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于雅典西南约10公里、航运繁忙的比雷埃夫斯港(比港),一排排高耸的深蓝色桥吊已成为中远海运比雷埃夫斯港集装箱码头(比港码头)的独特标志。桥吊下,巨大的机械手正从集装箱船上抓取一个个集装箱;远处则是停泊在外海等待进港卸货的大船。
“二号码头水深16.5米,足以靠泊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船;已经投产的三号码头东侧泊位水深18.5米,还有两个建设中的超大型集装箱船泊位水深19.5米,我们给飞速发展的集装箱船运预留出足够的水深……”向记者介绍情况的中远海运比雷埃夫斯港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比港公司)副总经理张安铭自豪地说。
在“一带一路”绵长的路线图中,希腊最大港口比港地理位置优越,它既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进入欧洲后的大港,也可以通过中欧陆海快线与丝绸之路经济带连接起来。近十年来,通过中远海运集团的参与,比港正成为“一带一路”上的一颗明珠,熠熠生辉。
中远海运2008年和希腊方面签署为期35年的特许经营权协议,并据此于2010年10月1日正式接管比港二、三号集装箱码头。尽管有国际金融危机和希腊债务危机的不利影响,几年来比港装卸量仍成倍增长。2015年,比港集装箱吞吐量从2010年的88万标准箱增至336万标准箱,全球排名从第93位大幅提升至第39位。
亮丽的成绩单为中远海运在比港的进一步发展铺平了道路。2014年12月,希腊议会批准中远海运投资2.3亿欧元扩建比港三号码头西侧。2015年1月22日,三号码头扩建工程开工。它将使比港公司的操作能力从当时的每年370万标准箱增加到620万标准箱,靠泊万箱以上集装箱船的泊位从3个增加到5个,使比港成为地中海地区最具竞争力的集装箱码头。
2016年4月8日,中远海运和希腊共和国发展基金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和股东协议,中远海运以3.685亿欧元收购港口管理局67%的股权。
代表希腊政府在协议上签字的发展基金主席比齐奥拉斯认为,这是一项互利共赢的协议:对中国来说,协议是促进欧中关系的更广泛战略的一部分;对希腊来说,它让希腊成为亚洲产品进入欧洲的主要门户,让比港有机会发展成欧洲最大的港口之一。他认为,中国人正在为比雷埃夫斯带来港口管理经验以及大量的集装箱货物量,希腊则提供了重要的地理位置、历史悠久的港口以及出色的人力资源。
参加签约仪式的中远海运集团董事长许立荣说,比港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一站,是中欧陆海快线海运段与铁路运输段的交汇点,在欧洲有得天独厚的重要位置,是中国走向地中海的门户港,借助这一港口可以有效促进中国与地中海之间的海运繁荣,也符合中远海运集团的发展大战略。
确实,作为中欧陆海快线的海陆连接处,比港扩建项目将使陆海快线运行更加顺畅,为快线沿线国家的经济增长作出贡献。
对中远海运来说,接管港口管理局是机遇也是挑战。中远海运迄今为止在希腊经营的集装箱码头业务相对单纯,岸线也只有几公里,而港口管理局项目将使中远海运管理24公里的岸线,业务范围更广泛复杂,自有员工从200多人增加到1200多人,间接受雇的可能有四五千人,需要打交道的是六七个市镇,加起来人口二十五六万。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此复杂的项目也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展示自己的形象提供了极好的舞台。
比港公司总经理傅承求说,接管二、三号码头以来,中远海运为希腊经济和社会贡献了5亿欧元收入,还投资3.6亿欧元用于港口的基础设施和设备改造。他说,中远海运计划把比港建成地中海地区最大的中转港和重要物流中心,同时通过海陆联运把比港建设成通向中欧的南大门。
中国驻希腊大使邹肖力在谈到比港项目时说,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比港项目在做到了基础设施、贸易、资本、政策沟通之后,还有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民心相通。他说,比港也是一座宏伟的桥梁,一座连接两国人民的桥梁。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中远海运集团)8日晚间透露,其于当日和希腊共和国发展基金(HRADF或基金)正式签署了比雷埃夫斯港口管理局(比港管理局)股权的转让协议和股东协议。此举标志着中远海运集团收购比雷埃夫斯港(比港)67%股权项目取得了重要进展,这是中远海运集团成立之后签署的首个海外收购项目。
据透露,签约仪式当日在希腊总理府举行,出席签约仪式的嘉宾包括希腊总理齐普拉斯、中国驻希腊大使邹肖力、希腊共和国发展基金主席皮特斯奥尔拉斯、中国远洋海运集团董事长许立荣,以及中希政商界代表。
根据协议,中远海运集团以3.685亿欧元收购比港管理局67%的股权。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董事长许立荣表示:“自2009年以来,中远海运集团一直对比港进行了高质量的投资。经过多年的努力,中远海运成功提升了比港在国际航运市场的竞争力和重要性,为希腊当地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比港码头已成为希腊大型的、技术先进的现代集装箱码头,是全球前100大集装箱码头中连续两年吞吐量增长最快的码头,也是多家国际集装箱班轮公司在地中海东部地区的重要枢纽港。”
许立荣说,本次股权收购完成后,中远海运将把握中国“一带一路”战略机遇,继续对该港基础设施进行投资,并致力于提升和优化港口运营能力,帮助比港管理局充分发挥潜力,发展成为欧洲领先港口之一,在促进亚欧经济贸易往来的同时,创造就业岗位,助力希腊经济复苏。”
2016年2月18日,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在上海正式成立。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由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与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重组而成,总部设在上海,注册资本110亿元人民币,拥有总资产6100亿元人民币,员工11.8万人。
比雷埃夫斯港作为希腊的主要进出口通道,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是欧洲、非洲和亚洲海运航线的交会点。作为希腊的第一大港口,比雷埃夫斯港位列全球集装箱港口前五十。随着欧洲经济重心逐步向南欧以及地中海地区转移,比雷埃夫斯港作为南欧和地中海海运货物主要中转枢纽港的地位将日益重要。
早在2008年,通过国际招标,中远集团就在程序上获得了比雷埃夫斯港集装箱2号及3号码头35年的特许经营权。按照希腊政府和国际债权人达成的私有化协议,2014年希腊政府选中了中远集团及其他四家竞标者作为比雷埃夫斯港口管理局67%股份的最后潜在买家。然而由于希腊债务危机的持续发酵,希腊国内的政局也发生了巨变。2015年1月26日,希腊迎来了新的掌舵人,现年40岁的希腊左翼联盟党政治家阿莱克斯·齐普拉斯成为希腊150年来最年轻的总理。齐普拉斯当选的第二天,希腊新政府就叫停了该国最大港口比雷埃夫斯港口的私有化计划。
希腊政府从2005年开始根据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希腊国内一些基础设施项目逐渐进行私有化改造,比雷埃夫斯集装箱码头私有化项目就是其中之一。2007 年当全球经济还处在过热威胁中,希腊政府财政已经出现了危机,港口工人罢工频繁,严重地影响了码头的正常秩序。为了解决这一“烫手的山芋”,希腊将这座东南部的第一大集装箱码头开始挂牌招租,并进行私有化的改造。
由于希腊公共财政状况在2008年已经变得很不乐观,急需外部输血,该国不得不降低投资门槛。2008 年6月,中央企业——中远太平洋通过市场竞争的方式,以33亿欧元的价格获得比雷埃夫斯港2、3号集装箱码头的35年的长期经营许可权。
在同年11月,时任国家主席的胡锦涛在出访希腊期间和希腊总理共同见证了中远集团与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务局签署协议仪式。到了2010年6月1日,中远集团全面接管比雷埃夫斯港2号集装箱码头,标志着中远首次在海外拥有百分之百股份的码头公司。中远比雷埃夫斯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PCT)是在2008 年11月注册成立的。PCT 码头的生产经营从2010年开始逐渐走上了正轨。根据《中国远洋(5.130, 0.05, 0.98%)航务》的文章信息显示,2号码头总面积为56万平方米;共有4个泊位,岸线总长为2009米,年吞吐能力为320 万TEU,中远集团于2011年10月开始新建3号码头,可以说,比雷埃夫斯港是第一次由中国人在欧洲发达国家经营集装箱码头。经过三年多时间的认真经营,中远已成为希腊政府心目中的外来投资典范。2010年至2012年三年间,在航运业持续低迷的状态下,PCT始终保持强劲的逆势增长态势,实现吞吐量三连跳。从2010年到目前,PCT在希腊新增加了1000个稳定和长期的就业岗位,这对于希腊这个失业率高达26.8%的国家来说意义重大。
2013年6月,中远集团再度牵手希腊。中远希腊比雷埃夫斯集装箱码头公司(PCT)新扩建的3号码头正式投入使用,又开启了中国与希腊合作的一个新的里程。
虽然在1月27日希腊政府暂停了私有化的进程,然而由于希腊债务危机的进一步深化,希腊现金流告急,仅在近期希腊要偿还的欧元贷款就高达数十亿,希腊政府目前没有足够资金,于是被迫再度开启这一交易。3月30日,新华社报道,希腊副总理德拉加萨基斯表示,希腊政府将在数周内卖出所持有的比雷埃夫斯港主要股权,而在竞标的公司之中,中远集团是比较有竞争力的。
2014年11月,中远集团和比雷埃夫斯港务局签署协议,追加投资2.3亿欧元,继续扩大该港的铁路货运能力,以便和中国在巴尔干地区的高铁计划相连接,构成辐射中东欧腹地的物流快速通道。与此同时,去年12月中国与塞尔维亚、匈牙利和马其顿三国签署兴建布达佩斯-贝尔格莱德高铁意向书,打造高铁货运走廊,这一宏伟计划被媒体评价为“一带一路”计划在欧洲版图的重要组成部分,总计划投资15亿欧元,并规划于2017年投入使用。然而和中国签署协议的巴尔干地区三国都是内陆国,需要一个地中海的出海口才能连接通往中国的“一带一路”,而这一切的关键点就是比雷埃夫斯港。
由此也可以看出比雷埃夫斯港的重要作用。根据海运行业的业界人士分析,实际上中远并没有进行太多的利润计算,果断决策的最关键原因还在于是中国政府对希腊政府的支持。可以说,中远拿下比雷埃夫斯港口是对希腊援助的一种体现,如果希腊偿还债务的谈判遇挫,中国有可能介入并成为希腊的“最后贷款人”,作为回报,中国将得到比雷埃夫斯港资产的所有权。这一看似简单的逻辑,在背后却蕴藏着巨大的力量博弈。
中国的多位领导人都曾视察过比雷埃夫斯港,可见中国政府对这一港口的重视程度,从2013年开始,中国逐步推行“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而中东欧地区也是“一带一路”的辐射范围,欧洲作为美国的传统势力范围,中国在这个区域的一举一动必然引起美国的高度关注。
高铁货运走廊的打造将大大增强俄罗斯以及中国对欧洲地区的经济辐射能力,它也将成为与欧洲国家之间的联系纽带,从而从根本上改变欧洲的力量格局。一方面,齐普拉斯本身是一个亲俄罗斯派,因此这一地区的俄罗斯影响力一直持续存在;随着高铁货运走廊的建设以及中方在比利埃夫斯港的继续运营,中国在欧洲的影响力也将进一步增大。这一现象显然是美国和欧洲不愿意看见的,因此在比雷埃夫斯港口暂停的背后,除了希腊本身的原因,也更多地夹杂了大国博弈。
中国“一带一路”大战略中,涉及的中东欧国家超过20个,可以说覆盖范围广、涉及的领域宽。2014年,乌克兰危机的持续发酵,使得美欧与俄罗斯的关系变得非常微妙,由于中俄之间较为接近的国际立场,中国在欧洲地区的活动,也自然备受“关注”;加上近两年中美在网络空间、南海问题上的博弈,使得美国的神经也变得非常敏感。
在西方国家眼中,中央企业是中国国家利益的代言人,中远集团在欧洲的商业行为也将被视为对欧美利益的强有力“挑战”。为了捍卫美国在欧洲地区的国家利益,美国必然会通过各种方式对希腊施加影响,并联合欧洲盟友的力量,意图搅黄这一计划,并企图通过力量博弈的方式,在这一地区找到新的平衡点,从而有效地遏制中国在欧洲区域影响力的持续上升。
希腊虽然国家规模不大,却是世界上的传统海运大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商船吨位,海运的商业氛围极其浓厚,具有悠久历史,有“世界海运晴雨表”的美誉。希腊是中国在欧洲区域的一个重要投资点,也是中国重要的地缘政治据点,通过希腊可以辐射更多的欧洲国家。比雷埃夫斯港在欧洲有着得天独厚的重要位置,是中国走向地中海的门户港,借助这一港口可以有效促进中国与地中海之间的海运繁荣,这一区域的海运线路在未来也会变得更加繁荣。
比雷埃夫斯港对于中国的重要,一方面是由于贸易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进口的大宗商品,如粮食、矿石、矿砂的50%,原油的60%均是由希腊的商船来进行承运,希腊已经成为中国商品和资本走出去的重要门户,以及沟通中国与欧洲国家的桥梁。
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地缘战略的考虑。比雷埃夫斯港是地中海中距离苏伊士运河到直布罗陀轴线最近的港口,是船舶通过地中海前往大西洋(4.550, -0.02, -0.44%)、通过红海前往印度洋、通过马尔马拉海前往黑海,从而连接巴尔干半岛、南欧地区、黑海地区与西欧、中东欧地区、中东、非洲的良好中转港,其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它还是个天然良港,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通过这一港口的建设,可以使得中国的海外利益在欧洲区域获得新的支点。
随着2013年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日渐清晰,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也在逐渐加大。近些年来,中国对外投资的规模不断创造新高。根据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在2014年9月9日联合发布的《2013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显示,2013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首次突破千亿美元大关,这一成绩使得中国连续两年位列全球第三大对外投资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而在2001年,中国在这一榜单上的排名尚在30名之后,由此可见近些年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增速的迅猛。3月28日,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这一规划的发布,包括了“一带一路”的合作重点、合作机制。有了这一框架的指导,在今后的几年中,中国的对外投资将再创新高,因此面临的海外利益保护压力也将持续上升。
希腊比雷埃夫斯港的建设,实际上是中国在欧洲区域获得的一个新的支点。近些年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乘风破浪不断取得新进展,我们强调在东南亚区域打造“战略支点”国家的同时,也需要拓展在其它区域的战略支点,而比雷埃夫斯港的建设将成为中国在欧洲区域打造“战略支点”的重要标杆。
根据 中国新闻网 等 采编【版权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华发网官方立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