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兴事件提醒中国企业在融入全球产业链时遵守“游戏规则”的重要性
早前美国商务部宣布禁止美国公司在7年期限内向中兴通讯出售电子技术或通讯元件,令中兴一度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事件最终以中兴愿意缴交14亿美元罚款并改组暂时获“放生”。
中兴惨遭“痛下杀手”,事因可追溯至美国政府自2012年来针对中兴通讯涉嫌违反伊朗禁运令所展开的调查;美国商务部声称掌握了中兴间接向伊朗、朝鲜等国出售美国科技产品和技术的证据。恰逢当前中美贸易纷争升级,中兴事件被认为是美国对中国实施贸易制裁的“组合拳”之一。
从另一个角度看,中兴经过多年发展,近年来更不断加大在5G领域的研发投入,先後取得了一系列的技术突破,有望成为全球通讯技术行业的引领者之一,对在该领域传统上居主导地位的美国企业构成了挑战。美国商务部颁布“封杀令”,可以说是对中国通讯行业发起的一次“精准打击”,亦从侧面印证了特朗普政府对中国贸易限制的真实目的绝非单纯的“削减贸易逆差”,而是从根本上遏制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崛起。
美国的贸易限制令宣布後,中兴即承认有机会令其公司陷入“休克状态”;事实上,中兴作为中国第二大、全球第四大的电讯设备制造商,是次事件有机会牵连整个产业链的上、中、下游,我身边便有从事电子制造的朋友因而受到影响,订单停顿,非常旁徨,幸好现时危机看来有转机。
导致中兴被“一剑封喉”的主因在於其通讯设备的核心零部件严重依赖美国供应商,短期内难以找到替代品。事实上,这种在关键技术上“仰人鼻息”的现象并不是中兴的独家“痛点”,更是中国通讯设备行业乃至不少科技创新产业共同的“短板”。
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的芯片进口额超过2600亿美元,国产芯片的自给率不足20%,尤其是高端芯片的供给几乎全部依赖於进口。
合规经营免有机可乘
当然,中兴事件的“导火线”是该公司在经营合规方面确实存在不少漏洞,才沦为美国政府实施制裁的把柄。今次中兴得到教训的代价虽十分昂贵,但事件凸显了内地在芯片等核心零部件及关键技术上加强自主创新的迫切性,亦提醒中国企业在融入全球产业链时遵守“游戏规则”的重要性,“痛定思痛,方能汲取教训”;希望中兴或其他企业能做好防范,勿让美国再次有机可乘。
【来源: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会长 吴宏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