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粤港澳大湾区生机勃勃。图为深港相连的深圳河/中通社
改革开放四十年,港商是最先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到内地投资和参与建设的先行者,对内地制度改革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太平绅士陈红天接受大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香港为内地改革开放输送了资本、人才、知识,到今天仍然是连接内地与国际的「超级联系人」。国家进一步改革开放,香港不能缺席,应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携手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助推国家发展,带动自身腾飞。
港商是改革开放的坚定支持者。陈红天表示,内地有庞大的商机,有十三亿人口的广阔市场。港商在内地的投资,代表的不只是资本向利益的涌动,也代表了对中央政府敞开胸怀、对外开放态度的信任。
助力中国成「世界工厂」
在陈红天看来,中国成为「世界工厂」,港商功不可没。从1979年到1999年的二十年间,大多数港商在内地的经济活动围绕贸易和办厂,处於「三来一补」阶段,虽然「两头在外」(原材料和产品在外),但港商的经营理念对内地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影响。1999年之後,港资来料加工厂逐渐转变为独资和合资企业,在内地采购原料,部分产品内销。借此机会,部分港企升级改造,成长为内地行业的优秀企业。
四十年间,港商「联系人」角色也经历了蜕变。陈红天认为,港商从早期接订单到内地生产,到全面引进技术、设备、资金乃至人才,同时由单向输入变为双向交流,即内地的人才、资金和技术亦可以通过香港走向海外。「内地、香港和海外市场三方各取所需,才可称之为交流。」他说:「港商这个中间人角色不断升级,也是港商对改革开放贡献的升级。」
不畏困难 转型直面挑战
回顾国家四十年发展之路,一向敢言着称的陈红天表示,内地早期处於发展「窗口期」,有些部门运作不规范,出现问题在所难免。1990年,陈红天在香港创办祥祺集团,後以香港、深圳为双总部。九十年代初期,祥祺集团在内地投资五家制衣厂,後转做房地产投资。他介绍,集团曾出资1.8亿元人民币(相当於现在的40亿元)投资购入一个国有房地产项目,分销出售,成为深圳第一批房地产企业。之後,逐步退出项目开发,转做财务投资。
「房地产项目由施工单位施工,政府部门监理,我们只是投资人,工程出现质量问题後,我们作为投资人却被推到媒体和公众前面,受到很多不公平待遇。」陈红天坦言,社会上很多人戴「有色眼镜」看待房地产商,作为企业家不想惹麻烦,於是转型投资。如今,祥祺主要着眼於全球核心都市经济圈优质经营性物业、资本市场优质企业股权和金融资产的投资并购,形成「投资+运营」的双轮驱动模式。
呼吁检讨《劳动合同法》
陈红天长期在内地投资发展,他认为,一方面,港商期待内地营商环境尽快跟国际接轨;另一方面,欧洲国家高福利高税收的政策不符合当前中国国情,不可「拿来主义」。他举例,《劳动合同法》施行至今已经十年,一直争议不断。这十年恰恰是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十年,劳动争议案件居高不下,劳动关系矛盾已进入凸显期和多发期,劳动者的利益诉求也逐渐多元化,几乎每年都有不同情形的劳动法热点事件出现。
「《劳动合同法》由於过度保护劳动者利益,忽略了劳资关系最起码的公平和平等关系。」作为全国政协委员,陈红天多年来一直呼吁,《劳动合同法》对企业的保护十分不足,降低了中国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修改《劳动合同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陈红天以自己的企业为例,祥祺集团在2008年之前曾投资多个劳动密集型的项目,2008年之後遭遇多次劳资纠纷,对於聘请员工变得越来越谨慎,近些年陆续将酒店管理、物业管理、大型旅游项目等转让出去,原因是「这些都需要聘请大量员工」,归根到底是劳动力市场不够灵活、企业用工成本比较高。
【来源:中通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