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例“无缺血”肾移植患者手术成功
澳医参与内地培训 五十七澳人获移植
去年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与澳门卫生局在澳门签署《关于澳门与内地人体器官共享合作意向书》,旨在推动澳门地区器官捐献与移植的全面发展,目前协议细则正积极推进落实。在基金会的协调下,澳门已有多名医护人员参与“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培训课程,将为澳门器官捐献与移植提供更多人才。截至去年十一月八日,在内地接受公民逝世后捐献器官移植例数的澳人达五十七人,等待器官移植的终末期器官功能不全患者还有廿七人。
赴内地西班牙培训
去年十一月,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与澳门卫生局签署《关于澳门与内地人体器官共享合作意向书》。根据两地器官共享政策,基金会将协助澳门纳入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建立澳门人体器官的移植等待名单、匹配系统等,并提供人员培训和技术支持,推动澳门地区器官捐献与移植的全面发展。
器官分配与共享协议后,澳门与内地就人体器官共享的行政、法律、技术等全方位的支持具体细节正逐步落实。
据悉,目前澳门参与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组织的“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课程共有医护人员八人,其中两人到西班牙参与国际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高级培训班。另外,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科及相关科室参与器官移植专科培训的医护人员有十多人。
廿七澳人等候分配
尽管澳门地区器官移植,有基于一九九六年通过的《人体器官移植法》为基础,但由于澳门没有开展器官移植,更由于信息渠道不畅及坊间众多不实的谣传,社会对器官移植存在一定的误解。尽管邻埠香港有器官移植,却只允许香港巿民轮候,对于澳门病人,只接受患者带上自备的捐献者进行活体器官移植手术;无适合捐献者的终末期患者只能各寻门路。
根据二○○七年生效的《人体器官移植条例》,人体器官移植优先对中国公民,包括港澳台居民。因此,澳门居民要接受器官移植的合法途径,只能前往内地。二○一六年十一月七日,在国家卫计委协调、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移植团队的协助下,澳门成功实施了首例本地活体器官移植,填补了澳门体器官移植事业的空白。
随着澳门与内地人体器官共享合作意向书的签署,有望显着填补澳门地区器官移植的短板,为澳门地区终末期疾病患者带来福音。澳门在内地接受公民逝世后捐献器官移植例数的数量达到五十七人,在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等待的还有廿七人。
冀常规服务惠澳人
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黄洁夫去年十一月在“海峡两岸及香港澳门地区器官捐献与移植学术研讨会”上指出,澳门是内地通向世界的窗口,从器官移植事业长远来看,合作协议签署的意义,不单只是满足澳门六十多万人口的需要,更将通过发挥澳门平台作用,实现中国与葡语系国家在器官移植上的对接,同时实现“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器官移植事业,通过澳门向世界推广中国器官移植模式。
目前,澳门民间也有自发组织进行器官捐献知识的推广及普及,相信在时机成熟时,器官移植可成为澳门的常规服务,惠及更多澳门居民。
中山一院全球首创无缺血技术
肾移植晋热移植时代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廿六日在媒体通报会上表示,医院器官移植中心何晓顺教授团队成功实施全球首例“无缺血”肾移植术,首次将全球首创的“无缺血”器官移植理念和技术成功应用到肾移植手术领域。手术成功是器官移植领域的又一重大技术突破,标志着肾移植继肝移植后,亦从传统的“冷移植”跨入“热移植”时代,同时表明“无缺血”理念和技术已具备广泛应用到器官移植其他领域的条件。
移植保持血流灌注
中山一院器官移植科主任王长希介绍,接受首例“无缺血”肾移植的是一名四十七岁男性患者,来自广东东莞。二○一六年初,患者被确诊为尿毒症,开始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治疗期间。该患者还曾出现消化道大出血等严重合并症。
今年四月九日,何晓顺教授团队在中山一院东院为该患者实施全球首例“无缺血”肾移植,移植的肾脏在供者体内及获取、移植整个过程中,始终持续保持血流灌注。专家介绍,手术非常成功,仅用三个小时就顺利完成。该患者在术后立即有尿液排出,术后第二天血肌酐(评估肾功能的主要指标)即恢复到正常水平,到第三天可以如常进食,近日将康复出院。
传统器官移植技术包括器官获取、保存及植入,在手术过程中,器官血流中断的情况不可避免,由此产生的缺血及再灌注损伤严重影响移植疗效,甚至导致移植失败。尽管全球科学家努力了半个世纪,器官移植的这一“先天缺陷”仍未得到根本解决。
功能优于传统手术
去年七月,何晓顺教授团队通过系列的技术攻关和理念创新,首次成功将“无缺血”理念和技术应用在肝移植领域,达到了器官在生理状态下的理想移植,从而避免了移植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传统肝移植不可比拟的优势。
从已实施的十六例“无缺血”肝移植预后情况来看,接受“无缺血”肝移植的患者,其术后肝功能显着优于传统手术,患者迅速康复,显着降低了肝移植手术风险,保护受者的心、肺、肾等功能,减少危及生命的“复流后综合症”的发生。
未来应用心肺移植
中山一院副院长、器官移植中心学科带头人何晓顺表示,“无缺血”移植技术让肾脏避免传统肾移植因器官获取时血流中断、器官冷保存以及肾脏植入后再灌注等带来的严重损伤,从而大大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和后续免疫反应发生的风险,将明显改善患者远期预后。
此外,随着现代人进入亚健康时代,人体捐献的器官质量参差不齐,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无缺血”技术可将受损器官体外修复后,在移植到患者身上,在人体器官供给不足的情况下,增加患者接受移植的机会。
何晓顺透露,该项技术和理念未来还将应用于心脏和肺脏等其他器官的移植,相信“无缺血”将使病人的预后会有更大的改善,真正实现器官从“冷移植”时代到“热移植”时代的转变。
中欧全球推广无缺血技术
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移植中心近期在与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中心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外科领域特别是器官移植方面展开深度合作,为把“无缺血”技术和理念致力推向全球。
器官移植欧美领跑
器官移植是二十世纪医学领域最伟大的成就之一,素有“医学皇冠上最耀眼的明珠”之称。一九五四年,美国波士顿的彼得 · 布伦特 · 布里汉姆医院的约瑟夫 · 穆瑞、约翰 · 梅瑞尔和哈特维尔 · 哈里森医师在一对同卵双胞胎之间进行肾移植,移植的肾脏存活八年。这次手术被后人视为现代器官移植的开始。
器官移植技术问世六十多年来,欧美发达国家一直是该领域的领跑者,是国际器官移植领域标准制订者和主导者,先后攻克了器官移植中血管吻合、移植物保存和器官排斥三大难题,使器官移植技术成熟运用于临床。
专家指出,中国器官移植起步晚、底子薄,一度还因使用死囚器官在国际上饱受诟病,在理念上、器官捐献协调模式、抗体介导排斥反应的预防、移植后感染等方面,尤其是器官质量问题等方面跟西方发达国家还存在不小差距。
荷兰团队学无缺血
近年来,以“无缺血”器官移植技术为代表的一系列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新技术与新标准不断涌现,让中国成为世界的焦点,中国器官移植正大踏步地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心,技术和理念的革新,将推动中国器官移植实现“弯道超车”成为可能。
由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移植中心主任、国际着名肝移植专家罗伯特 · 波特(Robert J. Porte)教授率领团队六人到中山一院学习何晓顺教授团队首创的“无缺血”肝移植技术。格罗宁根大学移植中心是世界上最大的移植中心之一,所有可能的器官移植手术都能在UMCG进行,包括多器官联合移植在一次手术中完成。
观摩学习直接促成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移植中心与中山一院器官移植中心的合作。波特团队与中山一院器官移植中心签署了合作协议,双方将通过紧密合作将这项新技术更好地向全世界推广应用。
【华发网根据澳日、中国青年报采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