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海口晚报
生活就是变革,完美就是不断变化。2012年9月,海口市将云龙镇确定为第一个试点的“计划单列镇”,2013年,海口市将云龙镇作为第一批“统筹城乡示范镇”。昔日的“红色云龙”被赋予了今朝的时代担当,扛起了新型城镇化改革的大旗。
六权确权———产权交易平台———增减挂钩项目,撬动社会资金积极参与统筹城乡建设,项目股权融资,社会资金建设新型社区……一系列的改革,尽显壮士断腕的勇气。云龙镇在土地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等方面大胆破题、先行先试,努力探索一条符合海口实际、促进统筹城乡发展和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模式和新路径……
六权确权
进入收尾冲刺阶段
统筹城乡改革最根本的着力点就是要解决城乡要素自由流动的问题,通过“确权颁证、还权赋能”,让农民享有可以流动的财产权利,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辞强调,农村六权确权这篇大文章做好了,统筹城乡这盘棋就满盘皆活。
六权确权,难度相当于第三次土改。琼山区委常委、云龙镇委书记刘立武说,云龙镇确权试点面临着技术标准不一、法律规范不协调、历史遗留问题错综复杂等诸多难题。在市职能部门和琼山区全力支持下,逐步摸索出“依法办事、因地制宜、尊重历史、重视现状、村民认可”的工作原则,总结出了“把好三关、三个自主、三个自愿和土地三化”的确权工作经验。
“目前,六权确权进展顺利,已经到收尾冲刺阶段。”云龙镇镇长胡余亨介绍,在国家不动产统一登记政策正式实施前,云龙镇的六权确权发证工作已“箭在弦上,引弦待发”。据了解,截至目前,云龙镇完成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857宗10.034万亩;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测量95个村7.68万亩;林权确权面积3.48万亩;房屋所有权确权95个村80万平方米;宅基地使用权确权6603宗900亩。
“农村集体土地管理体制创新,可以激发农民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热情。”市委农办副主任吴其军说,确权是基础,流转是关键。通过六权确权可以有效解决农村产权存在的诸多问题,达到“四至明确、产权清晰、一张图管到底、确权全覆盖”的目的,做到“确实权、颁铁证”,有效维护老百姓的权益,具备土地产权流转的基础。他表示,云龙六权确权工作比较扎实,方法比较先进,云龙确权模式基本具备了在全市铺开的条件。
交易平台
农村产权自由流转
2014年春节后,云龙镇北坡村的20多户农民坐上了全镇土地流转的“首班车”,做成了该镇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成后的第一单生意。
涉及该村20多户农民的30多亩土地进入交易平台后,经过规划等必备审核,成功对外发包,以1000多元一亩的价格租给一种植户,该地块目前已种上花卉。
这一土地自由流转的案例,标志着云龙镇农村产权交易平台这个“土地银行”正式运行。云龙镇镇长胡余亨表示,整个交易平台运行后,农民可以把自己的土地存进这个“土地银行”,实现土地交易的自由流转。
市委常委、副市长巴特尔在云龙产权交易平台调研时强调,一定要高起点建设好与农民利益休戚相关的“土地银行”,在争创实践范例上率先破题,为全市统筹城乡发展探索新经验积累好做法。目前,云龙镇正逐步展开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工作,农民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进行土地流转,盘活不动资产。
在云龙镇党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辞充分肯定了云龙镇六权确权和产权交易的工作成效;8月20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倪强也在调研中指出,云龙镇的六权确权、增减挂钩等实践经验应该好好推广。
增减挂钩
农民将住上新型社区
2014年9月2日,儒来新型社区规划论证和研讨会在琼山区政府召开,众多部门、专家纷纷对新型社区的建设建言献策。
没有先例可循,没有范本将就。如何利用社会资金有效盘活和利用存量土地资源?作为第一个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社区,云龙镇在思索、在实践。
“积极抓好土地增减挂钩项目,为海口探索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做贡献。”云龙镇委副书记朱焕珍表示,儒来新型社区的谋划,体现在制度层面上,将在基本完成六权确权、产权清晰的基础上,探索整合棚户区改造、土地整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政策,并形成制度成果,为海口争创实践范例带头破题。在这个过程中,清晰的产权关系是对接金融资本的关键因素。
云龙镇增减挂钩项目将把农村分散居住的村庄集中安置到镇区,并将原有村庄建设用地拆建复垦。老百姓通过土地增减挂钩将可以在镇上住上新房,享受跟城市人一样的公共服务。而拆掉的老房子复垦,还是农民自己的土地。
云龙镇重点建设儒来、龙盘、云蛟等3个新型农村社区,已经启动儒来社区的建设工作。目前,有意愿参与增减挂钩项目的村组数量已达36个,涉及农户1593户、7225人,可以整合建设用地1752亩,安置和产业配套需要753亩,可以节余999亩支持其他重点项目建设。琼山区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基本具备了增减挂钩项目启动的能力。
社会资金
“相互搭车、相互促进”
修路,安装路灯,建起公园,通上燃气和水,镇区面貌逐渐像样了……
在云龙镇生活的群众惊喜地发现,云龙的基础设施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云龙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云龙镇委委员王绥臻介绍,全镇8个村(居)委会全部实现通水、通电、通网络;基本实现行政村道路水泥硬化。“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社会资金功不可没,这得益于城镇化投融资机制的初步建立”。
山湖海项目是琼山区探索项目股权融资的第一个试验田,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到云龙镇区的建设中来。据了解,云龙镇通过建立城镇化投融资机制,引导民间资本公平进入云龙镇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和公共服务领域。一年来,有1个多亿元的社会资金参与到云龙统筹城乡示范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中来。
2013年,省住建厅重点扶持3500万元建设云龙风情小镇,市政府投资3000万元建设云定路市政工程。除此之外,云龙镇主动出击争取中央、省资金,省市区各职能部门也纷纷支持,建设了云定路、云美路、日间照料中心等。在这些项目的带动下,总共吸引了1亿元社会投资建设镇域基础设施:裕泰公司投资3200万元修建3.5公里丽江路;中富国地公司投资3000万元打造龙郡湿地公园;南国公司投资849万元铺设8公里应急供水管线和修建187杆路灯;民生燃气公司铺设燃气管道;省路桥公司投资200万元对云定路镇区段进行升级改造……
社会资金的撬动,使云龙镇的投融资体制改革呈现出相互搭车、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态势。2013年,云龙镇的裕泰·龙湖湾、南国威尼斯等社会投资项目完成投资18亿元,极大地拉动了云龙镇城镇化的建设。
造血帮扶
打造集体经济范本
9月2日,在云龙镇云阁村委会南山村果子狸养殖基地,村委会主任杜世河高兴地对记者说,“现在已养了200多只果子狸种苗”。
南山村人均收入3200元,是云龙镇五个贫困村庄之一。如何帮助当地农民实现脱贫,走上致富路,成为云龙镇改革创新的课题之一。
海口市供销社与云龙镇因地制宜,创新帮扶的方式和方法联手帮扶。“合作社实行的是股份合作集体经济新模式。”杜世河介绍,目前采取的是供销社+村委会+全体农户的模式,南山村82家农户用土地入股占49%,云龙供销社出资占34%,云龙供销社职工运营管理占股15%,云阁村委会干部占股2%。南山村果子狸养殖合作社通过以种苗折价或现金分红的方式兑现股权收益,使南山村村民各家各户能够通过养殖得到实惠。
“这种新模式体现在由输血扶贫变为造血帮扶。”云龙镇委委员、武装部长谭军表示,云龙镇努力在扶贫工作创造新模式,努力打造集体经济范本,带动贫困村的产业发展。
杜世河说,除了养殖外,目前美丹村也在尝试集体经济种植合作新模式,已经与金鹰公司洽谈合作种植500亩有机瓜菜基地,“合作成功后,农民将在地租、红利、打工三方面得到回报”。
记者手记
带头破题
统筹城乡发展
第一个试点的“计划单列镇”,第一批“统筹城乡示范镇”—————在海口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道路上,云龙镇首当其冲。趟新路,先试水,云龙责无旁贷。
改革当有壮士断腕的勇气。云龙挑起了改革的责任担当,在土地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等方面大胆破题,呈现了“小镇大平台”的良好发展势头。
创新是科学发展的生命力。云龙通过体制创新、制度设计和资源配置,释放发展活力,全面提升镇域经济发展水平。
海口的统筹城乡发展,任重而道远。云龙的带头破题,正努力探索一条符合海口实际、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模式和新路径。云龙的先行先试,不应是“孤军奋战”。海口的各镇,也应走在争创实践范例的路上。
链接
云龙镇推进“镇级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理顺市级、区级和镇的职责和权限。成立了琼山区住建局云龙规划建设管理所,配备了村镇规划师,统一组织各项规划实施。成立了云龙镇市政服务中心,逐步向工业化、城镇化管理模式转变。成立了云龙镇财政所,探索镇级财政独立核算。
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搭建就业和社会服务保障平台。已建成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大楼,整合新农保、新农合、城镇医保、城镇养老等社会保障服务业务,在全省率先实现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一站式”办公和“一条龙”服务。(吴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