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66|回复: 0

一带一路为中国金融业提供了无限商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2 20:03: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带一路”建设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哪些重要机遇?全面开放新格局中的“全面”体现在哪里?我国资产管理行业如何加快转型、回归本位?近日,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即CF40,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金融智库)在山东省青岛市举办了第二届金家岭财富管理论坛,近百位来自金融监管部门、资产管理机构、金融科技公司、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及高管出席论坛。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殷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中国银监会国际部主任范文仲等嘉宾发表了主题演讲,共同探讨新时代全面开放新格局下人民币国际化、“一带一路”建设以及资产管理新趋势等热点话题。

  人民币国际化空间巨大

  “一种货币的国际地位,从根本上来说还是由这个国家在全球经济当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所决定的,因此说,人民币国际化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殷勇介绍说,中国GDP目前占全球GDP的15%以上,进出口总额全球占比约11%以上,净国际投资头寸在全球也超过了11%,可以说,中国目前在全球经济、贸易和投资中已经占有了很重要的份额。但在国际清算总量当中,人民币使用量大概只有1.8%左右,在全球外汇交易总量中大约占2%左右,在全球外汇储备占比也才刚刚超过1%。人民币在国际体系中的使用程度和中国经济的国际地位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差距。

  另一方面,市场也存在着扩大人民币国际使用的巨大需求。中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贸易国,但人民币在中国跨境贸易结算中的占比只有1/4左右。从进一步减少汇率风险、汇兑成本和提高融资可靠性的角度来说,市场都有继续扩大人民币国际使用的需求。从全球投资组合、优化全球投资配置的角度来看,市场对人民币资产也有巨大需求。

  “我们看到,‘一带一路’建设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殷勇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沿线涉及64个国家和地区(不包括中国大陆和港澳台地区),人口占全球的43%左右,有很大的经济体量和发展前景。在这个区域中,人民币的实际收付金额占中国和这些区域贸易总量的比例目前只有14%,低于总体25%的水平,继续发展空间非常大。同时“一带一路”建设对中国有大量的资金需求和商品、服务进口需求,如果我们能够扩大人民币的使用,人民币就可以通过资本输出的形式输出,反过来又可以用于购买中国的商品和服务,形成回流机制。

  殷勇同时指出,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长期战略,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力量多方参与,多措并举。

5.jpg


  全面开放新格局,“全面”体现在哪儿

  十九大报告指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全面开放新格局中‘全面’体现在哪儿?我个人理解,首先是开放的对象要更加全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介绍说,中国20世纪70年代末的开放,首先是对发达国家、西方市场开放。现在全球的发展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发展中国家、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的贸易投资中的比重大幅度上升,为适应这种新变化,中国需要加大对发展中国家开放力度,这也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背景。

  第二是开放的空间布局要更加全面,更加均衡。中国的开放是一个从沿海、沿边、沿江、省会城市向内陆推进的渐进式开放过程,从目前来看各地区之间政策落差越来越小,但是因为起步不一样,各地的开放理念、管理能力、投资环境不一样,客观上存在着较大的地区差距。全面开放的新格局要求沿海率先开放的地方进一步提供开放的经验,同时要加大内陆地区的开放力度,形成地区之间相互协同、相互配合开放的新格局。

  第三是开放的内容要更加全面。过去,制造业的开放相对来说力度比较大,服务业的开放相对滞后,所以这轮开放要把服务业作为引进来的一个重要的领域。我们一方面需要在服务领域里面深化改革,同时也要扩大服务业开放。

  “所以说全面开放的新格局是需要贸易投资并重、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的,特别要强调实体经济的开放和在全球治理规则方面的开放要有所作为。”隆国强说。

  中国银监会国际部主任范文仲介绍说,在过去的几年里,银行业服务“一带一路”进展非常显著。截至去年底,已有10家中资银行在26个“一带一路”国家设立了68个一级机构;过去三年里,中资银行业机构共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相关项目近2700个,累计授信近4000亿美金,发放贷款超过2000亿美元,相关贷款余额约2000亿美元。

555.jpg


  金融开放要有风险意识,“数据资产”悄然登场

  资金融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血脉和重要支撑。“一带一路”沿线基础设施建设的巨大资金需求以及活跃的跨境并购活动,为我国资产管理行业提供了重要契机,但也对资产管理机构开展跨境业务的能力提出了挑战。

  “衡量金融服务‘一带一路’的成果不能光统计金融机构投出去了多少钱,提供了多少融资,还要看这些项目的实际社会效益和潜在风险。要在‘一带一路’沿线发展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如何做好风险管理是大挑战。”范文仲表示,伴随着银行业对外开放迈出的新步伐,一些新的银行业对外开放规则正在研究探索中。

  “资产管理发展的大环境已经发生根本性巨变。”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刘珺表示,现代新经济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历史的镜鉴作用不断消弭、减弱,而科技的颠覆性作用在不断强化。资产管理业务的转型要坚持“价值理性”,体现金融中介的职能,另外要坚持“工具理性”,打破刚兑。

  中航信托副总裁范华认为,数据资产将成为新时代财富管理的重要内容。重新定义财富标的,有效管理数据资产,为数据资产管理赋能,是新时代财富管理新的使命。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清单涵盖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大类。其中,促进资金融通是重要成果之一。资金融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那么,金融业应如何支持“一带一路”建设?

  3年多来,金融在支持“一带一路”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开发性金融机构主要分为三类:多边开发性金融机构、中国政策性银行和专项投资基金。我国已初步构建了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有效拓宽了境内外融资渠道,完善了跨境金融服务,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支持的现状与特征表现可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从银行贷款来看,由政策性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主导。政策性银行因具有开发性金融的职能,能够有效协调政府与市场机制,成为支持“一带一路”沿线项目融资的中坚力量。国家开发银行3年来已经累计服务了9个“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3个经济走廊规划工作,发放贷款1682亿美元,支持项目超过600个。可以说,政策性金融机构既可以体现国家的政策导向与发展规划,又可以为商业金融的发展提供先期基础支持与引导,通过对市场缺位的弥补为商业金融的进入提前建立良好的市场环境与市场规则。

  从投资基金来看,由丝路基金引领,多层次投资基金体系初步形成。丝路基金的设立将股权投资方式引入“一带一路”融资支持体系,其特征有三个:一是中央资金支持的开发性投资基金;二是以重大能源项目为主要投资方向;三是业务合作方式开放多样。多层次的投资基金体系表现为三方面:一是我国政府前期参与的双边和多边国际合作基金纷纷参与到“一带一路”项目中;二是各级地方政府在积极设立针对“一带一路”项目的专项投资基金;三是一些大型的国有和民营企业也相继设立了“一带一路”概念的产业基金。

  从资本市场来看,努力构建跨境资本服务平台、探索跨境金融产品创新、持续开展沿线交易所国际合作,继续完善“一带一路”企业债券融资机制,支持和服务本所上市公司、会员单位等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去年底,上交所会同中金所、深交所等共同收购巴基斯坦证券交易所40%股份,并持续与其他重点国家交易所探讨合作机制。目前,深交所已启动境外公司发行人民币债券(“熊猫公司债”)试点,两家境外公司累计发行熊猫公司债4单,发行金额总计50亿元。

  从保险业的历史和属性看,保险业尤其是出口信用保险与“一带一路”建设天然契合,支持我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作用凸显,中国信保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和投资超过3200亿美元。特别是在那些地缘政治风险比较高的国家和地区,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在支持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撬动银行融资、弥补经济损失等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可以说,“一带一路”建设是保险业拓展发展空间的历史机遇。一方面,通过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激发内部潜力,不断提高保险产品和服务与国际市场需求的拟合度;另一方面,充分运用沿线市场和资源助力保险强国建设,可以拓展行业外部发展空间。

  “一带一路”对我国金融业影响巨大,从商业银行的角度来看,一是“一带一路”建设将优化商业银行的资产配置结构。在“一带一路”建设初期,基础设施建设是重中之重,必然需要大量融资。二是“一带一路”建设将推进商业银行的国际化进程。“一带一路”建设为商业银行开启了一个跨地区、跨时区、跨币种、跨文化的金融服务市场,对商业银行的全球化资源配置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将有效推动商业银行加速国际化步伐。三是“一带一路”建设将加快商业银行的综合化发展。商业银行既要充分发挥传统的境内授信、跨境融资、债券承销等投融资服务优势,也要在符合金融监管的条件下,加强对信托、租赁、保险、投行、基金等业务领域的渗透和融合,积极探索创新综合化经营模式。四是“一带一路”建设将提升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能力。只有依靠金融创新,商业银行才能抓住“一带一路”建设所催生出来的市场机遇。

55.jpg


       那么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至少要在两个层面做好应对,第一个应对是充分评估政局和政治的风险,要了解这些风险以后才有一个比较准确的决策,到底应不应该进入这个领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风险防范的措施。第二争取在国家的层面签署政府之间的全面合作协议,尤其是双边投资协议,在一定的程度上规避相关的风险。某些国家有必要签署双边的税收协议。

  第二个风险是金融市场与大宗商品的风险,很多的新兴国家体量比较小,资本市场又面临很大的跨境流动的压力,刚刚显示的图我们中国市场开放有3%,一般的新兴国家有20%、30%,开放度很大但是规模又很小,因此汇率的波动很大。很多新兴国家严重依赖于大宗商品,国家的财政依赖于大宗商品,经常性项目依赖于大宗商品,整个经济稳定的性,包括通货膨胀等等都跟大宗商品的价格非常挂钩。另外一个意义来讲,大宗商品的风险也会导致这些国家的经济和金融的波动。

  对投资于“一带一路”金融机构来讲,我想应对至少有两个方面,首要就是充分了解和定量评估,要定量评估这些风险。只有充分了解评估了这些风险,才能在谈判当中让风险充分反映在定价之中,风险大我就要风险溢价。另外要争取用全球金融市场提供的风险对冲的工具,在合理的空间之下规避这些风险,包括相关的市场提供的各种衍生工具。我提到用合理的性规避风险,有些金融工具提供给你但是成本太高也不能要,有些领域当中风险确实是很难规避。

  第三是环境和社会风险,各个国家都有按自己国情制订的环境法律法规和不同的社会宗教系数,“一带一路”当中如果不充分研究和尊重当地的环境和社会规范,就可能出现污染事故和冒犯当地宗教劳工文化的事件,过去我国的一些投资者在一些国家做投资的时候也发现过一些污染事故,未来需要花大力气去防范这些风险,一旦发生严重的环境污染事故的话,不但是有参与投资的企业和金融机构他的业务和声誉受到影响,可能会面临法律诉讼,同时对国家形象的损害。

  为了规避这些风险,参与投资的机构应该在投资当中充分考虑ESG,就是我们所讲的环境、社会和治理的因素,对金融机构来讲应该在贷款和投资决策当中参照或者是采用绿色金融原则,这一点也是最近在我们G20金融工作小组提交给G20峰会报告当中明确提出的。什么是绿色金融准则和原则至少有两个内容,一个是赤道原则是银行用的,第二是责任投资原则是给机构投资者用的。初次要强化ESG信息披露,你可以倒闭这些金融机构和投资者来强化他的投资和风险管理,采用绿色债券和绿色金融工具进行融资,一旦你发了绿色债券进行融资,你要逼迫进行环境信息的披露,把未来你做项目到底资金用到什么地方,做了项目以后环境效应到底是多少,是不是达到减排更节能,等等要向社会公布。

  使用绿色供应链的管理模式,基础设施的投资商其实在供应链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他是最大的投资者,他可以决定我用哪一个建筑商,我用哪些原材料和设备的提供商,如果他要求这些设备的提供商建筑商都是绿色的话,整个链条就可以变成绿色化。

  对外投资机构还要学会应用环境政府保险等环境风险规避工具,如果你买了这个保险一旦出现事故保险公司会帮你赔付,来支付环境补偿的成本。
  最后我想讲一点关于香港在“一带一路”投资当中的作用,首先我想强调的一点是“一带一路”的大部分资金需要从国际市场来抽取,因此香港资本市场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前面已经提到了亚洲开发银行的预测是光亚洲的基础设施每年就需要8千亿美元的资金,人民币的融资成本一般来讲比美元的成本来得高的,因为国内的利息比较高,比欧元、比日元成本来得更高,而且这种情况可能会持续很多年。毕竟国家的融资成本跟这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有一定的相关性的。
 
根据 人民网等采编 【版權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華發網官方立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11-21 09:1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