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3日上午,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部署贯彻落实意见。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论述特别是这次座谈会精神,与推进“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决策部署紧密结合起来,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共绘“工笔画”,打造“大枢纽”,把“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勇立潮头方显担当”的要求体现到高质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上。
会议指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座谈会是在国际经贸形势和全球治理体系发生深刻变革的关键节点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从国际和国内、理论和实践、历史和未来相结合的高度,系统总结了5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取得的显著成就,科学分析了共建“一带一路”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明确提出了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的实践要求,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会议强调,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是浙江的大使命、大机遇。5年来特别是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以来,我们作出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决策部署,确立打造“一带一路”重要枢纽的目标定位,完成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总体布局,取得了明显成效。下一阶段,要进一步发挥“八八战略”的引领优势,深刻领会共建“一带一路”的开创性成就、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深远意义、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基本要求,坚决扛起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大使命。要进一步聚焦枢纽建设的关键问题,精心共绘“一带一路”建设的“工笔画”,做到平台项目建设精益求精、市场开拓精妙精巧、金融保障精准对接发展所需、人文交流精心组织、浙商发展精当引导、境外风险精密防范,以精雕细琢之功,形成更多可视性、标志性成果。要进一步拓宽内外联动的发展空间,坚持共建“一带一路”与其他重点工作一体推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提升经济治理能力,推动“一带一路”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要进一步强化党委统筹领导的体制机制,推动全省域、全社会共同参与,确保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有举措、见行动、出成效。
今年上半年,浙江进出口总值1.33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9%,其中约1/3贸易额来自“一带一路”参与国家。近年来,浙江以中国(浙江)自贸试验区为龙头平台,全面推进宁波“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义乌国贸综改试点,杭州、宁波、义乌跨境电商试验区建设等,形成了对外开放的新高地,“一带一路”为浙江外贸增长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浙江从平台建设入手,以中国(浙江)自贸试验区为龙头平台,全面推进宁波“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义乌国贸综改试点,杭州、宁波、义乌跨境电商试验区建设,同时启动温州全球华商、金华中非文化、青田华侨经济等开放试验窗口建设,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平台能否发挥作用,首先要看道路脉络是否打通。
5年里,浙江推动海港、空港、陆港、信息港“四港”联动建设,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国际港航枢纽。
以宁波舟山港为核心,世界级港口集群已经形成。2017年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首次突破10亿吨,成为全球首个10亿吨级大港;宁波舟山港航线总数增至249条,其中“一带一路”航线增至93条,全年“一带一路”航班接近5000班,每年集装箱量占比达四成左右。
一面向洋,一面向陆。2014年开通的义乌至马德里“义新欧”中欧班列,3年就从35列增到168列,“义新欧”中欧班列成为义乌小商品通达全球的物流首选。今年上半年,义乌海关累计监管中欧班列集装箱11250标箱,同比增长115.52%,西班牙、俄罗斯、捷克等3条线路实现双向常态化运营,开通运行以来,实现100%满载率。
港陆之间,由“义甬舟”大通道予以衔接:连接义乌和宁波港的一条双层集装箱运输铁路正在建设。义乌市陆港口岸局口岸管理科科长贝旭东很有自信:只要道路通达,国际小商品城就能输出最大的优势——货源。义乌的铁路西站、B型保税物流中心等一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纷纷建成,义乌航空口岸获批开放,立体联运体系让“一带”与“一路”无缝对接,每天有价值1600多万元的“中国制造”从义乌出发,发往35个国家和地区。
沿着“义新欧”的行进路线,义乌在沿线国际交通枢纽和节点建立海外仓储物流基地和分拨中心。温州在塞尔维亚、波兰、印度等国家建立7个海外仓,辐射中东欧、南亚、东南亚等参与国家和地区。
眼下,宁波舟山港正通过股权投资和项目开发,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沿线港口的建设、经营、管理,已在“一带一路”沿线缔结近20个友好港,并深度参与沙特利雅得等无水港的运营。宁波港铃与物流有限公司泰国事业部经理钟晨光见证了服务公司跟着“走出去”的步伐:“我2016年来泰国的时候,一个月只能服务100个集装箱的申报、清关、运输,现在每月要服务1000个以上!”
宁波舟山港梅山港区是宁波“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的核心载体,也是浙江唯一的整车进口口岸。“未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持续推进,对我们的利好将日益体现。”中信港通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曹文化很有信心,公司同相关国家的合作日益紧密,人民币作为国际结算货币的普及度也有了很大突破。
记者采访时,宁波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拉脱维亚国家馆负责人邢昆仑正在安排工作,“烟熏鲱鱼罐头快断货了,马上通知厂家抓紧供货。”2016年6月,拉脱维亚国家馆刚开馆时,鲜有拉脱维亚商人意识到中国市场的潜力。但在两年后,厂商已经尝试同中国公司合作,推出针对中国需求的特色产品,这款罐头就是合作新款产品,推出后一直位居销量前三。现在,邢昆仑一年从拉脱维亚进口8个集装箱的食品和酒。
贸易活跃,离不开好的环境。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进一步优化了商贸环境:今年整体通关时间已压缩1/3,到2020年将再压缩1/3以上。
贸易活跃,需要好的展销平台。中东欧博览会、义乌进口商品博览会……5年来,落地浙江的“一带一路”相关展会成为展示无限商机的窗口。
“就在寻找转型机会的当口,中东欧博览会让我们找到商机。”宁波帝加唯达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薏说,好比打开一扇新的大门,他们立即敲定合作伙伴,开始进口罗马尼亚、波兰的产品。现在仅一款波兰牛奶每月就能销售15万瓶。
依托港口区位优势和开放优势,宁波在与中东欧国家合作上走在全国前列,已经连续举办4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投资贸易博览会”,今年成交和达成采购意向金额超4200万美元。宁波还是全国第一个在中东欧各国都有友城的城市。2017年,宁波舟山港与中东欧4港货物运输量达到28.48万标箱,同比增长37.6%。
贸易就是有来有往。现在,“一带一路”参与国家和地区的商品早已融入浙江消费者的日常生活。在“义乌中国进口商品城”,汇集了100多个国家的8万种产品,源头货比例达六成以上。另一方面,浙江也在沙特、越南、伊朗、巴基斯坦、印度等国举行自办类展会。
自2013年起,温州已连续4年成功在印度举办孟买自办展,2016年升格为“中国(印度)贸易博览会”。这是目前中国在南亚举办的最专业、规模最大的展会,2016年温州参展企业累计成交1.45亿美元。
文化成为新颖的贸易产品。马来西亚的高中理科教材来自浙江教育出版集团;奥飞娱乐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推出的学龄前系列动画片《超级飞侠》,目前是中东受欢迎程度排名前三的儿童节目。截至2017年底,浙江对“一带一路”参与国家和地区文化服务出口已占全省文化服务出口的40%。
“因为跟随‘一带一路’建设,我们有机会提前布局,相信未来这些地区的优势会更加突出。”宁波均胜集团副总裁郭志明介绍,均胜电子在罗马尼亚、波兰、马其顿和印度等地投资10多个生产基地,向一些整车企业提供智能驾驶系统的高端零配件,每年销售近50亿元人民币。
背靠深厚的产业集群及强大的临港经济优势,宁波境外投资额已超百亿美元,在“一带一路”参与国家和地区投资总量占比超过20%。截至去年底,宁波累计批准境外企业和机构590家,核准(备案)中方投资32.1亿美元。
“宁波企业塑造了‘中国制造’的良好形象。”宁波市商务委副书记鲍娴萍介绍,“一带一路”成为宁波融入全球产业链的新契机。
不独宁波。温州在“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已建成3个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和1个省级境外经贸合作区,是全国拥有最多国家级境外园区的地级市。4个园区共入驻228家中国企业,带动出口近8.8亿美元,为推进传统优势产业发展搭建了国际产能合作平台。
除此之外,“一带一路”倡议开阔了浙商“走出去”的道路,浙江经济打开了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新通道,得以在全球范围内实现配置资源。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到2017年底,浙江对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投资累计达191.9亿美元,占全省对外投资比重从2014年的15.8%上升到2017年的31.6%。
这其中,浙商是一支无法被忽视的生力军,而“一带一路”又为浙商布局全球、寻找新经济增长点提供了更大的舞台。
华立集团是浙江省乃至全国较早“走出去”的企业之一。凭借多年积累的宝贵经验,华立集团在泰国投资建设的泰中罗勇工业园,已经成为浙江与泰国交流合作的重要载体,是中国首批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之一,也是首家在泰国开发建设的中国境外工业园区,凭借投资规模、产业定位及完善的配套产业链成为最好的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之一。
共享,成为了“一带一路”的核心词汇,而以科技为引领的发展模式也成为了企业发展的新思路。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广交会获得首笔出口订单起步,正泰集团的国际化发展至今已二十余载。如今,正泰拥有3大全球研发中心、5大国际营销区域、14家国际子公司、22个国际物流中心,为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产品与服务。让产品和服务“走出去”的同时,正泰强调还要“走进去”,通过因地制宜地创新商业与管理模式,让正泰能扎根海外市场,并用海外市场的先进经验反哺国内工厂。
越来越多的浙商参与到“一带一路”的建设,乘风破浪,扬帆远行,使得浙江省众多优势成熟产业、产能在更大范围进行配置。这不仅推动所在国(地区)发展,也打开了自身跨国经营新空间,提升了浙江经济的国际化水平。
大规模走出去,高水平引进来。
2015年浙江全面启动国际产业合作园建设以来,已建成浙江中德(长兴)产业合作园、浙江中捷(宁波)产业合作园等19家省级以上国际产业合作园,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浙江投资提供了国际化的产业平台。
走在开放经济前沿的浙江,这番大手笔布局背后,是浙江经济新一轮借力发展、借梯登高、借船出海。
5年来,浙江高举改革开放大旗,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实现了从“外贸大省”到“开放大省”的跨越。站在新起点上,乘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东风,浙江将要努力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为全国乃至世界发展贡献更多的浙江经验、浙江力量。
根据 新华网等采编【版權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華發網官方立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