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30|回复: 0

“一带一路”彰显文化自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9-12 20: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中华文化自信,由联合国世界丝路论坛跨文化委员会、北京华光书院共同主办的“中华文化自信与跨文化发展论坛”11日在市图书馆报告厅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相聚一堂纵论中华文化。

  据介绍,联合国世界丝路论坛作为“站在联合国的高度,以全球化的视野,全面践行‘一带一路’,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丝绸之路国际合作平台,两年来不断布局丝路沿线国家,开展国际间政府与非政府、民间社会的交流与合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当日,大同古城保护和修复研究会会长安大钧作了《大度大气大美大同的历史文化》报告,从大同作为北魏都城、辽金西京、明代王城、清代商埠等方面进行阐述,讲述大同之最、大同之美以及大同开放包容的气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易学文化研究院院长张涛从大同文化中包含的易经文化说起,他认为大同以御河为界“一轴双城、分开发展”的思路包含着传统文化中的对称美,体现了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相得益彰。华光书院导师、中国社科院宗教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海云继梦作了《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的主题演讲,海云继梦曾参与我市的古城修复保护工作,对大同有着很深的感情。联合国世界丝路论坛副主席、南京邮电大学教授王春晖论述了《人文精神与技术创新》。

1.jpg


      文化自信是民族自信的源头,历史文化传统决定着道路选择。中国外交政策与外交实践,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国际化倡议,《共建“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将丝绸之路精神概括为“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充分彰显了中华文化自信。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主张“和为贵”。以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为例。孔子提倡“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孟子主张仁政,斥责“春秋无义战”;墨子提出“兼爱”“非攻”思想,旨在追求和平;老子强调“不以兵强于天下”,是“道法自然”的和平论;兵家虽以战争为研究对象,但认为战争的最高境界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在我国历史上,张骞出使西域,体现了和平友好的大国风范;唐使在对外交流中虽有助天竺平乱之事,但主要是为了维护和平,并非“耀兵异域”。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有着深厚的历史传统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同时保持着吸收各国文明优质营养的胸襟。古丝绸之路极大地推动了中国与沿线国家的交流,不仅儒道思想西渐,异域佛教、景教等也相继东传,欧洲也曾广泛接触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坚持“和而不同”理念,承认文明多样性、包容文明异质性,让不同文明互相欣赏、和谐共处,这在当今世界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中国政府反复强调永不称霸,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大力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这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和发展。

  中华文化素来主张“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国古代政治追求“天下大同”,秉持“达则兼济天下”的情怀,履行“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的使命,体现了对人类福祉的终极关怀。我国古人将这一精神发扬光大,同古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开展了广泛的经济文化交流。当前,我国政府认为,建构新型国际关系,应以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指向,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实现共同发展。作为发展中大国,中国秉承“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的胸怀,将自身利益与世界共同利益有机结合起来。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得益于周边国家的积极参与,中国也欢迎他国分享自身的发展红利。“一带一路”建设的倡导者是中国,但“一带一路”建设不是中国一国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

  中华文化重视道德教化,但不排斥合理利益。儒家认为,仁政的基础是“惠民”“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这样才能实现安居乐业、社会和谐。当义利发生冲突时,中华文化强调“义以为上”,甚至舍生取义。中华文化强调不同国家相互关联、相互影响,需要协调合作、互利共赢,既要维护自己核心利益,也要努力做到“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一带一路”建设致力于将中国发展融入世界共同发展之中,致力于与沿线国家现有机制实现对接联通,致力于统筹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共同利益。中国坚持正确义利观,积极承担国际责任,保持既有理又有礼的大国风度,塑造温和而自信的国际形象。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文化自信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昂扬奋进的民族闪烁着文化自信的光芒。近代中国一度衰弱落后、被动挨打,导致了某些缺乏文化自信的现象。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我们越来越认识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与急迫性,要使“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要让世界感受到中华民族的文化魅力,首先就必须拥有坚定的文化自信。只有坚定的文化自信,才能彰显中华文化的魅力与影响力。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文化自信尤为重要。我们应如何认知文化自信?文化自信的底气从何而来?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深思。我以为,坚定的文化自信有三大支撑。

11.jpg


  博大精深、灿烂辉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深厚基础。中国拥有浩如烟海的文字文献经典。中国先民在夏商时代发明、创造出完整的文字系统,拥有了在大自然中生存并代代传承文明的重要力量,“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的传说,是文字发明重要性的传神写照。中国的文字发明,直接铸造了中国文化的经典文献传统,国史、方志、家谱等重要史料为中华文化的保存与传承作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从甲骨卜辞的“有典有册”,到先秦两汉的“十三经”,再到唐宋元明清的《通典》《通志》《文献通考》《永乐大典》《四库全书》,中华文化的精神观念、社会文明都熔铸在这些传世文字文献中,浩瀚的文献成为中华文明的标志,让我们拥有强大的历史根脉力量。

  中国拥有深厚的民族民间文化土壤,在这一土壤中孕育了丰富多彩的口头叙事传统,历史悠久又兼具文化感染力。世代相传的口头叙事传统包括神话、史诗、传说、故事、谚语、歌谣、曲艺等类别,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结合,成为熏陶中国人精神气质与生活态度、培育中国人历史意识与价值观念、传承中国人情感与智慧的重要文化载体。众多的民族也使得中华文化内涵丰富、积淀丰厚。以口头叙事传统为代表的民族民间文化传统构成了中华文化强大的现实基础。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

  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文化自信的坚强基石。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伟大的革命历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胜利的文化支撑和精神标识。中国革命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和清醒剂,是最好的教科书,革命文化是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为实现革命理想不懈奋斗历程的文化写照。只有从革命文化中重温历史、感悟初心、接受洗礼,才能真正明白中国共产党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清醒认识我们党与生俱来的精神特质和政治本色。只有用具有丰厚历史底蕴和精神内涵的革命文化熏陶思想、滋养心灵,使红色基因融入党员干部的精神血脉,才能使当代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变得更加深沉而执着,更加坚定文化自信。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形成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长期实践的积累和总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现了当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政治理念,是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精神力量的重要源泉。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说过:“如果中国能够在社会和经济的战略选择方面开辟出一条新路,那么它也会证明自己有能力给全世界提供中国和世界都需要的礼物”。今天我们强调的文化自信,不仅有对作为国家发展根基与底蕴的传统文化的自信,更有对在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伟大实践过程中逐步孕育出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中国拥有深厚的文化根基、深刻的文化理念、影响深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未来世界文化发展的道路上,中华文化的贡献不言而喻。

根据 中新网等采编【版權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華發網官方立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4-25 04: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