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南华早报》5月22日文章,原题: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如何能延伸到欧盟的边缘 眼下,特朗普总统似乎停止了对北京发动贸易战的威胁,但保护主义的乌云并未消散,仍然制约着亚洲和世界许多其他地方的自由贸易发展。北京、莫斯科和中亚诸国有必要联手应对别国削弱他们加强区域和国际贸易的企图。习近平主席上月对来访的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表示,北京和莫斯科应进一步推动欧亚经济联盟和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协同合作。
欧亚经济联盟构想出自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1994年他在莫斯科国立大学演讲时首先提出这一构想。但欧亚经济联盟直至2015年才成立,成员有亚美尼亚、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俄罗斯联邦,全都属于前苏联加盟共和国。这个贸易集团拥有一个人口逾1.83亿的市场,(按购买力平价算)国内生产总值超过4万亿美元。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的经贸合作协定于上周签署。进入该地区的数千种中国商品关税有望大降或减至零。协力管理咨询公司的克里斯·德文谢尔·埃利斯认为,这是一个变局性的协定,对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是向前的重大一步。它无异于将免税中国商品带到欧盟家门口,对业务以欧亚为主的包装、仓储、分销和物流企业来说是巨大商机。
欧亚经济联盟与“一带一路”对接可降低相关国家对北京影响力增强的担心。推动两个倡议的对接,借助俄罗斯与前苏联国家既有的深厚关系,对中国无疑是一桩好事。这两个旗舰项目的相连将有助于中国增加其出口目的地,人民币进一步国际化和加强与伙伴国的经贸关系。促进这种连接将赋予在中亚面对欧盟竞争对手的中国公司巨大优势。把欧亚经济联盟与“一带一路”倡议对接,将促进后者使用欧亚开发银行以及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的资金,投资于现在中亚急需的成本较高的基础设施项目。
促进贸易绝非空谈,据中国国家信息中心公布的报告,去年中国从“一带一路”倡议相关国家进口达到6660亿美元,同比增加20%。这也是该倡议启动以来,中国进口增长首度超过出口。其中,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贸易增长最快。
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张明大使23日在布鲁塞尔表示,以发展为导向的“一带一路”将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合作基础、项目支撑、机制纽带,增强全球合作的确定性和粘合力。“一带一路”的推进只会增强欧洲的一体化和凝聚力,而不是相反。
由中国驻欧盟使团与欧洲工商峰会合作举办的“一带一路”中欧对话会当天在埃格蒙宫举行。张明大使在发表主旨讲话时说,目前“一带一路”倡议同欧洲发展战略对接顺利,中国已经同11个欧盟成员国签署政府间合作文件。一大批基建、物流、港口、电子商务、金融合作项目顺利推进。中国企业收购的塞尔维亚钢厂不到一年就扭亏为盈,希腊比雷埃夫斯港重新跻身欧洲大港之列,中法联手在英国建设核电站,成为三方合作的经典项目。仅去年一年中欧班列就开行3673列,到达欧洲13个国家36个城市,超过过去6年的总和。
为了把“一带一路”蛋糕做得更加丰实可人,张明就此提出三点建议。一是中欧要共同加强国际合作的确定性,要携手推动“一带一路”成为促进世界及欧洲和平与发展的稳定之锚。他说:“以发展为导向的‘一带一路’将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合作基础,并增强全球合作的确定性和粘合力。‘一带一路’旨在促进和平、发展和稳定。它只会促进整个欧洲更平衡的发展,因此将有利于推进欧洲的一体化进程,而不是相反。”
张明还说,中欧要共同推进基于规则的开放合作。我们从过去多年的实际合作中认识到,各个国家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在实际操作中有不同的做法和需求。最佳实践不等于单一实践,我们要继续加强不同标准和规则的对话和交流,探索基于规则,适合当地,符合长远可持续发展的合作模式和经验。张明强调:“我们要拆掉思维里的墙,共同秉持开放包容的合作精神,营造高质量、高效率、可持续、良好适宜的合作环境和规则标准。”
张明还说,中欧要共同挖掘互补互利的合作亮点。欧盟对华投资仅占对外投资存量的4%,中国投资也只占欧盟吸收外资总额的2%,这与双方经济体量并不相称。双方要积极落实《中欧合作2020战略规划》,重点推动中欧投资协定取得进展。双方要继续挖掘“一带一路”的巨大机遇,拓展三方市场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开辟更广阔的合作空间。
欧洲议会副议长帕帕蒂默里斯先生在致辞时说,这次会议是在非常重要的时刻举办的,因为中国和欧盟正在为致力于在可持续发展、贸易与投资、气候变化,以及国际和平与安全等事务方面进行密切合作。在谈到“一带一路”倡议时,他强调:“‘一带一路’倡议应当不仅有益于欧盟和中国,也将有利于参与其中的所有国家。我对欧盟和中国依照共同的规则友好合作表示乐观,这包括参与在第三国的项目,发挥‘一带一路’与欧盟互联互通举措之间潜在的协同作用,并在欧盟和中国的互联互通平台下开展探索。”
他还相信,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欧盟和中国密切合作是唯一可行的道路。面对不可确定的挑战,双方应该优先建立有效运行的平台,积极开展政府间和企业间等各层面的合作。
国际能源论坛秘书长孙贤胜和国际能源宪章秘书长鲁斯纳克也分别致词。孙贤胜呼吁欧盟继续在国际能源转型、气候变化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鲁斯纳克则希望中国早日正式加入国际能源宪章组织。
“一带一路”中欧对话会设“可持续基础设施与互联互通”、“一带一路投资合作与资金融通”两个议题分别进行研讨。来自欧盟及成员国相关政府部门官员、企业、金融机构、港口及国际组织代表、专家学者等200多人与会。
“一带一路”是全球化的新脚步(前法国总理德维尔潘语)。在全球化面临困境之时,中国提出这个战略本身就是负责任的体现。以追求多赢为目的“一带一路”的成功,将在全球打造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引擎。这不仅有利于全球经济的平稳,有效抵御频发的经济危机,更以其成功助推全球化不被停滞和逆转。
特朗普上台后,欧洲希望中国能继续引领全球化,但如果欧洲不支持“一带一路”这一全球化举措,中国如何发挥这样的作用?
最后“一带一路”的成功,将给现有的多边机制产生刺激和竞争压力,改善其运作,将给世界带来新的发展动力。比如亚投行成立后,1966年成立的亚洲开发银行于2016年6月批准了巴基斯坦一高速公路项目约1亿美元的贷款,同时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也将于同月提供1亿美元的对应贷款,英国国际发展部也将给予该 项目3400万美元的拔款。
再比如亚投行成立之前,日本宣布计划在今后5年投资大约1000亿美元,用于支持亚洲地区的基础建设。这种刺激和竞争都有利于世界的发展。
毋庸讳言,“一带一路”是中国崛起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国家利益需要制订的重大战略。但同时中国也深知,这个战略要想成功,必须是一个多赢机制。另一方面,这个战略的历史背景也处于变动当中,机会也同样是稍纵即逝。比如特朗普上台后,“一带一路”对中国的地缘政治效应下降。法国今年大选侥幸避免了黑天鹅事件, 但如果欧盟的问题迟迟无法解决,在可预见的未来,欧盟解体也是无法避免的。要知道欧洲是“一带一路”的终点,那样的话,“一带一路”经济上的效用对中国而言也同样大幅降低。所以,立足现实以及可预见的未来,“一带一路”的迫切性、重要性欧洲未必低于中国。
欧盟目前面临多重危机:经济危机、安全危机、种族危机、难民危机直至可能解体的危机,而“一带一路”即使不是治本之方,也给欧洲应对这些危机创造了很好的条件。从大的历史视野来看,欧洲是幸运的。当身处二战的废墟时,美国以互利的马歇尔计划令欧洲重获新生。进入二十一世纪,当欧洲一体化面临空前困境时,再度复兴的中国又带来了共赢的“一带一路”。历史再一次对欧洲张开了微笑的双眼,这一次我们想相信欧洲应该也不会失之交臂。
根据 中新网等采编【版權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華發網官方立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