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83|回复: 0

“一带一路”的创新之都 发挥大西安国际影响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3-25 11:36: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化是灵魂,旅游是载体。旅游的本质就是文化体验、文化认知和文化分享传播的重要形式。同时,文化也需要通过旅游来创新、传承与流播,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旅游的良性兴盛发展,就是文化健康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文化旅游作为一种全新的体验形式成为现代旅游业发展的新亮点,文旅产业也成为全国许多地区发展的重点之一。

  作为国内首个以“丝绸之路”为主题的国际性大型旅游博览会,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是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推进丝绸之路旅游合作,促进丝绸之路文化交流,加速陕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自2014年以来,已连续举办四届,已逐渐培育成为国内着名、国际知名的旅游专业会展,是旅游交易和形象展示的国际化平台。

  2018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以下简称“2018丝路旅博会”)以“优质旅游·共享发展”为主题,将于3月30日至4月1日在西安曲江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本届丝路旅博会设B1、B2、B3、B4四大展馆,设国际展区、国内展区、陕西省内展区、消费展区、温泉展区、自驾游及房车露营展区和美食展区七大特色展区,展会总面积将达到40000平方米。

  据悉,2018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由陕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发起主导、联合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四省区旅游发展委员会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旅游局共同主办,将紧跟全国两会“大动作”,聚焦文化领域的文艺作品创作、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发展、文化遗产保护、文化市场繁荣、中华文化走出去六大板块与旅游业全产业链的6个基本要素(吃、住、行、游、购、娱)之间的深度融合,发挥“文化+旅游,1+1>2”效应,继续为国内外旅游业者搭建国际化、专业化的交流合作平台,让一些具有创新性、可操作性的融合互促项目落地开花。

  中国是拥有50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又是充满发展活力的东方大国,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自然和人文景观异彩纷呈。我们期待通过2018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将文化和旅游巧妙结合起来,推动我国文化旅游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1.jpg


      除此之外,西安出台《关于补短板 实施创新能力倍增计划工作方案》,《方案》中指出,以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为引领,以补齐创新转化能力短板为重点,加快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加快重大产业技术平台建设,加快创新创业服务能力建设,力争用5年时间,使西安成为国家重要的科学原始创新中心、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创新环境和制度示范中心。到2021年,进入国家创新型城市前列,成为“一带一路”创新之都。

  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把握国家创新体系的发展方向和趋势,着力提升西安原始创新能力。建立市政府与中科院、工程院的合作机制,推进中科院西安综合科学园建设,加快实施“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积极参与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重大科技工程实施,争取建设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支持驻市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光电子科学关键装置、脑科学与人工智能、能源低碳化等领域开展科技前瞻研究,积极争取国家实验室在西安布局。加快国家分子医学转化科学中心、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陕西半导体先导技术创新中心、丝绸之路创新设计研究院、西安柔性电子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建设。

  提升高校创新支撑能力。支持高校争取中省基础研究、重大关键技术研究平台和基地建设。围绕西安产业发展需求,布局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推动西安交通大学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西北工业大学翱翔小镇、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国西部军民融合创新谷等建设。推动大型科研设备、仪器面向社会开放共享。到2021年,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达到200家,全市大型仪器设备年共享使用率达到40000次。

  强化高校院所创新转化能力。积极争取和引进中省高校院所在西安布局建设创新中心、联合研究院、先导院等研发机构。支持高校院所与龙头骨干企业合作,建设联合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完善成果转化激励机制,提高科研负责人、骨干技术人员等重要贡献人员和团队的收益比例至70%以上。到2021年,建设联合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50家。

  加快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快以高新区为引领的科创大走廊建设,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把西安高新区建成“一带一路”创新之都和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大众创新创业生态区、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对外开放合作先行区,加快迈入世界一流科技园区。到2021年,高新区先进制造产业规模达到3500亿元,半导体产业规模达到4000亿元,创新型服务业产业规模达到5000亿元。

  努力打造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推动军民融合共享和创新平台建设,支持军民合作共建中试基地、技术转移中心、产业孵化中心。加快陕西军民融合创新研究院、西北工业大学军民融合创新基地、北京理工大学军民融合(西安)创新基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国西部军民融合创新谷和陕西省高新技术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等建设。全力推进高新区军民融合产业园、经开区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园、航空产业基地、航天产业基地和洪庆军民融合示范区建设,促进更多企业和重大项目聚集,形成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军民融合产业集群。到2021年,军民融合产业年营业收入超过3300亿元。

  加快特色小镇建设。推动创新型企业向特色小镇聚集。在特色小镇布局建设一批高层次的公共技术和服务平台,大力提升特色小镇创新创业服务能力。到2021年,建成产业类特色小镇20个,使特色小镇成为西安特色经济新增长极的有力支撑。

  实施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2017~2021年)。构建科技企业“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的梯次培育机制,全市实现科技企业“双倍增”发展目标,形成科技型中小微企业铺天盖地、高新技术企业顶天立地的局面。鼓励高新技术企业给予相关技术人员股权奖励,推动国有控股科技型企业实施管理层和核心骨干持股,持股比例上限放宽至30%。到2021年,达到数量实现倍增、结构明显优化、实力大幅增强的发展培育目标。其中,全市科技小巨人企业达到2500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数量分别达到3000家和200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80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20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达到2500亿元。

  增强企业创新发展能力。支持领军和优势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取得产业关键技术和核心专利;支持以企业为主体的研发机构建设,在6大千亿级产业和9大战略新兴产业中布局建设技术创新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到2021年,实现大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设、规上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两个全覆盖,建成市级以上技术创新中心300个、企业技术中心180个。

  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深入推进国家“千人计划”和省“百人计划”,实施以“5531”计划和城市合伙人为核心的“西安丝路英才计划”,形成西安多元化引才新机制。以国家级开发区为重点,建设“人才聚集区”,建立市场导向的人才引进与动态支持市区联动机制。实施人才生态优化工程,确保人才引进来、留得住。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兼职、在职创办企业、在岗创业、到企业挂职、参与项目合作、离岗创业等模式开展创新创业。到2021年,引进和培养国内外顶尖人才50名、国家级领军人才300名,地方级领军人才1000名,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类人才10万名,引进优秀创业团队和创新团队1000个。

11.jpg


  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支持驻市重点高校加快“双一流”建设,实行“一校一策”;支持院校面向产业和行业开设适用型专业,支持地方企事业单位为大学生提供实训基地,为百万大学生留在西安创业就业创造条件;鼓励企业高级人才与高校导师联合培养研究生,支持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事业单位等联合设立博士后工作站;建设人才创新基地、留学回国人员创业孵化基地和海外人才离岸创业基地,构建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到2021年,培养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类实用型人才80万名。

  打造“创业西安”城市品牌。实施“创业西安”行动计划,加快众创载体建设,搭建西安创业社群新型服务平台。扎实推进“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和西咸新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科院光机所等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鼓励龙头骨干企业、高校、科研机构、行业组织建设众创空间,大力培育“科研+产业+资本”的新型产业技术研发组织、专业化的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建设一批以成果转化为主要对象的众创空间,构建以技术创新为内生动力的“5552”成长格局。到2021年,众创载体数量超过500家,面积超过2000万平方米。

  加快国家西部技术交易中心建设。构建立足大西安、辐射全国、联通“一带一路”的科技资源高速网络服务平台,打造西部最大、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技术交易市场。到2021年,全市技术市场合同交易额超过1000亿元,本地转化率超过50%。

  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加强西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建设,鼓励支持金融机构开发不同定位、不同期限、不同规模的负债融资品种。设立10亿元市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打造10家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到2021年,设立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私募股权基金规模超过100亿元。

  实施知识产权强市战略。优化知识产权优惠政策措施,激励企业、高校院所研发人员,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专利、知名品牌、版权精品,培育高价值知识产权,知识产权创造的主要指标居全国前列,进入副省级城市前五位。围绕千亿级产业集群,打造一批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积极争取国家在我市布局建设重点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到2021年,年专利申请量达到10万件。

      西安古称长安、京兆,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早确定的“世界历史名城”和国务院最早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西安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和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周秦汉唐,体现了中国古代文明灿烂的辉煌时期。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也成为欧亚大陆多元文化汇聚交融的中心。2014年6月2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报的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单中确定的丝绸之路遗产点,哈萨克斯坦有8处,吉尔吉斯斯坦有3处,中国有22处,而西安的遗产点数量就占到5处,这充分证明西安在“一带一路”中的历史地位和现实作用是无以撼动和难以替代的。

      西安地处中国的几何中心和中国大地原点。当前,西安正在形成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西安北客站和西安国际港务区空陆一体、客货运共济,以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为重点,具有更大辐射范围和集聚能力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在“一带一路”向西开放推进的形势下,西安的战略地位日益重要。同时,西安也充分利用自身核心城市和枢纽地位,主动依托航线联通、铁路贯通、公路畅通的综合交通网络,联通国家三纵两横大通道,构建立体开放走廊。在地理方向上,一是强化向西向北开放合作,打造“一带一路”连接两大经济走廊新亚欧大陆桥和中蒙俄经济走廊衔接互动的重要平台。二是以陆桥通道为主轴,建设东西双向国际贸易大通道。三是密切与京津冀、长三角地区的综合交通联系,作为内陆港,西安要积极完善东向出海大通道,形成陆海统筹枢纽。四是畅通连接成渝、珠三角、北部湾等城市群交通物流网络,形成南向国际贸易大通道。支持中欧班列(西安)健康发展,完善“两干多支两节点”国际铁路物流网络。

111.jpg


    《规划》确定西安为国家中心城市,充分体现了国家意志、 国家赋予大西安带动西部经济发展和向西开放的使命,责任重大。西安是全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国防科技工业基地,军工、航天产业在全国首屈一指,军工生产、电子信息、航空、航天、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猛。西安正在打造万亿工业大走廊,全力推进现代工业和先进制造业,加快高端要素和现代产业集聚发展,提升人口和经济集聚水平,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通过抓住“一带一路”建设、国内外加工贸易转移等机遇,依托面向西北的市场空间和丰富的资源优势,有利于西安形成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促进对外开放和产业升级的新局面。这将促进西安深度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争取在全球价值链中得到攀升,充分发挥西安对关中城市群发展的核心引领作用和向西开放的战略支撑作用,形成国家在推动大西北发展的重要经济增长极。

       西安有条件、有能力和需求加强与沿线国家在航空航天、农业、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服务外包、卫生检疫等领域的合作。同时,西安要加强与西北地区的合作,不断增强以西安为核心的关中城市群辐射带动作用,还要进一步把大西安的辐射范围由关中城市群放大到整个西北,建成享誉亚欧大陆的现代国际化大都市。为进一步扩大在“一带一路”的影响力,西安还要积极引导有实力的大型企业集团走出去跨国经营,在有条件的国家(地区)布局境外经贸合作区,拓展跨境金融合作领域,提高经济外向度。

       西安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科技教育发达,是名副其实的历史文化科技教育大市。2017年中国城市硬科技24个城市中西安综合排名第6位。作为西北地区唯一特大城市,西安要引领“一带 一路”人文交流合作,除了强化对区域经济的核心引领作用功能 之外,还要特别注重面向西北地区的综合服务和对外交往门户功能,提升维护西北繁荣稳定的战略功能。为此,西安需大力推动中华文化传承创新,提升中华文化的魅力和国际影响,这也是国家赋予的重要使命和光荣责任。发挥传统文化资源优势,需要搭建一系列国际文化交流平台,如丝路国际文化艺术中心、丝路艺术节、电影节、博物馆等,并形成文化交流品牌。

      为建设好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要高度重视引进国内外高端优秀人才,积极打造和充分发挥高端智库作用,建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智库网络,谋划长远发展,助力打造“三中心两高地一枢纽”。要研究制定外籍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共建开放包容的国际性创新创业基地。西安还要深化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等领域的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如在能源化工、现代农业等领域联合开展技术攻关。

       西安要重视发挥丝绸之路大学联盟的带头作用,加强教育国际合作交流,目前已与国(境)外60余所高校加强合作、安排千余名中亚学生在西安求学、推进面向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教育培训基地建设。西安及关中城市群,还努力发挥秦岭黄河自然山水、周秦汉唐历史遗存和文化资源多元富集等优势,与新疆、甘肃、宁夏和周边等省(区)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和地区联合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建设自然山水和历史人文交相辉映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当前,西安积极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著名城市,如土库曼斯坦马雷市、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市、巴基斯坦拉哈尔市、尼泊尔加德满都市、伊朗伊斯法罕市、亚美尼亚久姆里市、塞尔维亚克拉古耶瓦茨市、法国波城市、希腊卡拉马塔市,英国爱丁堡市、意大利庞贝市等建立了友好城市关系,还与非洲摩洛哥非斯市、突尼斯迦太基市、俄罗斯圣彼得堡市等56个城市建立了友好交流关系。通过旅游、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合作,不断 厚植“一带一路”建设的民心根基,促进了西安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交往持续深入。同时,西安积极设立外国领事机构,推动地区对外交往和各领域合作。近年来,西安先后接待了阿富汗总统、印度总理、法国总统等多国元首和政府首脑;西安在国家外交格局中的地位显著提升,泰国、韩国、马来西亚、柬埔寨等国在西安设立领事馆,意大利等14个国家在西安设立签 证中心。这一切足以表明,西安融入世界的步伐不断加快,国际 影响力也在持续提升。

根据人民网等采编【版權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華發網官方立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4-19 06:1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