我死了,请不要怪罪任何人,尤其是格桑花西部助学协会,我很感谢他们,是他们让我这辈子没有白活!如果上苍再给我一次生命,我还要继续坚持在青藏高原义务支教。”
第二封遗书写在2010年玉树地震后,当时余震不断,随时都有危险。“爸爸、妈妈:我现在支教的玉树发生了地震,伤亡了很多人。如果我死在这里,请恕儿此生不能给您们尽孝。也请您们不要怪政府和学校,我是自愿到玉树来的,我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如果有来生,我会加倍孝敬您们!”他把遗书交给一个熟悉的大阿卡(大和尚),告诉他万一自己遇到不测,就请他转交给自己的父母。
母亲是在马广超去青海支教半年后才知道的,也是在地震后3天才联系上的,家里人、家乡人给了马广超有力的支持。家乡区委书记王永征去年夏天带着钱和物资专赴玉树看望马广超和孩子们。“当看到小马支教的艰苦环境时,眼泪都要下来了。小马真是好样的!”
马广超在家乡入了党,他被评为“全国百名优秀志愿者”。每年春节回家,他最忙的就是联系当地公益人士给孩子们捐赠物品,带回玉树。去年春节,家乡一位煤老板捐了5000元,马广超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回去给孩子们买51套保暖内衣换上,“他们实在太需要帮助了。”
马广超支教,起初不仅要从汉语和最简单的数字教起,甚至还要教孩子们洗脸,因为他们没有这个习惯。“这些年,除了传授知识,我对这里的孩子们更多是一种希望。我给他们讲外面的世界,让他们有个憧憬。”马广超说,他现在最大的梦想就是希望能把那些孩子带出来,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