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柔软的绒布上,一块块来自波兰的琥珀散发着莹润的光泽。将这些新到的琥珀摆放整齐,张荣开始了一天忙碌地生活。
张荣是宁波帝加唯达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借助在宁波召开的中国-中东欧国家投资贸易博览会(以下简称“中东欧博览会”)契机,他瞄准中东欧产品,将其“特色”引入中国。张荣说:“中东欧是一块尚未开发的处女地,拥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然而,这个宁波商人的胃口却远不止于此。“我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将中东欧特色产品引进来的同时,也希望能将‘中国制造’带出国门,走向世界。”
“引进来”加“走出去”,张荣用一个商业的思维展示了“一带一路”的未来与商机。
自2013年9月“丝绸之路经济带”设想被提出,这一新兴经济走廊已然调动了众多省份的经贸投资热情。各地纷纷瞄准这一机遇,通过经贸考察、会展等形式,与中西亚、中东欧等国家展开经贸洽谈及投资合作。
宁波自古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自唐宋以来就是中国对外交流的重要口岸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港。运用现有的中国与中东欧发展机制,浙江 宁波连续举办两届中东欧博览会,借助“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带来的地缘和经济联通作用,宁波力图在经贸往来和人文交流方面,为自己打开另一扇“窗”。
宁波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唐一军表示,通过与中东欧国家之间的地方合作交流,宁波目前已经形成了三个方面的优势:一是“发达的经济”和“开放的胸怀”;二是“优越的条件”和“进取的精神”;三是“良好的基础”和“务实的态度”。
在唐一军的眼中,今后,宁波将以中东欧博览会活动为契机,全面深化拓展与中东欧国家城市的产业合作、市场对接、贸易往来和人文交流。
借力“一带一路”东风 中东欧成投资热土
近年来,在中国和中东欧国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16+1合作”)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格局,已步入成熟期和早期收获期,“一带一路”正由蓝图变为现实。
在60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中东欧国家占四分之一。中东欧国家普遍支持“一带一路”倡议,愿意与中国共同建设好“一带一路”。正是对于“一带一路”的共同期待,让双方合作呈现出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良好发展态势。
2014年12月,《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贝尔格莱德纲要》发表。纲要提出,2015年在中国宁波国际日用消费品博览会期间,举办中国—中东欧国家投资贸易博览会。
“这是中国与中东欧国家首个以投资贸易为主题的综合性博览会,也是宁波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级名片。”在一直为此事奔波的宁波市副市长王剑侯看来,中东欧博览会在宁波落户,对宁波既是一份荣耀,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一带一路”建设构想开启了中国与中东欧合作的新引擎,也给宁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2015年,在国家战略的指引下,宁波迎来了首届中东欧博览会。
宁波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始发港。而这也为宁波掘金中东欧提供了扎实的基础。2014年以来,宁波把 承办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活动,作为推动与中东欧国家全面合作的重要契机,为此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如今也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今年6月8日至12日,由商务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商务部相关司局、宁波市人民政府、浙江省商务厅共同承办的第二届中东欧博览会在宁波举 行。此次博览会吸引了16个中东欧国家的268家企业、690名参展商参展,比去年增加15%。中东欧展商普遍认为成效明显,表示下届要继续参展。
很多境外参展商表示,中国广阔的产品市场是他们纷至沓来的重要原因。王剑侯表示:“中东欧国家已经成为宁波乃至浙江非常重要的贸易伙伴。”
来自商务部的数据显示,中国企业在中东欧国家投资已超过50亿美元,中东欧国家在华投资超12亿美元,涉及机械、化工、通信、新能源、金融、农业、环保、汽车零部件等领域,双方在基础设施建设合作方面也取得众多突破。
搭乘中东欧博览会快车 特色产品“引进来”
在海上丝绸之路的水道上,“一带一路”的发展机遇搅动了一池春水。眼下,在区域合作新模式下,众多商人也已嗅到了商机,浙江民营企业“引进来”的步伐更趋稳健从容。
张慧是勇于“吃螃蟹”的第一批人。
在斯洛伐克生活了8年的张慧知道当地的干红最好喝、蜂蜜蛋糕口感细腻、解酒饮料用的是阿尔卑斯的雪山水能缓解酒后不适……借助中东欧博览会以及宁波出台系列推动中东欧贸易政策的好时机,她在宁波成立了一家贸易公司。
“中东欧的收入水平低于西欧,商品价格自然也低些,进口有优势,但是质量绝对不比西欧差。”张慧说。
作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首个以投资贸易为主题的综合性博览会,中东欧博览会让藏在深闺的中东欧商品,通过宁波源源不断销售到中国市场。
看好与中东欧合作的美好前景,宁波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与中东欧国家全面合作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措施。根据最新出台的相关办法,市内和市外采 购商在中东欧博览会期间签订中东欧商品购销合同,进口额在2万美元以上的将分别给予每美元最高0.2元和0.1元的补助。此举有望为已经趋热的进口贸易再 添“一把火”。
张慧并非个例,随着宁波与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的升温,中东欧企业也搭乘“一带一路”顺风车进军中国市场。
今年64岁的托米斯拉夫·苏米克是一位从事了8年进出口贸易的中东欧客商,虽然到了退休年龄,但他却在中国宁波开启了事业“第二春”。2016 年6月,他组织了斯洛文尼亚、马其顿等中东欧国家的企业,抱团来宁波参展。由他一手打造的斯洛文尼亚特色产品馆在宁波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一经开张便吸引 了民众的目光。
随着宁波与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的升温,像托米斯拉夫·苏米克一样的中东欧商人争相来甬淘金。在宁波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包括斯洛文尼亚馆在内的中东欧国家特色馆已达14个,它们主要是展示本国特色商品,并通过宁波卖到整个中国市场。
在宁波市保税区管委会副主任夏群看来,宁波与中东欧的经贸关系十分密切,通过中东欧博览会这项重要经贸交流活动,实现中东欧国家与中国市场的“零距离”对接,使得丰富优质的中东欧国家商品进入中国,辐射整个长三角乃至整个中国市场。
海上丝绸之路重响“驼铃” 宁波制造“走出去”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中国制造2025》全面实施之年。中东欧国家凭借地理优势及当地相对低廉的生产成本,也成为中国制造“走出去”的新大陆。
的确,“走出去”是众多企业的心声。
凭借9年前收购斯洛伐克同行,宁波天胜轴承集团有限公司成功打开了欧洲高端市场。“由于部分中国厂家的低价竞争,我国的轴承产品在欧美市场一度 成了低价的代名词,导致一些高端厂家不相信中国产品。”宁波天胜轴承负责人胡未刚表示,天胜轴承斯洛伐克公司设立后,以此为起点,集团公司将一部分产品通 过他们的销售渠道出口到欧洲地区。
“走出去”更是考验中国制造的实力。
2015年7月28日,全球首条超级电容储能式现代电车运营示范线——196路公交线路在宁波正式开通运营。在中东欧技术合作展上,超级电容车一经亮相便吸引了众人的眼球。
目前,该公司已经与奥地利的一个城市签署了合作协议,年内将会投入使用两台18米的超级电容车。这一合作,对于中车而言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浙江中车电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翔表示:“这相当于在中东欧国家打开了一个缺口,我们可以将产品通过奥地利辐射到中东欧国家。”
从企业数量看,汽车产业无疑是宁波与中东欧产业合作的先行者和佼佼者。“一方面,我市与中东欧国家存在产业合作的现实基础。另一方面,中东欧国家是进入欧洲市场的关键节点,具备地理优势,而且当地生产成本相对低廉。”宁波市商务委主任陈秀忠表示。
自1995年起,世界各大汽车厂和他们的零部件供应商,在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等中东欧国家累计投入超过500亿美元。从波 兰华沙出发,一直延伸到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这条长长走廊如今已是世界上成长最快的汽车工业中心之一。而汽车产业也是宁波的重要支柱产业,目前宁波全市拥 有超过3000家零部件企业,并集聚了上海大众、吉利等一批整车制造企业。
除却汽车企业外,宁波服装也聚沙成塔,形成了一批“走出去”企业。
据宁波长隆服装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许小峰介绍,波兰一直是公司服装出口的大客户,“每年有三分之一的出口服装到波兰,至今已有十余年的贸易往 来。”而“一带一路”恰如东风,对老牌“宁波装”稳固市场份额,提高边际利润,实现产业资本持续增值助力不少,徐小峰表示,目前公司服装到波兰的出口值已 突破2000万美元。
“正是因为强大的制造实力,特别是规模化生产下的短期交货能力,为申洲进一步赢得了市场份额。”申洲集团执行董事王存波表示。以申洲为代表的宁波纺织服装企业,短时间内迅速完成产能转移,在全球行业竞争中再一次抢占了发展先机。
作为中国制造“走出去”的缩影,宁波企业一直在先行先试。
据宁波市商务委统计,2015年,宁波企业在中东欧国家的投资额同比增加28.5倍。截至2015年年底,宁波与中东欧国家双向投资项目有114个。
除了传统优势产业,宁波企业仍不断探索新的投资合作领域。2014年,浙江泰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在伊朗承接的框架合同额2.2亿美元的垃圾焚烧处理项目,成为宁波市在境外首个对外承包工程的环保处理项目。
此外,不少投资基金也开始尝试通过走出去开展境外投资业务,宁波远瞻丰源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公司投资1500万美元,收购美国一家骨科医疗公司,成为宁波首家走出去的基金公司。
上溯时间长河,宁波曾在海上丝绸之路上演绎了一幅商贾往来、文化交融、互学互鉴的历史画卷,这也成为宁波绵延数十里的港口经济带的先驱。追昔抚 今,从“以港兴市”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动,海上丝绸之路重又上演现代版本,迈着开放包容的脚步,一条“一带一路”宁波之路正在东海之滨铺架而起。
根据 中国新闻网等 采编【版权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华发网官方立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