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53|回复: 0

非洲的中国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9-12 02:26: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财富帝国

大量中国移民进入非洲是受金钱的驱使而非思想观念的变化



《中国的第二大陆—-一百万的移民如何在非洲建起一个新的帝国》由霍华德·弗伦齐·科诺普所著,共304页,定价为27.95美元或22.50英镑,买自Amazon.com, Amazon.co.uk



“NI HAO” and “chi ku”也许是形容在非洲的中国人最引人瞩目也是最常见的两个词了。他们的意思分别你好和吃苦。第一个词是霍华德·弗伦齐一直使用的词。他一直奔走在非洲和中国之间,有着一位加纳血统妻子,是美国纽约时报的资深记者,由于会说中国话,因而能与许多在非洲的中国人交流(从赞比亚体格结实的砖匠和利比里亚妓院的老鸨,到马里的工程师和莫桑比克的农民)。很多刚到非洲处于散居状态的中国人经常用第一个词,为了显示他们的实力,不惜在偏僻又糟糕的地方生活,但同时又惊人的勤奋工作。至少在中国人以及非洲人眼中,这似乎是来自英国,法国和美国悠闲散步的游客已经丧失的品质。

散居在非洲的中国人的数量是很难确定的。弗伦齐先生在他新书的标题上所引用的一百万这个数量也许还是低估了。他说,大部分居住在非洲的中国人,来这里是为大型项目而工作,他们待在这里要么像大胆的企业家一样单打独斗,要么就是以家庭为单位。中国公司会带远远超过他们本公司的人来非洲做繁重的工作,这是西方国家的公司不曾做过的。弗伦齐先生又提到,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在2011年对雇用1亿非洲人的决议进行了表决,并罕见地得到了通过。有一个谣言在非洲流传甚广,那就是来非洲的中国工人都很粗鲁,并且是劳改犯人。弗伦齐认为这是毫无依据的。

有关于贸易和投资的数据也很难得到证实。根据弗伦齐先生所使用的数据来源,在2001年到2010年间,中国的进出口银行超过世界银行,扩大了对非洲国家的贷款,总值可达627亿或者125亿。其他数据显示的可能更高。无论如何,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人和中国的投资源源不断的涌入非洲,主要用来购买原材料,助推中国经济的腾飞。

很多人都对中国在非洲的大量投资的举措不解,不清楚这是中国政府推广中国价值观的策略(像一百年前欧洲人统治非洲大陆一样),还是由中国人自己组织的掘金团去非洲淘金,并且不受中国政府的管制。

由弗伦齐先生记录的这些对话都有一个共性,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48个国家都强烈支持第二个论点。事实上,许多在非洲的中国人都不太喜欢国内的环境,并且已经敢于像欧洲先锋所做的那样寻求一个新的世界,开始新的生活。许多人指出中国现在的环境是这些散居在非洲的中国人的动力,甚至有言论说,相比较而言,有些人更喜欢非洲。

与此同时,许多在非洲的中国人会有一些种族言论,表达他们非常爱国。他们也许比之前的劳动者更倾向于紧密的结合。除了与总统和将军等掌权的人合作之外,他们对一起共事的非洲人还是比较担心的。

事实上,在弗伦齐走访过的每个国家里,非洲人由于懒惰和能力不足,效率普遍较低。一个在纳米比亚的大企业家说,90%的非洲人不安稳。一位在利比里亚的旅店老板称,他的同胞通常会自己携带毛巾,因为不想使用当地人用过的毛巾。

中国人在非洲所造成的影响有时与中国的核心价值相差甚远,很多非洲人也已变得对中国人十分警戒。弗伦齐先生写道:在几内亚,亲眼目睹中国人对环境的掠夺,驱逐毫无权利的地主和无视当地法律进行行贿。最恶劣的是,让糟糕的政府劣迹斑斑之后,中非之间的积怨越来越深。当然,大量倾销廉价劣质的商品也是抱怨的根源,此外工作地点恶劣的安全状况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纳米比亚,一个当地的维权运动者说中国商人通常只支付他们市价的三分之一。违法垂钓、象牙走私、砍伐树木等现象变得越来越普遍。因此许多非洲人担心,这种不良行径会在这块大陆上散播并蔓延。

与此相反,一些非洲领导人明显喜欢与政府亲近和把人权及透明度完全放在一边的大型企业,然而表面上仍冠冕堂皇地说是双赢:非洲和中国平等互利。安哥拉和津巴布韦总统就是其中两个最典型的例子,类似的情况不胜枚举。此外,如果西方的捐赠者和投资人对上述问题设定条件,非洲的领导人就会巧妙的威胁说要倒向东方阵营。由于一系列的相互作用,中国进入非洲俨然是非凡的成功,而且建设的道路和桥梁也起到了很大作用。然而,弗伦齐先生说:“意识和文化却没得到任何发展。”

原文链接:

http://www.economist.com/news/bo ... tirely-driven-money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12-22 07: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