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以“落实‘一带一路’地学战略,服务宁夏经济社会发展”为主题的宁夏“一带一路”地质工作国际合作研讨会于宁夏银川召开,国内外地质领域专家学者和地质工作者共聚一堂,就宁夏地质工作如何服务企业“走出去”献言献策。
会上,中国地质调查局科外部对外合作处处长刘大文、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王宗起、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研究员王学求、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副总工向运川分别就“一带一路”地质调查国际合作现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重要成矿带对比研究工程、全球矿产资源地球化学与遥感调查等内容作主题发言。
宁夏地质局党委书记、局长徐占海在会议表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宁夏地质局将全力借助高分宁夏中心、中阿地学合作研究中心建设这两大平台,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部分阿拉伯国家中,有选择地开展目标国或地区地质矿产图编制、能源资源及固体矿产调查评价、矿山地质勘查技术服务、地下水资源与地质环境调查评价等工作,为国内企业“走出去”到境外开展矿产资源开发提供基础资料,做好技术支撑服务。
据了解,2014年宁夏地质局和宁夏国土资源厅共同编制完成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支点建设宁夏地质工作规划》,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支点建设宁夏地质工作方案(2015-2020年)》。2016年,宁夏地质局在“十三五”地质工作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国际地学领域交流合作工程”:将依托中阿博览会,探索成立中阿地学合作机构,积极推进中国高分辨率卫星数据在阿拉伯国家的应用合作等目标任务。
据介绍,目前宁夏已依托宁夏地质局遥感测绘院,促成了省级高分中心落地宁夏,填补了国产高分数据在宁夏统一管理及推广应用的空白,为支持高分数据与应用“走出去”的先行先试工作提供了保障。下一步,高分中心将经国家高分办授权,为阿拉伯国家提供域外高分数据。同时,中国地调局已批准中国地调局发展研究中心与宁夏地质局共同建设中国-阿拉伯国家地学合作研究中心,目前正在研究编制实施方案。
宁夏是内陆省区,不沿边、不靠海、欠发达,但宁夏不保守、不封闭,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开放宁夏建设取得了新成效、呈现出新态势。
坚持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抓手,做到“早入局”。丝路经济实质就是通道经济,加快宁夏对外开放新通道建设,要坚持主动融入国家战略,主动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主动构筑全方位开放的新格局。重点建好中阿空中、网上、陆上丝绸之路通道。要着力以陆上通道为基础、以空中通道为门户、以网上通道为平台,进一步完善全方位开放体系,不断构筑开放宁夏所需要的立体开放的新格局。要坚持“向西出境、向东出海、协调周边、整体融入”的发展思路,以陆上和空中通道为纽带,以综合保税区、航空口岸、内陆港等为重要载体,千方百计加快构筑形成向西陆路通道、向东陆海联运通道,以及空中通道,切实为开放宁夏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交通保障。
坚持以打造内外合作平台和有效载体为抓手,做到“布好局”。要着眼提高对外交流合作的专业化、市场化、长期化、稳固化水平,进一步创新机制、拓展功能、突出特点、深化开放、不断打造具有一定规模、一定层次、一定影响力,且具较高收益的合作平台和有效载体。要进一步强化中阿博览会的核心功能,全力推动中阿商品贸易、服务贸易、金融投资、技术合作、文化旅游向纵深发展,进一步拓展中阿高层对话、政策沟通、经贸合作、人文交流等方面的平台作用。要积极善借周边省区和发达地区对外开放合作的好平台,以推动我区企业“借船出海”和合作交流。要加快建设外向型产业和产业园区。要继续做好综合保税区二期工程规划建设,积极构建高效率、低成本的口岸大通关体系。
坚持以更好地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为抓手,做到“谋胜局”。要秉持亲诚惠容,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着力优化和完善对外开放区域布局,积极编织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与地区间紧密的共同利益网络,切实为宁夏走出去的市场主体开展合作创造良好的环境。要鼓励宁夏的能源资源企业积极开展对外合作,并提高就地加工转化率。要主动共建境外产业集聚区,推动建立当地产业体系。要进一步加强开放型园区建设,努力做优做强宁夏的生态纺织、葡萄酒等优势产业,加快推进特色旅游、现代物流、信息软件等服务业,大力培育新的外向型经济的增长点。
根据 宁夏日报等 采编【版权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华发网官方立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